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雪松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地震测深
  • 2篇地壳
  • 2篇地堑
  • 2篇地震活动
  • 2篇地震危险
  • 2篇地震危险性
  • 2篇剖面
  • 2篇壳幔
  • 2篇壳幔结构
  • 2篇波速
  • 2篇波速比
  • 2篇测深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震测深剖面
  • 1篇地震定位
  • 1篇地震类型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解释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8篇周雪松
  • 6篇张先康
  • 5篇赵金仁
  • 5篇张成科
  • 3篇刘志
  • 2篇任青芳
  • 2篇徐朝繁
  • 1篇杨卓欣
  • 1篇赖晓玲
  • 1篇宋建立
  • 1篇潘纪顺
  • 1篇杨健
  • 1篇郑需要
  • 1篇原秦喜
  • 1篇顾梦林
  • 1篇刘宝峰
  • 1篇李松林
  • 1篇宋战隆
  • 1篇段永红
  • 1篇杨键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东北地震研究
  • 1篇中国地震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盲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及其意义
<正>长期以来,人们在研究与地震的孕震发生有关的活动构造和发震构造时,常常把目光停留在 10~30 km范围内,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一定与深部构造有关,但往往又认为深部的发震构造一定在地表和近地表地层中有断裂显示和断裂活动迹...
顾梦林周雪松
文献传递
华北文安—蔚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剖面S波资料的地质解释被引量:13
2000年
通过对文安—蔚县—察哈尔右翼中旗深地震测深剖面S波资料的处理解释 ,获得本区二维壳幔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该区的上、中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整体呈脆性 ,其速度比γ值为 1 72左右 ;下地壳的γ值一般为 1 78;上地幔顶部的γ值在 1 82左右 ,表明下地壳与上地幔顶部整体呈塑性的特征。根据波组及γ值横向变化特征 ,推断了该区的几条深大断裂 ,结合本地区的地震活动 ,推测地震的孕育发生不仅与构造相关 ,而且与该区的岩石性质有关。
刘宝峰张先康张成科宋松岩周雪松
关键词:地震测深波速比地震活动
三维空间深地震测深方法研究
张先康李松林赖晓玲杨卓欣徐朝繁杨健赵金仁郑需要宋战隆宋建立周雪松张成科
该研究课题以地震层析技术和现代反演理论为基础,对人工地震测深解释方法由二维向三维推广做了实际而有意义的尝试,为今后进一步在地壳细结构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针对所提出的人工地震测深三维观测系统。建立了一套相应的资料处理解释方...
关键词:
关键词:深地震测深地壳结构
镜泊湖火山地震监测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布设在镜泊湖"火山口森林"附近的14个24位宽频带三分量流动地震台站所记录的地震资料,对镜泊湖火山区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观测结果表明镜泊湖及周围地区有一定的地震活动性,但活动水平不高,经综合分析认为所记录的地震大部分为火山构造地震。从地震定位的结果看大部分地震震源深度在10~30km之间,震级大部分小于ML2.0,震中主要集中在"火山口森林"和穿过火山区的敦化-密山断裂附近。在记录条件较好的2号台,记录到2种可能与火山活动有关的事件,其波形特征与长周期火山事件(LP)和火山颤动事件的波形特征有相似之处,但频率特征不同。
刘志段永红徐朝繁原秦喜杨键周雪松
关键词:地震类型地震活动地震定位
汤阴地堑及邻区的壳幔结构与地震危险性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利用荷泽-林县-长治剖面西段和郑州-济南剖面南段深地震测深资料,通过一、二维计算与解释,获得了汤阴地堑及邻区的二维速度结构.结果显示:该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在纵、横向上均具明显的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局部存在低速块体,对应汤阴地堑为M面隆起,隆起高点M面埋深为31km,向东往浚县隆起区M面逐渐加深32km,向西往太行山前隆起M面为一陡变带,至长治附近M面埋深增至40km.根据华北地区历史地震与深部结构与构造的相关分析认为。
任青芳张先康张成科赵金仁周雪松
关键词:地堑壳幔结构地震危险性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物性结构及其发展环境探讨
帕米尔东北侧,是天山造山带、西昆仑褶皱系和塔里木块体三个构造单元的交接带.该地区是中国大陆受印度板块动力作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构造环境和在地球动力学上的特殊地位一直倍受地学界关注.尤其是1997年伽师强震群所反映...
刘志张先康周雪松赵金仁
文献传递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物性结构及其发震环境探讨被引量:19
2003年
通过对帕米尔东北侧伽师及其周边地区两条深地震测深剖面S波资料的处理计算 ,结合P波研究结果 ,得到了S波二维地壳速度结构和波速比 (vP/vS)分布 .研究表明 :①塔里木块体平均地壳波速比明显高于西昆仑和天山褶皱带 ,显示了“坚硬”、稳定地壳物性特征 .下地壳正常偏低的波速比 (泊松比 )值 ,说明塔里木块体的“下插”是该地区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 ;②天山褶皱带上地壳岩层相对较“软” ,易于在应力作用下断裂破碎和应力能量释放 ,是其小震密集分布的重要构造因素 ;③伽师附近正处在下地壳C界面和壳幔边界的上隆顶部或拐点上 ,是强震群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 .上地壳中下部的块体边界附近波速比值的交错变化和接触面复杂形态的存在 ,形成了伽师强震群出现的特殊构造环境 .震源处波速比相对较高 ,剪切模量较小 ,可能是伽师强震群应力降偏低的主要原因 .
刘志张先康周雪松赵金仁张成科潘纪顺
关键词:波速比地震测深剖面地壳运动应力作用伽师强震群
汤阴地堑及邻区的壳幔结构与地震危险性被引量:14
1998年
利用菏泽-林县-长治剖面西段和郑州-济南剖面南段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一、二维计算与解释,获得了汤阴地堑及邻区的二维速度结构。结果显示:该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在纵、横向上均具有明显的差异。地壳厚度变化大,局部存在低速块体,对应汤阴地堑为一M面隆起,隆起高点M面埋深为31km,向东浚县方向,隆起区M面逐渐加深到32km,向西太行山前方向,隆起区M面为一陡变带,至长治附近,M面埋深增至40km。根据华北地区历史地震与深部结构和构造的相关分析认为,汤阴地堑及邻区可能存在发震危险。
任青芳张先康张成科赵金仁周雪松
关键词:壳幔结构地震危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