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珊

作品数:28 被引量:28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中尺度
  • 6篇降水
  • 5篇气候
  • 5篇冷涡
  • 4篇东北冷涡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中尺度数值
  • 3篇气候特征
  • 3篇温度
  • 3篇温度变化
  • 3篇温度影响
  • 3篇降水预报
  • 3篇MM5
  • 2篇对流有效位能
  • 2篇植被
  • 2篇中尺度数值模...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台风

机构

  • 26篇中国气象局沈...
  • 4篇沈阳市气象局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区域气象...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28篇周小珊
  • 16篇杨森
  • 11篇陈力强
  • 4篇杨阳
  • 3篇董博
  • 3篇公颖
  • 3篇崔锦
  • 3篇张立祥
  • 2篇刘宁微
  • 2篇李辑
  • 2篇王达文
  • 2篇张爱忠
  • 2篇陈家宜
  • 1篇李得勤
  • 1篇袁子鹏
  • 1篇段云霞
  • 1篇陈川雷
  • 1篇周广胜
  • 1篇张云海
  • 1篇黄阁

传媒

  • 5篇气象与环境学...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气象科学
  • 2篇气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暴雨灾害
  • 2篇第八次全国数...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辽宁气象
  • 1篇Meteor...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2
  • 1篇199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ynoptic Verification of Precipitation Forecast of Three NWP Models from May to August of 2008 in Liaoning Province被引量:5
2010年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ecipitation forecast performance of mesoscale numerical model in Northeast China,mesoscale model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213 model,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use their forecast products for forecasters,the synoptic verifications of their 12 h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forecasts of 3 numerical modes from May to August in 2008 were made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systems impacting weather in Liaoning Province.The time limitations were 24,36,48 and 60 h.The verified contents included 6 aspects such as intensity and 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center,intensity,location,scope and moving velocity of precipitation main bod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 models had good forecasting capability for precipit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but the cupacity of each model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崔锦周小珊陈力强张爱忠
辽宁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18年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008—2013年6—8月中国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与CMORPH(CPC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资料融合生成的逐小时融合降水产品(0.1°网格数据集)和2001—2012年6—8月的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日降水频率的大值区位于辽东地区,这与该地区位于千山—龙岗山山区和夏季低层盛行偏南风密切相关。(2)辽宁地区平均小时降水率大值区也分布在辽东,辽东南为大值区的中心,主要原因为其一,该地区位于中低层比湿场的湿舌处,其二,该地区夏季中低层盛行的西南风遇千山—龙岗山被迫抬升形成中低层上升速度中心。(3)辽宁省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辽西山区、辽宁西北部、辽东—东南部山区为午后到前半夜降水峰值频发区,而中部平原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为凌晨降水峰值频发区。(4)地理环境决定的局地热力、动力过程和天气系统同时影响日降水峰值发生时间,当天气系统较为稳定的处于发展初期和后期时,其影响区域内降水日变化符合前述规律,但当天气系统明显发展或移动,其影响区域内日降水峰值多数发生在该时刻附近。(5)降水日变化规律与天气类型关系不是很大,即在各类天气系统诱发的降水过程中,由地理环境决定的降水日变化规律均存在。(6)辽宁地区西部山地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丘陵、南临海洋的独特地理环境决定的局地热力、动力环流及夜间到凌晨加强的由海到陆的西南风暖湿气流是其降水日变化特征的产生的主要原因。
公颖周小珊董博
关键词:降水频率降水率降水日变化
沈阳近百年的温度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形势分析被引量:14
2004年
沈阳地处全球温度变化的敏感带 ,在近百年的温度观测记录中 ,沈阳的温度变化呈逐渐上升之势 ,近百年增高约 1.7℃ ,这种上升趋势在冬季远比夏季明显。沈阳的年平均温度变化有一个 12a的周期 ,各周期温度基本呈阶梯状上升 ,2 0世纪末的周期冬季平均温度比世纪初的周期升温 2 .8℃左右。从近 5 0a的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来看 ,极端最低温度明显升高 ,而极端最高温度并没有上升 ,变化趋势甚至略下降 ,以致冬、夏两季温差缩小。从沈阳的最低平均温度和最高平均温度变化来看 ,两者均随时间逐渐升高 ,说明沈阳市的增温不仅是最低温度升高造成的 ,最高温度的增温作用亦十分重要。从冬季环流形势分析来看 ,东亚大槽及其后弱脊和地面蒙古高压在上世纪 80年代、90年代明显减弱 ,使得冷空气向南侵袭的径向气流减弱 。
周小珊李辑杨森周广胜
关键词:气候变暖环流形势
辽宁台风路径客观自动化相似预报方法
1992年
目前,国内使用的相似方法,一般多考虑台风的季节、位置、移向、移速和天气型相似,但从天气型的划分,天气系统位置的确定到实时预报,一般都采用人工读数、人机对话等形式,没能做到完全客观自动化.针对上述问题。
周小珊王达文
关键词:台风路径移速天气型台风中心中心气压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改进与拓展被引量:10
2003年
介绍了改进后的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产品和运行情况。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于 1997年投入业务运行 ,目前已从最初的仅提供降水预报产品 ,发展到能提供降水预报、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人工增雨服务指导产品和城市环境气象业务预报所需的基本气象要素预报等多种业务所需的预报产品。业务系统每日两次自动运行 ,预报产品直接进入MICAPS、Vis5d、Grads绘图系统 ,进行图形显示 ,并直接进入区域气象中心局域网上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网页。目前 ,本系统的预报产品已经成为预报员每日必看的参考工具 ,经沈阳中心气象台评定 ,2 0 0
周小珊杨森陈力强
关键词:中尺度
MODIS产品反演与WRF模式默认植被覆盖度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WRF模式气候态植被覆盖度GVF数据集的制作源于卫星遥感资料,由于制作时间较早代表性逐渐变差,最新的MODIS遥感产品可用于WRF模式下垫面数据集的更新。本文利用2013年MODIS卫星遥感产品反演的植被覆盖度更新WRF模式默认的气候态数据集,进一步利用WRF模式计算与GVF相关的地表参数,并与WRF模式默认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MODIS更新后的GVF在2013年不同季节均较WRF模式默认的气候态GVF偏高,尤其是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表现的"更绿";MODIS制作GVF的原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 km,较WRF模式默认数据集的分辨率更高,适合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下垫面数据集的更新,更新后的GVF数据更细致,尤其是夏季城市下垫面GVF较周围偏低非常明显;通过分析GVF变化引起的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和地表发射率的变化可知,农作物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森林覆盖虽较广,但由于森林的叶面积指数年季变化相对较小,叶面积指数增量并没有农作物的明显。地表反照率和地表发射率也与WRF模式默认值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比可见,更新后的GVF对WRF模式下垫面描述有一定的影响,需进一步开展季节尺度的模拟试验,对比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对WRF模式模拟的影响。
李得勤文小航段云霞周小珊杨森
关键词:WRF模式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地表反照率
GRAPES 3D-VAR1.0在MM5中的应用与检验
本文介绍GRAPES3D-VAR1.0在Linux操作系统下的调试情况和GRAPES3D-VAR1.0在MM5中的应用以及与MM5中little_r初值方案的比较.
杨森周小珊陈力强
东北冷涡强风暴预报
陈力强张立祥周小珊杨森杨阳崔锦王连仲王恕袁子鹏黄阁陈川雷
东北冷涡是易造成中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暴雨洪涝、突发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特有天气系统。由于东北冷涡结构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多样性,导致在实际业务中,预报好其产生的暴雨、强对流天气难度很大。该项目从为政府、社会防灾减灾科学决...
关键词:
关键词:降水预报数值预报系统
影响红沿河核电厂区热带气旋特征及最大强度估算被引量:9
2007年
红沿河核电厂区位于我国北方海域的辽东湾东海岸,经常受到北上热带气旋的侵袭和影响。观测和统计表明,在辽宁登陆的热带气旋,强度能够达到台风,不容忽略。影响红沿河的热带气旋基本出现在7、8月份,以进入渤海后向西北移动和穿越山东半岛向北在辽东半岛登陆的两类热带气旋对红沿河区域影响最大,建国56年来最强的热带气旋在红沿河附近区域造成的最大风速达到25~33m/s,极大风速达40m/s以上。使用概率论方法和梯度风公式估算红沿河核电厂区可能最大热带气旋的强度参数,得到:百年一遇的可能最低气压估值为961 hPa,最大风速为35.4m/s,极大风速为46.0m/s;千年一遇的可能最低气压估值为939 hPa,最大风速为42.2m/s,极大风速为54.9m/s。
周小珊杨森杨阳陈家宜
关键词:气候特征热带气旋强度特征
东北冷涡不稳定能量分布特征及其与降水落区的关系
东北冷涡是常年影响东北地区的天气尺度系统,在夏季常常引起持续性的强对流天气,由于冷涡系统中的对流系统尺度小,突发性强,观测和预报都很困难。应用地面自动站1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资料,以一次典型的东北冷涡过程
陈力强张立祥周小珊
关键词:东北冷涡对流有效位能降水落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