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16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术后
  • 7篇护理
  • 6篇胃癌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肠癌
  • 3篇外科
  • 3篇胃癌根治
  • 3篇胃癌根治术
  • 2篇延续护理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植入
  • 2篇植入剂
  • 2篇速康
  • 2篇胃癌患者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机构

  • 16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16篇刘颖
  • 6篇颜优贞
  • 3篇陈宁
  • 3篇黄友秀
  • 2篇陈路川
  • 2篇邓凤
  • 1篇林芳
  • 1篇王惠婷
  • 1篇郑金钗
  • 1篇王益
  • 1篇曾奕
  • 1篇陈丽娟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首次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首次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淋巴结清扫个数、切除范围、手术吻合方式、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病理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首次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手术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保证肿瘤根治性切除和手术安全的同时,可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詹晓青柯清仙郭锦陈路川刘颖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延续护理用于胃肠间质瘤术后效果观察
2019年
2018年胃肠间质瘤规范化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伊马替尼为中、高危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术后辅助治疗的一线药物[1],由于中、高危胃肠间质瘤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在家长期服用伊马替尼且该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出院后具有潜在的护理及治疗风险,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综合的连续性护理服务。延续护理是为有医疗需要的出院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的延伸[2]。本研究探讨延续护理在中、高危胃肠间质瘤术后中的作用。
柯清仙刘颖颜优贞陈路川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延续护理术后效果规范化外科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一线药物
胃癌患者术中应用5-FU缓释植入剂后的防护对策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提高广大护士对胃癌患者术中应用5-FU缓释植入剂(化疗药物)所产生危害的认识,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本文从化学方面介绍我院ICU护士护理术中应用5-FU缓释植入剂的胃癌患者时面临的职业暴露;分析我科护士护理此类患者时产生危害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措施。希望以此引起各级护士的足够重视,促进化疗防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而减少职业损害的发生。
刘颖吴彩雯邓凤
关键词:胃癌护理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9年5月1105例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估PG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5.8%(64/1105)患者术后出现PGS,平均术后第7.4天出现PGS,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PGS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高于非PGS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PGS与年龄、术前合并焦虑症、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术前合并幽门梗阻、糖尿病、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和术中吻合方式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焦虑症、术前白蛋白、糖尿病、术前幽门梗阻、术后镇痛方式、手术吻合方式是发生PG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术前新辅助化疗、病理分型、Borrmann分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PGS无关(P>0.05)。结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出现PGS与多个因素有关,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陈蓉颜优贞刘颖林振孟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
咖啡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肠麻痹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咖啡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选取188例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术后4 h口服水,研究组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在术后4 h口服咖啡。比较两组的肠道恢复时间,并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半流质饮食开始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口服咖啡有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且并未增加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作为加速康复外科的一部分,早期口服咖啡是安全有效的。
张金萍颜优贞刘颖陈宁
关键词: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咖啡术后肠麻痹
从事肿瘤护理的护士对知识掌握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
刘颖
SBAR沟通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探视焦虑情绪及回访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ICU患者家属探视焦虑情绪及回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4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探视接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SBAR模式设计制定的ICU患者家属探视沟通管理表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比较两组家属在探视前后焦虑缓解程度、患者转回病房后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探视后焦虑评分低于探视前(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SBAR模式应用于ICU患者家属探视沟通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对家属焦虑有较好的缓解效果,但尚不明显。
吴锦芳林芳邓凤刘颖黄友秀陈丽娟
关键词:焦虑情绪家属满意度
基于信息支持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析基于信息支持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外科行根治术的104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实施基于信息支持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及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表(QLQ-C30)评测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实施信息支持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升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孙雪琴刘颖柯清仙
关键词:胃癌心理状态
芳香疗法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及恶心呕吐的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芳香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及恶心程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睡眠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实验组血压、心率、焦虑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内、12~24 h实验组恶心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呕吐发生率及术后使用呕吐药物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芳香疗法可改善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术前焦虑及睡眠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吴芙蓉林鸿珍孙雪琴刘颖严明芳
关键词:芳香疗法结直肠癌睡眠质量焦虑恶心呕吐
基于列线图模型对进展期胃窦癌术前低蛋白高危患者的识别
2023年
目的:探讨胃窦癌根治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胃窦癌患者共497例,按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白蛋白组(<35 g/L,194例)与正常白蛋白组(≥35 g/L,303例),分析根治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响根治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的单因素研究发现,在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TNM分期上,低白蛋白组与正常白蛋白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研究发现,年龄、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是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低白蛋白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5.7%、78.7%,正常白蛋白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76.0%、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窦癌患者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TNM分期、术前白蛋白是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对于胃窦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TNM分期是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胃窦癌患者不良预后的提示,对该类患者应加强识别及干预措施。
林惠美孙雪琴颜优贞柯清仙曾奕刘颖
关键词:胃窦癌低白蛋白血症列线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