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诊断学教学新思路的探讨
-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专科的过渡桥梁,是医学生掌握临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临床思维方法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诊断学的教学新思路。
- 蔡雪黎吴明廖毅夏凯愉
-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思路医学基础学科临床思维
- 文献传递
- 诊断学教学新思路的探讨
-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专科的过渡桥梁,是医学生掌握临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临床思维方法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问诊、病史采集,全面系统地掌握患...
- 蔡雪黎吴明廖毅夏凯愉
- 文献传递
- 十二指肠憩室对胆石病内镜下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与胆石病的关系及其对诊疗性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术的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胆石病患者并发十二指肠憩室41例,发生率为41%。41例并发十二指肠憩室患者行ERCP,造影成功率100%。其中6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后,取石成功;35例进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及取石术,其中34例胆总管结石一次取净,1例因结石较大未能取出,给予放置塑料支架引流,3个月后取石成功。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00例患者术后第2天与术前比较WBC、GPT和GOT下降不明显(均P>0.05),碱性磷酸酶(AKP)、r-谷氨酰转肽酶(r-GT)、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无出血、穿孔及死亡病例。结论十二指肠憩室是胆石病的重要诱因,给诊疗性ERCP带来困难和风险,但只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小心,即使是治疗性ERCP也是安全的。
- 马升高郭保华吴建胜吴明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胆石病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 改革发展形势下《物理诊断学》教学实践与质量提高探索
-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过渡到临床实践的一门桥梁学科。在物理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医学生通过掌握物理诊断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技能与方法,学习如何获得第一手的临床资料,有意识地将以前所学的解剖、生...
- 吴明蔡雪黎陈咨苗王旦叶君如杨俊文
- 文献传递
- 经内镜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疾病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置放胆道支架治疗良恶性胆道梗阻及其他胆道疾病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经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塑料支架组30例,金属支架组26例。分别观察患者术后1周黄疸消退、肝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100%。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51.25%,谷丙转氨酶(ALT)下降52.09%,r-谷胺酸转肽酶(r-GT)下降29.07%,碱性磷酸酶(ALP)下降36.18%。金属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70.25%,ALT下降55.23%,r-GT下降41.68%,ALP下降43.74%。早期并发症主要为ERCP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其中胰腺炎2例,发生率3.57%,胆管炎3例,发生率5.34%;晚期并发症主要为支架堵塞,共3例,发生率5.34%。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可有效缓解良恶性胆道梗阻及胆漏、胆道损伤患者的病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塑料支架对胆道良性狭窄及预计恶性梗阻生存期不超过3个月的患者具有优越性;对无法手术根治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下放置金属胆道支架是最佳治疗方法。
- 姚时春杨俊文马升高胡祥鹏吴明
- 关键词:胆道梗阻胆道支架
- 上消化道超声内镜临床应用初探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F-UM2000型超声内镜对103例有内镜超声检查适应证的患者进行EUS检查。结果:间质瘤46例...
- 吴明黄智铭朱启槐杨俊文马升高王蓓
- 文献传递
- 诊断学教学新思路的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诊断学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地位非常重要。在医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本文结合我校诊断学教研改革情况,对新形势下诊断学教学工作的新思路进行探讨,旨在强化这门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元性发展方向,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 蔡雪黎陈咨苗吴明潘景业冯建武
- 关键词:诊断学教学模式
-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被引量:6
- 1994年
- 取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置RPMII640培养液中培养,表皮生长因子(EGF)组加EGF,对照组加培养液,结果显示EGF有促进细胞DNA合成作用P<0.0001)。9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EGF+得乐治疗、对照组单用得乐治疗。6个月后经胃镜和病理活检复查,结果:治疗组对CAG及肠化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EGF无毒副作用。
- 沈炳棣徐玉兰朱涛陶志华吴明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慢性萎缩性胃炎DNA合成肠化
-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当今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已从1958年的5.11%上升到1991年的11.8%,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
- 陈瑞芳吴明胡毓很
- 文献传递
- 由一份调查问卷浅谈诊断学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总结了多媒体和传统板书在大学诊断学教学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大学诊断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 王旦吴明王世泽
- 关键词:多媒体板书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