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圆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何去何从:当教育技术学遇到“MOOC”被引量:9
- 2014年
- 2012年以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在商业炒作和网络媒体的助推之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但这种热度与关注却缺乏深度的学术审视。事实上,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并不是新鲜事物,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的新阶段,是开放教育与在线教育整合在一起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一种新教育形态。MOOC作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之一,从学科的层面来看,要使其从"公共话题"转向"学术问题",首先必须要摆脱"预设立场"的枷锁,摒弃对技术的盲目乐观,在对实践的反思中推动学科不断走向深入;其次在研究上要卸下背负的沉重包袱,理性地确定有限的学科目标,杜绝好高骛远之念,踏踏实实耕好教育技术的田地。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走向成熟理性之路。
- 郑旭东王婷吴秀圆
-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
- “互联网+”教学点: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被引量:87
- 2016年
- 在新城镇化的进程中,县城学校人数剧增,学校压力不断增大,农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成为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该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作者与研究团队在湖北省咸安区、恩施州等多个地区展开的以"‘互联网+’教学点"为主题的实践探索与案例成果,包括双轨数字学校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城乡牵手与家校共建以及全媒体适切性资源建设等,并形成了"一体双核四驱"的"咸安模式""三式"破"三难"的恩施模式等具有区域教育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同时,该文也总结出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有待更新,领导力有待提升;保障机制亟待构建和完善等。最后从"两化一体"协同推进与UGBS协同协作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 王继新施枫吴秀圆
- 在设计中学习:技术增强型社会教师发展的新视角被引量:9
- 2017年
- 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从技术增强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出发,通过TPACK概念框架描述了教师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整合知识发展与整体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入"在设计中学习"这一新的方法以促进教师对技术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在真实活动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中提升教师的整合能力和在设计活动中促进教师向反思性教育实践者转变两个方面说明了该方法对教师发展的潜在价值,最后通过主题确定、分析、设计、再分析、改进与完善等核心内容对应用设计思想促进技术增强型社会教师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
- 吴秀圆施枫
- 关键词:TPACK
- 信息化促进教学点质量提升与师生发展研究:以共同体构建为焦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强国建设的追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 吴秀圆
- 关键词:教学点信息化师生发展教学共同体
- 信息社会科普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科技馆作为一个公开宣传科普教育的机构,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馆的不断完善,对科普人才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从科技馆的性质和功能入手,分析了科技馆对科普人才在知识和能力上的要求,提出了一套适合科技馆人才需求的科普硕士培养课程体系: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指出设计出适合的课程,可促进我国科技综合发展,为科普教育发展事业服务。
- 吴秀圆王玉琴
-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教育科普人才课程设计
- 教育研究取向转变进程中的会话分析:真实场景下教学研究的一种工具性支持被引量:4
- 2015年
- 学习科学以"基于设计的研究"推动着教育研究的场景从实验室这一"伊甸园"向课堂这一"尘世"的转变。在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框架下,会话分析可以为真实场景下的教学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性支持。文章对会话分析的主要观点与基本假设进行了讨论,并揭示了其对真实场景下教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关注教学与学习的社会历史文化境脉,实现对真实情境下的教学的多角度分析,满足研究者对同一研究对象的长期重复性探索。
- 郑旭东吴秀圆
- 关键词:会话分析
- 论TPACK视域下专家型教师培养模式的转变被引量:20
- 2013年
- 伴随着技术增强型社会的到来,传统的专家型教师培养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需要。文章从传统专家型教师培养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出发,引入了TPACK概念框架,为专家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立足于真实问题情境中的校本培训;基于设计的研究导向下的校本教研超越了行动研究中单纯的实践问题解决取向。
- 罗忻吴秀圆
- 关键词:专家型教师TPACK隐性知识
- 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幼儿教师学习活动组织与开展的新模式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知识、能力的共同发展,引入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概念,并从实践共同体的特点、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中的学习、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对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支持与促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结合实践共同体的特点和幼儿教师教学实践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活动实施策略,包括: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鼓励共同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实现幼儿教师的共享知识建构;营造合作共赢的文化,促进幼儿教师隐性知识的习得。
- 曾祥兰吴秀圆
- 关键词:幼儿教师实践共同体隐性知识资源共享
- 同步课堂背景下的城乡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研究——以湖北省咸安区为例
- 基础教育的均衡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农村教学点师资短缺,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是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与基础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尝试利用信息技术...
- 吴秀圆
- 关键词:基础教育同步课堂教学策略城乡教师实践共同体
- 文献传递
- 公共科学活动中的体验式学习
- 2015年
- 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主体性和参与体验性,鼓励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活动而更好地内化知识。本文通过介绍体验式学习的概念、特点、过程与优势,引出体验式学习对公共科学活动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体验式公共科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即更多的公众体验机会、更强的现实生活基础以及更注重公众具身认知和对活动结果的反思等,在此基础上从活动目标、内容选择、情境、资源、流程和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活动的设计步骤,以促进体验策略在公共科学活动中的应用。
- 吴秀圆
-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体验性情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