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雪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鼠伤寒
  • 4篇沙门菌
  • 4篇伤寒沙门菌
  • 4篇鼠伤寒沙门菌
  • 4篇免疫
  • 4篇儿童
  • 3篇毒力
  • 3篇患儿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同源
  • 2篇同源重组
  • 2篇耐药
  • 2篇耐药表型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肺炎

机构

  • 12篇江西省儿童医...
  • 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2篇吴春雪
  • 9篇陈强
  • 5篇朱春晖
  • 4篇余晓君
  • 4篇李岚
  • 3篇韩菲
  • 3篇朱晓华
  • 3篇李红
  • 3篇徐汉云
  • 3篇章高平
  • 2篇胡次浪
  • 2篇陈庆法
  • 2篇刘晓艳
  • 2篇刘晓艳
  • 1篇朱庆雄
  • 1篇王爱红
  • 1篇柯江维
  • 1篇刘建梅
  • 1篇吴爱民
  • 1篇何美娟

传媒

  • 2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幼儿百日咳综合征患儿6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病房住院的68例年龄≤3岁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6个月32例,>6个月36例;病情程度轻症者50例,重症者18例。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高峰为冬春季节,均以咳嗽为主诉入院。≤6月龄患儿面色潮红、咳嗽后发绀、鸡鸣样回声、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6月龄患儿,且1周内痉挛性咳嗽消失者少于>6月龄患儿,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年龄明显小于轻症患儿,咳嗽后发绀发生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混合病毒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轻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儿住院时间为3~26 d,平均住院时间为9.02 d。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36例(52.9%)患儿治愈出院;30例(44.1%)患儿临床症状改善,2例(3.0%)患儿因病情加重转PICU进一步治疗。结论百日咳综合征以婴幼儿为多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是其共有的表现,而≤6个月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更为典型;对于合并胃食管反流、有混合感染、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需警惕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韩菲吴春雪徐汉云
关键词:百日咳综合征婴幼儿
spvB/spvC基因对沙门菌毒力及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spv B/spv C基因对沙门菌毒力及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野生型沙门菌(STM.211)、敲除spv B基因的沙门菌(STM.211-Δspv B)、敲除spv C基因的沙门菌(STM.211-Δspv C)、敲除spv B及spv C基因的沙门菌(STM.211-Δspv B.spv C)和PBS组分别经腹腔注射0.2 m L105CFU的STM.211、STM.211-Δspv B、STM.211-Δspv C、STM.211-Δspv B.spv C感染BALB/c小鼠,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运动情况、腹泻、体质量、毛发改变等感染中毒症状,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10、IL-12、IFN-γ水平;并分离小鼠肝、脾,观察靶器官大体观及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结果(1)STM.211、STM.211-Δspv B和STM.211-Δspv C组的中毒症状明显较PBS组严重,STM.211-Δspv B.spv C组与PBS组间无明显差异;(2)STM.211组、STM.211-Δspv B组、STM.211-Δspv C组的IFN-γ和IL-12分泌量均显著低于STM.211-Δspv B.spv C组(P<0.05),而IL-10的分泌量明显高于STM.211-Δspv B.spv C组(P<0.05);STM.211组、STM.211-Δspv B组、STM.211-Δspv 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spv B/spv C基因缺失对沙门菌毒力影响不明显,但spv B.spv C基因共同缺失,使沙门菌毒力减弱;(2)spv B/spv C基因相对抑制TH1细胞因子IFN-γ和IL-12的分泌,促进TH2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使免疫应答向TH2方向偏移,从而有利于病原菌抵抗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加重感染结局。
刘晓艳陈强李红朱春晖吴春雪王文杏余晓君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毒力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与炎症反应的临床分析
胡次浪陈强李岚章高平吴春雪朱晓华
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及其抗酸能力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为深入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基因spvB的功能,制备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完全缺陷变异株,观察spvB基因缺陷株在体外酸性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方法根据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制备spvB基因缺陷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导入自杀质粒pCVD442后再导入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用PCR方法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spvB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绘制生长曲线,对比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与野生株在酸性条件下的生存情况。结果 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spvB基因缺失1 749bp。酸性条件下培养1h及2h后,野生株的活菌数高于spvB基因缺陷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野生株在酸性环境中的生存率明显高于缺陷株,野生株在1h及2h后的生存率分别为85.6%、74.9%,缺失株分别为68.0%、42.3%。结论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B基因缺陷变异株,并发现在酸性条件下其生存能力明显降低,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鼠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吴春雪陈强李红余晓君朱春晖李岚何美娟刘晓艳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同源重组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患儿IL-17和IL-3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被引量:31
2014年
目的 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的机制,并评价SLIT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1~12月行SLIT治疗的粉尘螨过敏性鼻炎(AR)和/或过敏性哮喘(AS)患儿30例为病例组,另随机选取行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行SLIT治疗前及治疗1、2年时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气道阻力与预计值之比、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血清细胞因子IL-17和IL-35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病例组患儿的鼻炎/哮喘症状进行评分并监测哮喘控制水平。结果 病例组SLIT治疗前、治疗1年时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IL-17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至治疗2年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5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趋势与IL-17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FEV1与预计值之比在治疗前、治疗后1年及治疗后2年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而气道阻力与预计值之比、Eos计数则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病例组SLIT治疗2年时的鼻炎症状总评分和哮喘症状总评分改善百分率均较治疗1年时明显增高(P〈0.01);SLIT治疗AR 1年时显效率85%,2年时达100%;SLIT治疗AS 1年时控制率为76%,2年时控制率达92%。结论 SLIT是一种有效治疗儿童AR和AS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并促进IL-35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且治疗2年的效果较1年更好。
丁莲富陈强李岚刘建梅章高平朱晓华吴爱民柯江维戴玉兰吴春雪
关键词: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鼻炎哮喘IL-17IL-35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免疫与炎症反应的变化及与病情相关性,为早期及时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8年12月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儿童40例(实验组)、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儿童46例(对照组)的急性期血清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M、IgG、IgE)、IL-2、IL-6、IL-8、IL-10进行检测。结果46例轻症MPP组的患儿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1±1.64)岁;40例RMPP患儿中,男12例,女28例,平均(7.19±1.85)岁。RMPP组女性患儿比例明显增多,两组间在性别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T(χ^2)=5.174,P<0.05]。轻症MPP组年龄明显小于RMPP组[T(χ^2)=5.27,P<0.05],轻症MPP组与RMPP组gM、IgE、IL-8、IL-6两组比较,RMPP较轻症MPP的有明显升高(P<0.05)。CD4^+T、CD4^+/CD8^+、NK细胞在RMPP中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RMPP多发生在学龄期儿童,免疫与炎症指标的综合系统分析有助早期识别RMPP。
胡次浪陈强李岚吴春雪章高平朱晓华
关键词: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免疫炎症反应
急性摄入中毒住院患儿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通过对摄入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共性特点,为寻求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病房收治的286例摄入中毒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年龄、发病季节、毒物种类、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药物组和非药物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286例患儿中男182例,女104例;年龄28天~1岁12例(4.19%),1~3岁159例(55.60%),3~9岁106例(37.06%),>9岁9例(3.15%);农村患儿167例(58.39%),城镇患儿119例(41.61%)。中毒原因依次为患儿误服198例(69.23%),家长误喂25例(8.74%),误食变质食物36例(12.59%),误食有毒植物13例(4.54%),药物过量9例(3.15%),自杀5例(1.75%)。药物中毒152例(53.15%),非药物中毒134例(46.85%)。药物中毒组以城镇患儿为多见,非药物中毒组以农村患儿为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发病季节药物中毒组和非药物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和非药物组中毒所致消化、神经系统方面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肝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外,非药物中毒组白细胞、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糖、酸碱平衡结果异常比例高于药物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药物中毒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高于药物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急性摄入中毒多发生在婴幼儿期,农村患儿多见,以误食为主。非药物中毒对患儿伤害更大,住院费用更高,应加强家长和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降低儿童中毒事件的发生。
韩菲吴春雪徐汉云王爱红
关键词:儿童药物
鼠伤寒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对耐药表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表达改变对鼠伤寒沙门菌耐药表型的影响。方法:在e GFP基因序列上下游增加启动子及终止子并在两端位点上、下游设计酶切位点,以p ACYC184-e GFP为载体,构建spv基因回补质粒,电转化至前期构建的鼠伤寒沙门菌spv B及spv C基因共同缺陷株获得基因回补株,检测菌株间耐药性的差异及acr AB表达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pv B、spv C基因荧光回补株,连续培养12代质粒未发生丢失。与野生型菌株及回补株相比,spv基因缺陷变异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四环素、氯霉素及环丙沙星的MIC值下降。spv基因缺陷变异株Acr A周质蛋白水平低于野生菌株及回补株(P<0.05)。结论:在spv B及spv C基因共同缺陷鼠伤寒沙门菌基础上的基因回补株构建成功,spv下调能改变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表型,这可能是通过影响外排泵Acr A来完成的。
朱春晖王文杏陈强陈庆法吴春雪刘晓艳赖华毅余晓君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菌抗生素耐药
儿童咯血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咯血是儿童急症之一,出血部位可以是呼吸道,也可以是肺组织。儿童咯血病因复杂,症状可反复出现,出血量多少不等,严重病例可以引起贫血,导致窒息、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大咯血病死率高达50%[1],内科治疗疗效不佳,外科手术治疗病死率也高,是家长最为担心的疾病之一。1咯血的定义咯血是指经口咯出的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但经口咯出的血不一定都是咯血,尤其要鉴别呕血及咯血,两者的急救处理完全不同。
吴春雪陈强
关键词:咯血药物治疗支气管镜检查
婴幼儿痉挛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痉挛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痉挛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全部患儿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肺部阳性特征、发热、百白破接种史等资料,分析婴幼儿痉挛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痉挛性咳嗽的危险因素。结果200例痉挛性咳嗽患儿性别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个月发病率为49.50%(99/200);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病率为66.00%(132/200);夏季、秋季发病率均为37.00%(74/200),高于其他季节(P<0.05)。年龄1~3个月、未接种百白破疫苗、发热、有肺部阳性特征、白细胞计数≥10×109/L的患儿中,重症患儿占比高于普通患儿(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1~3个月、白细胞计数≥10×109/L、有肺部阳性特征、发热、未接种百白破疫苗属于痉挛性咳嗽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痉挛性咳嗽患儿多见于1~3个月,重症患儿多见于1~3个月,未接种百白破疫苗患儿发展为重症的概率较大,且未接种百白破疫苗、年龄1~3个月、白细胞计数≥10×109/L、有肺部阳性特征、发热均属于加剧痉挛性咳嗽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需予以有效干预,延缓病情发展。
韩菲任旭凤吴春雪徐汉云
关键词:婴幼儿痉挛性咳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