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扣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高压氧
  • 5篇血管
  • 5篇微循环
  • 4篇缺血
  • 4篇细胞
  • 4篇活性
  • 4篇肺表面
  • 4篇肺表面活性
  • 4篇肺表面活性物...
  • 4篇表面活性物质
  • 3篇蝮蛇抗栓酶
  • 3篇微血管
  • 3篇脑缺血
  • 3篇抗栓
  • 3篇抗栓酶
  • 3篇高压氧治疗
  • 3篇暴露后
  • 2篇微循环作用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4篇周扣珍
  • 10篇辛佩珠
  • 9篇刘景昌
  • 7篇蔺世龙
  • 4篇王文波
  • 4篇方以群
  • 4篇姜德玺
  • 3篇王庆蓉
  • 3篇张振炜
  • 3篇倪大智
  • 2篇项光强
  • 2篇王近中
  • 2篇殷明
  • 2篇姜海虹
  • 1篇叶熙亭
  • 1篇范正平
  • 1篇吴向宇
  • 1篇张鸿源
  • 1篇张雅丽
  • 1篇徐宏玺

传媒

  • 3篇微循环学杂志
  • 2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蛇志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第八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氧暴露后钌红示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方法
1994年
大鼠氧暴露后钌红示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方法周扣珍,王文波,王庆蓉(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氧在潜水作业、环境医学和临床各科高压氧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从而使氧的毒性作用日渐突出,但有关高压氧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活性的影响报导甚少,因此,研究...
周扣珍王文波王庆蓉
关键词:高压氧肺表面活性物质钌红氧中毒
大鼠氧暴露后钌红示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方法
氧在潜水作业、环境医学和临床各科高压氧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从而使氧的毒性作用日渐突出,但有关高压氧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活性的影响报导甚少,因此,研究高压氧作用下肺组织改变和 PS 之间的关系, 对于潜水高气压条件下合...
周扣珍王文波王庆蓉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文献传递
蝮蛇抗栓酶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机理及其对微循环作用的研究
1995年
通过脑膜微循环、脑神经细胞酶活性测量、脑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实验研究和134例缺血性脑病病人临床治疗,研究了蝮蛇抗栓酶对缺血性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证明,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效果确切;其机理除降低血粘度、解聚、溶纤外,我们在本工作中发现还有增强微循环血流动力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血管舒张功能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脑组织酶活性和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徐宏玺蔺世龙刘景昌席允平张雅丽辛佩珠韩天相周扣珍方以群
关键词:蝮蛇抗栓酶脑血管病微循环
蝮蛇抗栓酶对沙鼠脑缺血软脑膜微循环的作用被引量:2
1994年
通过对沙鼠软脑膜微循环指标观测、脑组织细胞Na,K-ATP酶活性测定以及大脑神经细胞组织病理学以及透射电镜观察,探讨了蝮蛇抗栓酶对动物急性脑缺血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对缺血性脑损伤不但具有溶纤、解聚、抗凝作用,而且还能使脑膜细动脉、静脉血流增快,直接改善循环血流动力,使已梗塞的血栓凝块松解,减少微血管内红细胞、血小板的沉积,从而促进微循环再通。同时,蝮蛇抗栓酶还能降低脑缺血时微血管通透性,渗出减少。预先注射蝮蛇抗栓酶可使脑缺血动物的脑膜细动、静脉血流保持在较快水平,减轻大脑细胞Na,K-ATP酶失活程度,并且对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蝮蛇抗栓酶对脑缺血损伤从器官到细胞不同层次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周扣珍方以群
关键词:蝮蛇抗栓酶脑缺血软脑膜微循环
腹腔注射乙醇和生理盐水对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Na^+,K^+-ATP酶作为一种生化钠泵成分,在体内负责调节Na^+,K^+穿越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已有关于酒精中毒病人红细胞膜Na^+,K^+-ATP酶基础活性比正常人高的报道。动物试验证明,每天接受乙醇溶液也能引起大鼠脑和肝组织的Na^+,K^+-ATP酶活性明最增加。Gonzalez-Calvin等还观察到饲以蔗糖饮料对大鼠肝细胞膜结合酶活性具有与乙醇相似的增强作用,认为这与大鼠食入乙醇和蔗糖后产生的营养效应有关。
薛建华赵可明王近中辛佩珠殷明周扣珍项光强
关键词:红细胞膜生理盐水
高压氧对沙鼠脑缺血时海马及微血管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4
1996年
用24只沙鼠制成脑缺血动物模型,采用不同氧压的高压氧进行治疗后用光镜与电镜观察脑组织及血省形态变化.发现缺血时脑海马区受损最敏感,尤以CA1变化明显,其次是CA2,再其次是CA3.齿状回未见变化。海马带宽窄不一,锥体细胞减少,排列紊乱。经分别用不同氧压的高压氧治疗后,上述变化明显减轻,尤以250kPa治疗效果为佳。
辛佩珠蔺世龙汤炎周扣珍王庆蓉刘景昌
关键词:脑缺血海马高压氧治疗
蝮蛇抗栓酶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机理及其对微循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通过脑膜微循环、脑神经细胞酶活性测量、脑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实验研究和134例缺血性脑病病人临床治疗证明,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是确切的;其机理除降低血粘度、解聚、溶纤外,还发现有增强微循环血流动力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血管舒张功能的调控作用和对脑组织酶活性及脑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徐宏玺席允平张雅丽韩天相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周扣珍方以群
关键词:蝮蛇抗栓酶脑血管疾病微循环超微结构
乙醇对生物膜功能和细胞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1992年
按10mL/kg 剂量,每天给雄性 Wistar 大鼠分别于腹腔注射2%、5%、20%和40%无水乙醇水溶液。实验期为8天。结果表明大鼠 RBC 膜的荧光偏振度下降,Na^+,K^+-ATP 酶活性增加。用光镜和 TEM 观察,在大鼠的组织和细胞中可见有出血、水肿、脂滴、变形,线粒体肿胀、RER 扩张,膜破裂和脱粒等。乙醇和生物膜的相互作用,可引起大鼠膜功能明显改变和一定的损伤。
王近中辛佩珠薛建华殷明赵可明周扣珍项光强
关键词:乙醇生物膜超微结构细胞
高压氧暴露后肺组织自由基含量与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关系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进一步探索高压氧条件下肺组织内自由基量变与组织形态学改变的相互关系。方法 112 只SD大鼠在300 kPa氧压下暴露不同时程后,据Wright法计算出UPTD值作为氧剂量值;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观察肺组织自由基含量变化水平,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肺自由基含量随氧剂量加大而升高,与对照值比,400 UPTD时升高24.72% (P< 0.01),650 UPTD时升高32.24% (P< 0.01),850 UPTD时升高47.78% (P< 0.01),1 100 UPTD时升高30.36% (P< 0.01)。肺湿、干重比值增加。随氧剂量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断裂、脱落加重,示踪剂颗粒进入细胞内,板层体、线粒体增大,板层体有不同程度的空化。结论 肺组织受损,尤其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断裂、脱落导致其功能下降,引起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其原因与肺内自由基含量增多有关。
王文波辛佩珠刘景昌倪大智姜德玺周扣珍汤炎王庆容
关键词:自由基高压氧暴露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压氧对沙鼠脑缺血时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其粘附性的影响被引量:12
1996年
以沙鼠为对象探讨急性脑缺血动物经不同氧压暴露对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变化与粘附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脑缺血动物经高压氧治疗后,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轮廓清楚,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粘附程度明显减轻。表明高压氧可能具有抑制血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实验还观察到,动物在300kPa氧压暴露时脑膜微血管出现节段性痉挛,400kPa氧压下,痉挛程度加重,并可见有内皮细胞裂隙增宽,血管内容物外溢,而在250kPa氧压暴露时则未见此现象。提示在大于300kPa氧压暴露时微血管的这种反应,可能是饥体氧中毒在微循环环节上的征象。
蔺世龙刘景昌辛佩珠汤炎张振炜姜德玺周扣珍
关键词:脑缺血微血管高压氧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