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华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黄河
  • 3篇水资源
  • 2篇渭河下游
  • 2篇流域
  • 2篇南水北调
  • 2篇抗洪
  • 2篇黄河下游
  • 2篇洪水资源
  • 2篇洪水资源化
  • 2篇防汛
  • 2篇防汛抗洪
  • 2篇长江
  • 2篇冲淤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库
  • 1篇地下水利用
  • 1篇电站
  • 1篇调水
  • 1篇调水工程
  • 1篇遗址

机构

  • 14篇南京水利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4篇向华龙
  • 9篇沈珠江

传媒

  • 7篇科技导报
  • 1篇科学对社会的...
  • 1篇中国水利
  • 1篇水利部淮河水...
  • 1篇黄河三门峡工...
  • 1篇第三届全国岩...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8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戴帽,中束腰,下挖槽──解决中国水多和水少问题的一种对策被引量:1
2001年
沈珠江向华龙
关键词:水资源长江黄河山区绿化束水攻沙
地下水库耦合系统的组构及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向华龙沈珠江
关键词:地下水库南水北调工程地下水利用
论天然地下水库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通过分析天然地下水库的现状,提出了用地表漏水水库及生态河跟天然地下水库相耦合的联合调蓄系统来补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功能。
向华龙
文献传递
土石坝原观资料分析的数据库方法
向华龙
关键词:土坝数据库应用程序
开辟黄河南干流(借渭通黄)可行性探索研究
向华龙沈珠江
该项目运用资源水利的理念,切实开展旨在基于“借渭通黄、拯救渭河”的理念,开展了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探索研究,对营造新若尔盖湖进行了初步研究,就新若尔盖湖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龙头调蓄水库和生态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
关键词: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水式电站
实施洪水资源化策略,为黄河下游增水冲淤被引量:1
2003年
向华龙
关键词:洪水资源化黄河治理黄河下游河道淤积
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的防汛抗洪——兼论应废弃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分析了2003年渭河大洪灾的原因和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防汛抗洪的形势 ;指出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是渭河下游防洪的关键性措施 ,同时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兴建防洪系统工程 ,对渭河中下游展开全面的综合治理 ;力主建设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配套的“借渭通黄”工程———可为渭河的冲淤治理做出重要贡献 ;着重剖析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弊 ,认为其发电等效益远不足以补偿其带给渭河人民的灾难性损失 ,应当选择适当时机予以废弃。
向华龙沈珠江
关键词:渭河下游防汛抗洪发电
淮河上游洪水泄入黄河下游冲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本文就淮河上游洪水直接泄入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展开探索与研讨,闸释了重新认识现在的黄河务必重点关注黄河下游的水沙过程变异,提出了开辟淮河上游入黄水道的基本构想,把淮河防汛格局'上控、中畅、下泄'中的'上控'改进为也同时增加'...
向华龙
关键词:洪水资源化
文献传递
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的防汛抗洪——兼论应废弃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正>渭河已多年缺水,处于干旱化趋势之中;而2003年黄河及渭河的秋汛洪水始料未及,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遭受50年来最大洪灾。渭河洪峰推进缓慢,潼关高程高企,导致洪水倒灌渭河下游,自古富庶之地沦为一片泽国,华县灾区被淹4m...
向华龙沈珠江
文献传递
再论洪泽湖的治理与改造被引量:6
2002年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是一典型的过水性湖泊,无论是洪水(水灾)或是枯水(旱灾)均应当引起同等重要的关注,泄与蓄要兼顾兼施,必须从资源水利的角度来审视和研讨洪泽湖的治理和改造。因此,开辟入海水道是治理淮河与洪泽湖的根本举措;蓄泄兼施,淮水在湖外分流;清淤掘底,增加蓄水量;整治湖口,淮河洪水畅流入湖;防治污染,保护水环境。
沈珠江向华龙
关键词:洪泽湖水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