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病例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增大
  • 1篇休克
  • 1篇已婚
  • 1篇抑制基因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外
  • 1篇源性
  • 1篇粘膜
  • 1篇粘膜恶性黑色...
  • 1篇肉瘤

机构

  • 9篇成都军区昆明...

作者

  • 9篇卫仲麟
  • 4篇刘大荣
  • 2篇夏正武
  • 2篇杨俊杰
  • 1篇刘绍华
  • 1篇刘武红
  • 1篇李涛
  • 1篇曹加兴
  • 1篇蔡琳
  • 1篇杨丽霞
  • 1篇刘明忠
  • 1篇沈毅
  • 1篇张崇德
  • 1篇曾子安
  • 1篇黄元德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肿瘤
  • 1篇云南医药
  • 1篇肺癌杂志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肠胃道类癌
1997年
卫仲麟刘大荣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类癌
异质性肺癌15例报告
1999年
肺癌组织的异质性已被认识多年,其临床意义国内报道不多。现报告15例异质性肺癌,并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我院1990年2月至1995年6月共收治肺癌263例,其中异质性肺癌15例,均系男性,年龄37~74岁,≤40岁4例,41~59岁9例,≥60岁2例;Ⅲ期12...
杨俊杰卫仲麟
关键词:肺癌病例报告
p53蛋白在大肠癌中过度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分级的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发生与组织学的类型及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测55例大肠癌中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过度表达。结果: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大肠癌中为8%,而在正常组织及良性肿瘤中为无表达。按Turbull分期,不同分期大肠癌中p53蛋白过度表达阳性率不同,早期癌(Ⅰ~Ⅱ期)中为32.1%。(9/28),晚期癌(Ⅲ~Ⅵ期)中为48.1%(13/27)(P<0.015),p53蛋白过度表达在不同组织类型中阳性率不同,如粘液腺癌为41.6%,明显低于管状腺癌的66.6%和乳头状腺癌的53.3%的阳性率。其粘液腺癌与管状腺癌的差异显著(P<0.05)。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大肠癌中阳性率亦不同,高分化癌为37.5%;而低分化癌为75.4%,(P<0.05)。结论:p53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发生于大肠癌病理过程的晚期阶段,可作为大肠癌有参考价值的预后指标之一。
卫仲麟李涛曹加兴
关键词:P53蛋白肿瘤抑制基因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并发心源性休克
1992年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病在国内是一种少见病,由此病引起休克国内尚未见报告,现将我们见到的1例报告如下。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1岁,病案号225006,1957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音嘶哑,并发现双下领下蚕豆大小的包块。
刘绍华张崇德杨丽霞卫仲麟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病案号病例摘要心脏增大淀粉样变
残胃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1999年
作者收集我院1980~1992年间,由外科切除的胃标本经病理确诊胃癌130例,其中残胃癌16例,占同期胃癌1.2%。现将本组资料总结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残胃癌16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50~71岁之间,平均年龄65岁,60岁以上11例。临床症状:上腹部闷痛伴进行性消瘦6例,食欲不振及进食后上腹部胀感5例,进食阻塞感2例,黑便2例,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原发病中10例有胃溃疡,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为复合性溃疡。
刘大荣刘武红卫仲麟
关键词:残胃癌术式
椎管内浆细胞肉瘤1例
1993年
椎管内浆细胞肉瘤(Plasma Cell Sar-coma)相当少见, 国内文献报道甚少。现报道1例如下。 许××、男、47岁、双下肢麻木3年、逐日加重伴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腰痛。
卫仲麟蔡琳
关键词:浆细胞肉瘤双下肢麻木硬脊膜外粒细胞缺乏症
肺混合性癌(腺癌和透明细胞癌)1例
1998年
患者男,58岁,已婚,农民,因胸痛、发热、咳嗽、嚷痰,有时痰中带血2个月,X线发现右肺肿物住院。胸外科检查肿瘤分别位于右上叶后段及中叶。于1997年11月3日外科切除右肺上、中叶。
刘大荣夏正武卫仲麟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腺癌外科切除肺肿物已婚
全文增补中
免疫组化标记对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意义
1998年
本文报告18例粘膜恶性黑色素瘤(MM),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HMB-45、S-100、Vimentin及NSE。结果表明HMB-45,S-100及Vimentin对诊断恶性黑色紊瘤是敏感的抗体,而HMB-45具有特异性。联合使用多种肿瘤标记,能提高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准确性,特别是对无色素性黑色瘤的诊断更有价值。
卫仲麟刘大荣夏正武
关键词:免疫组化标记粘膜恶性黑色素瘤HMB-45
全文增补中
呼吸肌疲劳与其超微结构的关系被引量:1
1996年
为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病理基础,我们观察了7例COPD患者的肋间外肌超微结构均呈缺氧性损害。其表现是:1、肌纤维收缩明显,肌膜呈锯齿状、波浪状或驼峰状皱缩,肌节缩短,明带变窄,暗带变宽。2、肌丝束样改变,肌丝间隙增宽,局部出现自噬性现象,肌蛋白溶解,Z线出现灶性断裂,形成空泡变性。3、线粒体空泡变性,嵴少而乱。
杨俊杰卫仲麟刘明忠沈毅黄元德曾子安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