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林根 作品数:206 被引量:1,881 H指数:27 供职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四种再分析辐射资料在东南极高原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东南极Panda-1站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的辐射观测资料,检验了四种再分析资料在该地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各辐射分量ERA interim在Panda-1地区的适用性都明显好于其他三种再分析资料,这主要归因于其四维变分(4D-VAR)数据同化系统的应用、新的云预报方程和改进的参数化方案以及同化了更多的卫星资料雷达等非常规探测资料。对于向下短波辐射,NCEP-1与实测值之间偏差最大(18.7 W·m-2),可能原因是模式对大气透明度的高估和对云量的低估。对反射率模拟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各模式对净短波辐射模拟偏差。NCEP-1与JCDAS都低估了Panda-1地区的地表反射率,模式中,地表吸收了更多的向下短波辐射,最终导致对净短波辐射模拟偏高。对向下长波辐射,四种再分析资料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估,冬季偏差大于夏季,其中NCEP-1与NCEP-2偏差最大(分别为-62.6 W·m-2和-37.3 W·m-2)。四种再分析资料均不能很好地反映Panda-1地区净辐射的年变化情况,一般而言,夏季偏差小,冬季偏差大。虽然再分析资料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在广袤的东南极高原地区,观测站点稀少,实测资料无法满足需要,再分析资料仍不失为研究东南极地区气候的一种有效工具。 傅良 卞林根 效存德 丁明虎关键词:再分析资料 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7 2004年 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的考察与研究是北极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北极边界层实地考察和研究始于上世纪 90年代 ,近 1 0余年来有较大的进展。本文从大气科学角度阐述了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意义 ,回顾了国内外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新进展 ,提出了北极边界层物理过程考察与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 陆龙骅 卞林根 逯昌贵关键词:大气科学 边界层 物理过程 南极近地层大气的热量逆梯度输送现象 被引量:11 2000年 根据南极中山站观测结果 ,分析了南极地区近地层热量逆梯度输送的现象。结果表明南极地区在近地层逆温较明显时 ,常会出现热量逆梯度输送的现象 ;同时也探讨了近地层在稳定层结条件下 ,热量逆梯度输送通量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 ,逆梯度输送的感热通量主要是由浮力湍涡的穿越能力决定的 ,而经典的梯度输送公式在该场合下无法使用。 朱蓉 徐大海 卞林根 李宗恺关键词:热通量 近地层大气 两极海冰与高原陆面过程“耦合”特征 1 引言冰雪圈为气候系统中较为活跃的重要成员之一,南极、北极以及青藏高原称为地球“三极”,它们的陆面冰雪变化及其陆面水热状况对全球气候形成和异常现象的维持与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冰雪圈对气候系统全球能量、水分平衡及... 周丽 徐祥德 陈联寿 卞林根文献传递 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5 2004年 本文简要回顾了冬季北极涛动 (北大西洋涛动 )和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武炳义 卞林根 张人禾关键词:北极涛动 北极海冰 东亚气候 北大西洋涛动 东南极高原夏季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分析 利用第27次和28次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在东南极冰盖最高点昆仑站获取的2011和2012年夏季GPS探空资料,对南极高原大气边界层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极冰盖大气边界层中存在多层逆温结构,强逆温层出现在500m以... 卞林根 效存德 柳景峰 李传金 逯昌贵 傅良 王继志城市边界层湍流和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观测研究 被引量:13 2002年 城市大气边界层中的湍流交换和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观测研究是城市环境气象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概述了城市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的观测方法和计算城市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可行性方案。对城市湍流的基本特性和城市边界层的垂直结构、城市边界层观测的历史。 王金星 卞林根 高志球 汪瑛关键词:下垫面 城市边界层 城市热岛 大气湍流 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2005年 利用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气象要素梯度观测资料,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廓线法和总体输送法以及不同的普适函数,计算分析了2003年8月23日至9月4日浮冰区近冰层的摩擦速度、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Holtslag普适函数的计算结果明显优于其它普适函数,总体输送法计算的不同层次湍流通量比廓线法更能够满足近冰层的常值通量层的假设,其结果可望为进一步优化北冰洋浮冰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提高计算精度提供重要依据. 李剑东 卞林根 高志球 陆龙骅 逯昌贵关键词:湍流通量 近十年来南极臭氧洞期间中山站上空的大气臭氧变化特征 近30年来,全球臭氧总量减少,与全球变暖一样,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对南极大气臭氧的实地考察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从1993年起,我国在位于东南极大陆的中山站(69°22′S,76°22′E),运用国际通... 陆龙骅 郑向东 卞林根关键词:臭氧洞 大气臭氧总量 文献传递 冻土水热变化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气候模式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CAM3.1)作为工具,在保持模式陆-气之间能量、水量守恒的状况下,通过在其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3.0)中引入了未冻水过程,改变了冻土中的水热属性,分析了欧亚区域气候对冻土变化的敏感性、东亚季风对冻土变化的响应等相关问题.研究发现:(1)未冻水过程较为显著的改变土壤中冰、水比例,其对地表温度、土壤温度有显著影响.(2)欧亚区域(包括东亚)气候对冻土变化较为敏感,1月海平面阿留申低压有所加强,500hPa乌拉尔阻塞高压减弱,东亚大槽减弱.7月阿留申群岛地区海平面气压显著减弱,500hPa位势高度大陆有显著的负异常,海洋有显著的正异常.(3)1月东亚地区850hPa风场南风分量增大,冬季风减弱;7月大陆气旋性异常,海洋反气旋性异常,东部沿海地区夏季风加强.(4)东亚夏季降水有显著改变,其中青藏高原南部、长江流域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降水显著增大,华南、海南岛地区显著较少,我国中部、华北地区减少,但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30°N附近,有显著的空气上升运动,其南北两侧有显著的下沉运动,中高纬度太平洋暖湿气流在东北与北方冷空气汇合,这些因素是上述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 辛羽飞 武炳义 卞林根 刘舸 张玲 李韧关键词:冻土 大气环流模式 东亚季风 降水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