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树红

作品数:67 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肝癌
  • 21篇细胞
  • 21篇病理
  • 12篇肝炎
  • 11篇癌前
  • 10篇槲芪散
  • 10篇肝细胞
  • 10篇癌前病变
  • 10篇癌组织
  • 10篇病变
  • 9篇乙型
  • 9篇慢性
  • 8篇蛋白
  • 8篇血清
  • 8篇免疫
  • 8篇基因
  • 7篇原发性
  • 6篇凋亡
  • 6篇肿瘤
  • 6篇肝癌前病变

机构

  • 45篇解放军第30...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解放军第三○...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O...
  • 1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7篇刘树红
  • 46篇郭晓东
  • 39篇赵景民
  • 31篇周光德
  • 28篇赵雨来
  • 23篇熊璐
  • 13篇丰平
  • 11篇杨美
  • 10篇孟园
  • 10篇章方莉
  • 9篇李文淑
  • 8篇文朝阳
  • 8篇王学江
  • 7篇张红萍
  • 7篇李向利
  • 6篇郭超楠
  • 6篇李进
  • 6篇李霞
  • 5篇徐大鹏
  • 5篇周艳贤

传媒

  • 13篇现代生物医学...
  • 5篇第八届全国生...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传染病信息
  • 3篇肝脏
  • 3篇第四届慢性乙...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首届全国病毒...
  • 2篇第四届国际人...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3篇2013
  • 20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麻醉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功能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肝叶切除术患者肝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9例在我院接受肝叶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酚,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肝门阻断末,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IL-1、IL-10、TNF-α水平均较肝门阻断前明显增加,实验组患者ALT、AST、IL-1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4天,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IL-1、IL-10、TNF-α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肝门阻断前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应用于肝叶切除术可有效减轻肝功能的损害,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生成,这可能是其保护肝功能的机制之一。
任波郭晓东刘树红章方莉刘芳婷董刚
关键词:肝叶切除术异丙酚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功能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方剂槲芪散(HQS)、君药槲寄生对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HQS大剂量组[8 g/(kg·d)]、小剂量组[4 g/(kg·d)]、槲寄生碱组[8 mg/(kg·d)]及正常组。运用经典的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模型,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表达;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FP的表达;采用Quantitative Telomerase Detection Kit(QTD Kit)测定肝脏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IκB-α在胞浆蛋白中的含量。结果 HQS和槲寄生总碱治疗后,肝脏中γ-GT阳性灶面积、AFP的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显示治疗组大鼠肝脏中NF-κB P65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IκB-α在胞浆中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QS和槲寄生总碱能够抑制肝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NF-κB的过表达,增加IκB-α的表达,进而降低端粒酶的活性。
孟霞刘树红李霞丰平卢静王学江
关键词:槲芪散端粒酶肝癌前病变NF-ΚBP65IΚB-Α
血清骨保护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创性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究骨保护素(OPG)与NAFLD进展的相关性,无创性预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方法 筛选136例配套肝穿刺活组织标本及其肝穿刺1周血清标本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3例经B型超声检查无脂肪肝症状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等生理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ST/AL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物化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中OPG浓度水平.据资料不同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t检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LSD检验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血清OPG与AST及TG具有相关性(P<0.05),与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小叶内炎症、汇管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高度相关(P< 0.01);随NAS评分增高其浓度降低,呈高度负相关(r=-0.928,P<0.01);NASH患者血清中OPG明显低于无NASH患者,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ROC=0.963,利用Youden指数确定最佳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7.4%,最佳截断值为242.96 ng/L,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结论 NASH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降低,血清OPG可作为评价NASH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作为一个无创性诊断指标对NASH进行诊断.
杨美刘义思周光德郭晓东邹赛英刘树红蒋丽娜刘元朱莉郭超楠赵景民
关键词:脂肪性非酒精性骨保护素无创诊断
干扰素γ和白介素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INF-γ和IL-10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搜集不同患者血样,提取血清,使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INF-γ和IL-10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结果:本研究发现,和其它肝炎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NF-γ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尽管在不同预后的患者中,INF-γ水平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治疗生效,INF-γ水平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和其它慢性肝炎相比,INF-γ和IL-10表达存在着差异,而且INF-γ可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监控慢性重型肝炎病程以及疗效的指标。
郭晓东熊璐李小溪刘树红李筱涵孙志强史晨辉赵景民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干扰素Γ白介素10
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槲芪散及其君药槲寄生提取物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MTT)检测SMMC-7721细胞增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MMC-7721的端粒酶活性。结果:(1)MTT结果显示槲芪散、槲寄生多糖和总碱能抑制SMMC-7721细胞,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增强。(2)槲芪散、槲寄生多糖和槲寄生总碱能明显降低SMMC-7721端粒酶的活性。结论:槲芪散及槲寄生多糖和总碱均能抑制SMMC-7721增殖,降低SMMC-7721端粒酶的活性。
刘树红吕喆李霞丰平孔庆利孙海梅王学江
关键词:槲芪散槲寄生实时PCRSMMC-7721
血清FGF-21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进展的相关性,无创预测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方法选取NAFLD患者80例,正常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等生理指标,计算BMI;检测ALT、AST、AST/ALT、ALP、GGT、TC、TG、HDL、LDL等生化指标;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清中FGF-21浓度水平。结果血清FGF-21与AST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相关性(P<0.05),与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小叶内炎症、汇管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高度相关(P<0.01);随NAS评分增高其浓度增大,呈高度正相关(r=0.881,P<0.01);NASH患者血清中FGF-21明显高于Non-NASH患者(t=0.127,P<0.01),经ROC曲线分析,AUC=0.977,利用Youden指数确定最佳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91.7%,最佳cut-off值为40.76 ng/L,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结论 NASH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FGF-21可作为评价NASH及其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作为一个无创性诊断指标对NASH进行诊断。
杨美郭晓东周光德邹赛英刘树红刘元蒋丽娜郭超楠朱莉赵景民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NASH无创诊断
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干扰素-γ(IFN-γ)在慢加急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acute-on-chroni hepatitis B lover failure,ACHBLF)发病中的作用,旨在为ACHBLF的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郭晓东孟园熊璐周光德赵雨来刘树红赵景民
关键词: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肝纤维化进程中miRNA-19b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19b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的表达,探讨miRNA-19b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采用改良式复合因素法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6、7周后,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9b的表达。结果:6周后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miRNA-19b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大鼠组(P<0.05),7周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miRNA-19b的表达低于6周模型组(P<0.05)。结论:miRNA-19b在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与纤维化进程相关,且可能成为肝纤维的诊断以及预后的一个指标。
郭晓东熊璐张红萍周艳贤杨美章方莉刘树红李进
关键词:肝纤维化
难治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HCV感染后约有50%-85...
赵雨来周光德刘树红郭晓东杨建法赵景民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抗病毒治疗
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在健康人体内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两种(仿制新药与市售)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在人体内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分2周期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10 mg,HPLC法测定血浆中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计算人体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两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t分别为(17.94±6.19)μg h/ml和(17.37±4.73)μg h/ml,AUC0-∞分别为(18.26±6.16)μg h/ml和(17.64±4.66)μg h/ml,Cmax分别为(5.58±1.95)μg/ml和(5.54±1.65)μg/ml,Tmax分别为(2.03±0.97)h和(1.93±0.69)h,t1/2分别为(1.20±0.17)h和(1.19±0.13)h。受试制剂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5±6.56)%。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李文淑刘树红孙斌郭晓东魏振满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