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瑞和

作品数:65 被引量:1,592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6篇土壤
  • 12篇石灰性
  • 11篇石灰性土壤
  • 9篇
  • 9篇
  • 8篇有机肥
  • 8篇水稻
  • 7篇氮素
  • 7篇施肥
  • 7篇
  • 6篇
  • 5篇物量
  • 5篇磷肥
  • 5篇肥料
  • 4篇油菜
  • 4篇有效性
  • 4篇施用
  • 4篇土壤氮
  • 4篇土壤微生物
  • 4篇土壤微生物量

机构

  • 64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江苏省农林厅
  • 2篇盐城市农业局
  • 1篇扬州大学
  • 1篇解放军农牧大...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长春农牧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

作者

  • 65篇史瑞和
  • 19篇曹翠玉
  • 15篇沈其荣
  • 12篇鲍士旦
  • 7篇王岩
  • 6篇蔡大同
  • 5篇胡霭堂
  • 5篇徐国华
  • 4篇胡秋辉
  • 4篇韩凤祥
  • 4篇秦怀英
  • 4篇杨振明
  • 4篇沈振国
  • 4篇王永和
  • 3篇尹新华
  • 3篇徐茂
  • 3篇卢学兰
  • 2篇史建文
  • 2篇尹金来
  • 2篇朱小平

传媒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土壤学报
  • 8篇土壤通报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土壤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中国棉花
  • 1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11篇1992
  • 10篇1991
  • 14篇1990
  • 7篇1989
  • 1篇198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菌根形成后根系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及其在过量金属环境下的可能意义被引量:1
1988年
研究了灭菌土壤过量Mn^(2+)情况下棉花菌根根系和无菌根根系中游离氨基酸的差异,发现无茵根根系游离氨基酸总量是菌根根系的3倍多,但基性和偏基性的氨基酸含量和占游离氨基酸的比例均低于菌根根系。认为茵根根系中基性和偏基性氨基酸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寄主植物对过量重金属元素的抗性。
熊礼明史瑞和
关键词:菌根菌基性抗性机制磷素营养外生菌根接种物
有机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9
1996年
研究了3种有机肥料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其中猪粪能显著提高土壤中Ca_2-P、Ca_8-P、Al-P和Fe-P的含量,紫云英及稻草的作用明显低于猪粪,3种有机肥料对Ca_(10)-P的影响都很小。
王永和曹翠玉史瑞和
关键词:猪粪紫云英稻草无机磷石灰性土壤
有机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和克服连作土壤障碍的机制及其产品研究
沈其荣徐阳春张春兰张亚丽黄启为杨兴明峁泽圣史瑞和沈振国梁永超王岩高健浩王强倪龙珠梁晓辉
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题组从1985年开始,先后得到了农业部、国这有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科技厅和江苏省教育厅等各类项目的资助,对有机肥协调土壤养分供应和克服作物连...
关键词:
关键词:有机肥
几种土壤组分对原有土壤中锌的富集能力的研究被引量:16
1991年
本文研究了我国部分自然土壤中氧化铁、氧化锰及有机质三种组分对原有土壤中锌的富集能力。并比较了不同土壤类型中各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探讨了土壤环境条件主要为pH对组分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这三种组分其单位含量对锌的富集能力为:氧化锰>氧化铁>有机质;三:种组分对锌的富集能力在土壤间的变化以氧化铁最为明显,其顺序为石灰性土壤>中性土壤>酸性土壤;土壤pH对土壤氧化铁富集锌能力的影响也很明显。氧化铁对锌的富集分配比例为:酸性土壤<5,中性土壤5—15,石灰性土壤≥15,各土壤组分对锌的富集容量次序为:氧化铁>有机质>氧化锰,氧化铁中,晶形铁>无定形铁。
韩凤祥胡霭堂秦怀英史瑞和
关键词:土壤组分土壤
7501-1油菜的硼素营养及吸收氮磷钾规律初探被引量:11
1991年
通过在江苏省溧阳县和江浦县的田间试验,研究了低芥酸油莱7501-1的硼素营养和吸收氮磷钾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有效硼0.25ppm和0.38ppm的土壤上施用硼砂,菜籽产量提高27.9%~37.6%和4.0%~8.3%,分别达到1%和5%的显著水平,含油率分别提高1.4%~2.1%和0.8%~2.2%。研究初步认为叶片含硼浓度10-15ppm是低芥酸油菜7501-1的潜在缺硼指标。亩产菜籽100~150kg水平时,吸收N、P_2O_5、K_2O的比例为1:0.24~0.31:0.54~0.60。
徐光璧蔡爱华黄洪光胡秋辉史瑞和
关键词:油菜氮磷钾
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被引量:137
1998年
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施用后,土壤微生物量C、N、P开始增加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微生物量C又有所降低,但生物量N和P则基本保持稳定。硫铵施入土壤后,微生物对肥料(15)N的生物固持10天后达到最高峰,以后被固持在体内的(15)N有一部分被逐渐释放出来,但一个月后仍有17%左右的(15)N被固持在微生物体内。硫铵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时,微生物对硫铵(15)N固持比例有所增加。有机肥中的15N被微生物固持的比例也较大,在肥料施入20天左右达到最大值,一个月后仍有19—25%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硫铵施用一个月后(15)N损失高达18%,有机肥中的N也有少量被损失。
王岩沈其荣史瑞和黄东迈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氮素转化有机肥料无机肥料
土壤钾素供应状况的研究——Ⅳ.禾谷类及豆类作物对土壤层间钾的利用被引量:26
1991年
研究了禾本科和豆科两类作物对土壤层间钾的利用及钾肥对土壤层间钾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1)耗竭种植时交换性钾、缓效性钾均能出现“最低值”,它们可分别反映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层间钾(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2)禾谷类稻、麦较豆类作物大豆、箭舌豌豆吸收层间钾的能力强,随着土壤钾素耗竭程度增加,作物吸钾量明显下降;(3)无论是禾本科的稻、麦还是豆科作物,新固定的钾比原来的层间钾更有效。
徐国华鲍士旦史瑞和
关键词:土壤钾素禾谷类作物
夏高粱的锌锰营养及施肥效应的研究
1990年
夏高粱对锌、锰的吸收情况为:苗期较慢,拔节至齐穗阶段达高峰,此时亦是干物质增加最快的时期,齐穗以后吸收逐渐减慢。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锌、锰肥可使夏高粱籽粒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8.3%和6.0%。施用锌、锰肥能促进植株对锌、锰的吸收和提高植株体内的锌、锰含量,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盆栽试验显示,在不同土壤上,夏高粱对锌、锰肥的反应差异较大,这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锌、锰的有效性。
尹新华曹翠玉史瑞和
关键词:高粱施肥效应
肥料残留氮的有效性及其与形态分布的关系被引量:57
1993年
本文应用同位素^(15)N示踪法,通过盆裁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兔粪尿和化肥硫铵的残留氮的有效性与其化学形态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肥料残留氮的后效很低。小麦对兔粪尿残留氮的利用率在3.6—4.8%之间;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82—89%,损失率为7—14%;小麦对硫铵残留氮的利用率为3.6—5.3%,在土壤中的残留率为69—76%,损失率为1.9—28%。二种肥料残留氮在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性未知态氮二组分中的含量都相对地较高,而硫铵残留氮在这二组分中的含量相对地又比兔粪尿残留氮的高得多。硫铵残留氮的矿化量约95%是来自这二组分的氮素,而兔粪尿残留氮只有66—84%。文章还讨论了^(15)N%dff值的意义与应用。
王岩蔡大同史瑞和
关键词:氮15
好气厌气培养下碳源及C/N对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研究了添加化学氮肥、稻秸和淀粉的土壤在好气、厌气培养下的供氮特征。(1)单施化学氮肥好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始终高于厌气培养;单施稻秸厌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高于好气培养。(2)培养60d时,C/N为10的处理好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高于厌气培养;C/N>20的处理厌气培养,土中矿物态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3)添加淀粉使好气培养土壤中矿物态氮含量大幅度减少,厌气培养则变化不大,C/N相同的处理,好气培养下添加淀粉的土壤中矿物态氮的减少量为厌气状态下的1.8倍。
刘兆普高祖民史瑞和戴志新封克
关键词:碳源C/N厌气土壤供氮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