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斌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丹参多酚酸盐
  • 3篇心肌
  • 3篇早期接触临床
  • 3篇课程
  • 3篇BCL-2
  • 2篇凋亡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临床课
  • 2篇临床课程
  • 2篇课程建设
  • 2篇教学改革
  • 2篇高糖
  • 2篇高糖诱导
  • 2篇CASPAS...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细胞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赵芳
  • 9篇周斌
  • 7篇熊世熙
  • 6篇雷红
  • 5篇陈明
  • 4篇干学东
  • 3篇卫银芝
  • 3篇汪瀚
  • 2篇曹建雷
  • 2篇陈慧芳
  • 2篇龚斐
  • 1篇汪朝晖
  • 1篇王扬淦
  • 1篇杜玥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与实践
'早期接触临床'是为临床医学类专业人才开展医学临床前教育设立的课程.作为一门新设课程,其关键在于课程的建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为此进行了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实践表明,该课程的建设不仅可...
赵芳熊世熙陈明周斌雷红
关键词: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丹参多酚酸盐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中的20只,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3d后测血糖≥17.8mmol/L(n=17)入选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9)、丹参多酚酸盐(15mg/kg)治疗组(n=8),另外10只大鼠为对照组(n=10)。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8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细胞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凋亡心肌细胞明显增多[(14.57±0.56)比(0.87±0.13)](P〈0.05);心肌中Bcl-2基因表达减弱[(0.57±0.05)比(1.06±0.09)](P〈0.05);Caspase-3基因表达增强[(1.94±0.15)比(1.02±0.08)](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丹参多酚酸治疗组凋亡心肌细胞减少[(6.16±0.64)](P〈0.05);心肌Bcl-2基因表达增多[(0.84±0.09)](P〈0.05);Caspase-3基因表达减少[(1.37±0.13)](P〈0.05)。结论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可延缓2型糖尿病心肌病变发展,保护心脏。
卫银芝赵芳熊世熙干学东龚斐曹建雷汪瀚周斌
关键词:糖尿病丹参多酚酸盐心脏BCL-2
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心肌病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心肌病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糖尿病对照组(Diabetic control group,DC)、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15 mg·kg-1)治疗组(High-dose treatment group,HT)及低剂量(5 mg·kg-1)治疗组(Low-dose treatment group,LT),每组10只,其中3组(DC、HT、LT)大鼠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建模后第7天开始给予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腹腔注射,NC及DC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注射。给药8周后超声多普勒检测大鼠心功能,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Caspase-3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C组凋亡心肌细胞数增多(P<0.05),Bcl-2表达减弱(P<0.05),Caspase-3表达增强(P<0.05);与DC组比较,治疗组凋亡细胞数减少(P<0.05),Bcl-2表达增强(P<0.05),Caspase-3表达减弱(P<0.05);应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可有效改善心功能,HT组较LT组作用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组大鼠心功能明显下降,丹参多酚酸盐通过增强Bcl-2表达,抑制Caspase-3表达,阻遏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高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的作用更加明显。
卫银芝赵芳熊世熙干学东龚斐曹建雷汪瀚周斌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糖尿病心肌病细胞凋亡BCL-2CASPASE-3
miR-34a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MicroRNA(miRNA)是一类含19 ~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可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上的相应靶位点结合,抑制编码蛋白靶基因的翻译和降解靶基因,从而参与炎症、发育、凋亡、肿瘤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有关miRNA的研究现已迅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mi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心血管疾病相关信号转导网络的调控,广泛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因miR-34a在许多心血管疾病状态下存在异常表达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周斌赵芳雷红
关键词:微小RNAMIR-34A心血管疾病
丹参多酚酸盐对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高糖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H9C2心肌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和高糖+丹参多酚酸盐组[低(50 mg/L)、中(150 mg/L)、高浓度(450 mg/L)组]。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并行RT-PCR检测各组Bcl-2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高糖组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不同剂量丹参多酚酸盐组较高糖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 mRNA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Bcl-2 mRNA及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丹参多酚酸盐抗凋亡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450 mg/L丹参多酚酸盐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与150 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cl-2 mRNA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从而调节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对抗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发挥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周斌赵芳陈明汪朝晖干学东雷红王扬淦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高糖BCL-2CASPASE-3
武汉大学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早期接触临床是为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的临床前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设课程,课程建设十分关键.武汉大学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实践表明,通过课程建设,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伦理和医德观念,增强沟通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赵芳熊世熙陈明周斌雷红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模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在医学生毕业考核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发现临床技能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改革提供资料。方法:模拟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方法,对257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施临床技能考核,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总结,对考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医学毕业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培养目标,但是仍然存在临床综合思维能力的欠缺和实践环节的不足。结论:模拟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的毕业考核方法对有效评价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能力、提高临床技能的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赵芳杜玥陈明熊世熙雷红周斌陈慧芳
关键词: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技能考核教学改革
对高等医学院校“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7
2013年
"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为适应这一形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结合国内医学教育国情的基础上,建立"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将医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桥梁课程和临床课程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有利于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下将疾病诊疗的各个问题统一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训以及系统思维方式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赵芳熊世熙周斌陈慧芳雷红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建设教学创新
微小RNA-34a调控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34a)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3mmol/L),抑制剂组(miR-34a抑制剂浓度50nmol/L+葡萄糖33mmol/L)。采用定量PCR检测miR-34a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心肌H9c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H9c2细胞miR-34a表达显著上调(P<0.05),H9c2细胞Bcl-2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高糖组比较,抑制剂组H9c2细胞凋亡明显下降(P<0.05),H9c2细胞Bcl-2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34a能调控高糖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而实现的。
赵芳汪瀚陈明周斌卫银芝干学东熊世熙王扬凎
关键词:微RNAS细胞凋亡基因,BCL-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