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飞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学
  • 1篇学分
  • 1篇社会学分析
  • 1篇社会学视角
  • 1篇视阈
  • 1篇礼治
  • 1篇垃圾
  • 1篇法律
  • 1篇法律意识
  • 1篇法社会学
  • 1篇法制
  • 1篇城乡居民

机构

  • 3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3篇刘燕飞
  • 2篇何生海

传媒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南昌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社会学视角看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差异问题
2012年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实现这一基本治国方略需要相应的全民法律意识。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民众在法律意识现状上呈现出,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仍存在传统社会特征的差异局面。造成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构建因素,还包括社会环境因素、法律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文化环境因素。同时,这种差异可能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冲突的增多、城乡认同的长期对立、法律公正难以实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刘燕飞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城乡居民法律意识
城市居民垃圾源头处理的现状调查及社会学分析——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在城市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对城市居民垃圾源头处理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崛起的新兴城市代表——呼和浩特,近年来城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急剧膨胀,伴随而来的城市垃圾污染问题不言而喻,具有典型新兴二线城市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民众虽有较强的环保愿望,但由于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较少,导致相关环保知识的缺失;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和利用率不足,使得民众在垃圾处理行为的现实情境中表现为"再次分配"(分类处理)的主动性较弱;市民的环境态度也呈现比较模糊的"中间状态",立场不明确。这与市民所表现的对垃圾处理知识"知道点儿,但又知道的不全"的特点相对应。
刘燕飞何生海
关键词:垃圾社会学分析
法社会学视阈下的村落纠纷与村落秩序的回归
2013年
村落纠纷是村落秩序暂时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村落纠纷的出现临时性地改变了原有的乡村秩序,诱发利益博弈的愿望,使各方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技术性、关系性和策略性的行动。在纠纷处理中牵动了三个层次的资源,各自的排纠模式、特点、手段各有差异。降低村落纠纷的数量不仅在于制度性安排(强制性权力),更重要的是唤醒维系乡村秩序的内生资源(基础性权力)。
何生海刘燕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