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梦娟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主义
  • 2篇教育
  • 1篇大学生网瘾
  • 1篇当前大学生
  • 1篇邓颖超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指引
  • 1篇中华民族
  • 1篇中华民族精神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地位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思想教育
  • 1篇起义
  • 1篇网瘾
  • 1篇向量
  • 1篇向量机

机构

  • 7篇广西大学

作者

  • 7篇刘梦娟
  • 3篇唐智敏
  • 1篇覃希
  • 1篇夏士岚

传媒

  • 1篇桂海论丛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传承
  • 1篇今日南国(理...
  • 1篇科教导刊
  • 1篇管理学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校大学生“网瘾”模式识别研究
2021年
文章针对现行高校大学生潜在的“网瘾”问题,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瘾”模式识别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调查两种形式获得实验数据,借助计算机学科中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核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辅助高校管理者及时发现具有“网瘾”特征的学生。
夏士岚覃希刘梦娟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大学生高校
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被引量:2
2008年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对大学生进行主旋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文章阐述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刘梦娟唐智敏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百色起义精神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百色起义是我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较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由百色起义所孕育的百色起义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和巨大的现实价值。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摸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所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它所体现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当代人应发扬的优良作风,也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所蕴涵的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当今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息息相通。
刘梦娟
关键词:百色起义百色起义精神历史作用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生态文明被引量:3
2009年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
刘梦娟唐智敏
关键词: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试论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
邓颖超(1904-1992),广西南宁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她长达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有五十八年在领导和关注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她在长期的...
刘梦娟
关键词:邓颖超妇女解放社会地位
文献传递
长征精神的价值及其建立研究——兼谈大学生如何传承长征精神
2017年
长征精神对塑造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至关重要。研究探讨了它的科学内涵及其价值,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挑战,最终从社团建设、社会实践、宣传渠道、先锋模范示范、思想政治教育这五个方面提出了传承与弘扬这一民族精神的具体措施。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树立我国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为振兴中华提供一批思想过硬、素质能力较强的栋梁之才。
刘梦娟
关键词:长征精神思想教育大学生
浅谈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008年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文化结合起来。
唐智敏刘梦娟
关键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