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波
- 作品数:33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微创肺减容术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评价盲端支架放置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国产支架的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自主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驾,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胸部CT检查,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所有操作均顺利完成,无动物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观察期内耐受性良好。共置入盲端支架22枚,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无生物蛋白胶咳出。胸部CT检查示固定良好的21枚支架中18枚(85.7%)支架远端肺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萎陷或膨胀不全。大体观察示阻塞的肺叶标本缩小,组织病理学观察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结论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耐受性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将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 王国安吴宏成张海旺周莹艳吴仕波余碧芸汤耀东何一兵
- 关键词:肺气肿支气管镜微创肺减容术
-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学诊断的8例肺MALT淋巴瘤及其组织腊块,对组织腊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回顾性总结该病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学特点、治疗、预后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经病理证实为肺MALT淋巴瘤;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4例通过手术诊断,4例通过经皮肺活检诊断;所有标本免疫组化CD20、PAX-5阳性,CD3、CD10、CD23、Bcl-6及cyclinD1阴性。4例手术患者中,3例术后无其他治疗,1例行1周期CHOP方案化疗;非手术的4例患者分别进行了不同周期以CHOP方案为基础的化疗,获得不同程度的效果。结论肺MALT淋巴瘤发病率低,病因欠清楚,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诊断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并排除其他疾病后明确。
- 吴仕波方建晨吴宏成
- 关键词:肺脏免疫组化
- 快速现场评价联合径向支气管内超声在经支气管冷冻活检诊断弥漫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在快速现场评价(ROSE)与径向支气管内超声(R-EBUS)辅助下经支气管冷冻活检(TBCB)在弥漫性肺疾病(DLD)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TBCB的DLD患者,记录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活检特征和并发症,分析TBCB在DLD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共收集52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54.0±13.2)岁;总共活检182次,人均(3.50±1.00)次;标本大小6~30 mm^(2),平均(13.69±4.72)mm^(2)。参照2013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对间质性肺疾病分类标准,已知病因26例(50.0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3例(25.00%);肉芽肿性病变4例(7.69%),其他类型9例(17.31%)。在并发症方面,没有或极少量出血20例,轻度出血21例,中度出血11例,重度出血0例;气胸2例。急性左心衰1例,低氧血症1例。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1.00,6.00)d。结论:联合应用ROSE与R-EBUS于TBCB在DLD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陈伟庄李优王辉周莹艳王国安沈世茉陈金平吴仕波吴宏成
- 关键词:弥漫性肺疾病出血风险
- 硅酮CB支架置入治疗良性主支气管狭窄2例并文献分析
- 王国安吴宏成周莹艳葛挺吴仕波
- 支气管Dieulafoy病3例并文献复习
- <正>目的:探讨支气管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支气管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支气管镜下病变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45~64岁,临...
- 王国安吴宏成吴仕波葛挺周莹艳姜静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肺功能训练器,属于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呼吸管道上设有进气口、口腔管和排气管,进气口和口腔管之间形成气体缓冲腔,进气口处沿进气方向依次设有过滤装置、风机和吸气阀;口腔管内侧设有振动传感器和位置传...
- 陈伟庄林素吴仕波
- 文献传递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复习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病理学诊断的4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结合文献复习该病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及其发病机制。结果 1例同时发现子宫肌瘤及肺内病灶;3例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4例患者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的肺内结节。肺内组织病理形态与子宫肌瘤相似,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SMA、actin、ER、PR均阳性。诊断该病后3例行双侧卵巢切除术,1例服用中药治疗,随访至今,去势治疗3例疾病更稳定。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非常罕见,发病机制欠清楚,常与子宫肌瘤先后或同时出现,目前治疗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去势治疗的患者肺内病灶比观察的患者稳定。一般预后较好。
- 吴仕波徐国栋吴宏成
- 关键词:平滑肌瘤肺脏发病机制
-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1949年阿根廷Schieppati首次演示了经硬质气管镜对隆突下病灶进行穿刺.1983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华裔专家Ko-pen wang(王国本)教授首先采用可弯性支气管镜开展针吸活检(Trans-bro-choscopic Neddle Aspiration,TBNA)[1~2].1994年,王氏TBNA穿刺定位法问世,使得支气管镜的检查范围由单纯评价气道内病灶扩展至直接参与评价纵隔内病灶,对疾病的诊断、肺癌的临床分期有着重要作用[3].
- 张燕吴宏成吴仕波潘登
- 关键词:肺部疾病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
- 血管内介入治疗纵隔型支气管动脉瘤二例被引量:5
- 2014年
- 支气管动脉瘤(bronchial artery aneurysm,BAA)是一种罕见疾病,多偶然发现,其具有潜在致命危险,如动脉瘤破裂,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一旦确诊须积极治疗。
- 王国安吴宏成姜静波徐曙光吴仕波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 EGFR敏感突变肺腺癌获得性耐药特征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探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后的分子特征及其肿瘤微环境。方法 6例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包括3例初治患者(初治组)和3例一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耐药患者(耐药组),分别对其肿瘤活检样本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微环境组成、细胞簇功能表型及细胞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整合数据后共获得63 184个细胞,耐药组募集了更高比例的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和髓系细胞。上皮细胞层面,相关性分析显示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B)、Fos家族成员B(FOSB)、FOS和JUNB可能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的进展;T细胞层面,弱杀伤、高耗竭KLRD1^(+)CD8^(+)T细胞和高耗竭MKI67^(+)CD8^(+)T细胞占比在耐药组更高,而强杀伤GZMK^(+)CD8^(+)T细胞在初治组占比更高;髓系细胞层面,本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脂质相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LA_TAM)亚群,并且其在耐药组中的占比更高;细胞互作分析显示,相比于初治组,耐药组CD8^(+)T细胞与LA_TAM存在更强的细胞交互。结论 上调的促肿瘤转录因子、CD8^(+)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以及具有免疫抑制特性LA_TAM亚群的浸润可能参与了获得性耐药,为耐药后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 陈宇邵卓伟陈伟庄焦文睿吴仕波
- 关键词:EGFR肺腺癌获得性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