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霞 作品数:12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0272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临床研究 1999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治疗轻、中、重度近视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接受PRK治疗的10272眼近视眼术后1月~5a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月视力≥50的占904%,术后2a以上的1组(≤-600D)、2组(-625~-875D)和3组(-900D~-1200D)裸眼视力分别是925%、725%、465%;术后3组屈光度其正视率分别是984%、948%、786%,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RK治疗-1200D以下,特别是-600D以下的近视眼安全有效。 刘苏冰 聂晓丽 唐秀霞 辛宝莉 王霞 王增叶关键词:近视 PRK 角膜切削术 翼状胬肉与屈光不正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与屈光不正的关系。方法:随机对翼状胬肉手术病人196例(20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应用日本产 Topcon KR—8100型全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长度用角尺、圆规专人测量并综合... 曾照年 唐秀霞 陶晨雯文献传递 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与常规波前像差引导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比观察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与常规波前像差引导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51例(102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6例(52眼),对照组25例(50眼)。试验组接受引进虹膜识别定位技术联合波前像差引导LASIK,对照组接受常规波前像差引导LASIK,对2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高阶像差、屈光度、对比敏感度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术中眼球旋转为4.86°±2.82°,瞳孔中心移位:X轴平均移位为(0.16±0.08)mm,Y轴平均移位(0.12±0.06)mm;术后3个月时的裸眼视力试验组63.4%患者优于其术前戴镜矫正视力,而对照组52.0%患者优于术前戴镜矫正视力;2组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均较术前增加,但术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点术后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1个月时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下降,高空间频率12.0c.d-1、18.0c.d-1下降明显(P均<0.05),术后3个月时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问卷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者试验组为50眼(96.1%),对照组为46眼(92.0%)。结论虹膜定位联合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术后视觉质量略优于常规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 聂晓丽 刘苏冰 辛宝莉 买志彬 唐秀霞 汪洋关键词:近视 虹膜定位 波前像差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60530例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回顾研究 目的:回顾我院13年来6万余例接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患者人群特征,手术量及疗效。方法:对我院1994~1998 年,1999~2002年,2003~2006年接受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量及屈光度回退情况进... 刘苏冰 聂晓丽 买志彬 辛宝莉 唐秀霞文献传递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重度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重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对268眼(145例)-12.00~-29.00D的重度近视患者进行LASIK手术治疗并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视力≥术前矫正视力者占94.8%,术后屈光度在±2.00D以内占95.5%,术后12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平均屈光度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是治疗重度近视的有效方法。 刘苏冰 聂晓丽 辛宝莉 唐秀霞 尹继云 孙琳关键词:角膜磨镶术 疗效 稳定性 LASIK 40岁以上近视患者LASIK术后单眼视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40岁以上行 LASIK 手术的非主视眼拟留一定度数的近视患者单眼视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5 年3月——2006年3月行 LASIK 手术的40岁以上近视患者 47例(94眼),男19例,女28例。... 唐秀霞 马恩普文献传递 针刺新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630例 被引量:7 1997年 本文用针刺新明穴治疗青少年近视630例共1240眼,其中真性近视182眼,混和型近视630眼,假性近视428眼。治愈970眼,占78.2%;显效220眼,占17.7%;有效43眼,占3.5%;无效7眼,占0.6%。假性近视全部治愈,从而使青少年度过近视眼的易感期,防止其向真性近视发展。 聂晓丽 刘苏冰 吴志鸿 李聘卿 王增叶 曾庆广 唐秀霞关键词:新明穴 近视 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 )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术后屈光欠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4眼 (2 1人 )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LASIK治疗 ,年龄 2 0~ 3 8岁 ,残余球镜屈光度 -2 0 0~ -13 0 0D(-5 87D± 2 65D) ,柱镜屈光度 0~ 3 5D(-1 15D± 0 94D)。结果 术后 6个月屈光稳定 ,裸眼视力≥术前矫正视力 3 2眼 (94 12 % ) ,所有眼屈光度在术前预期矫正± 1 0 0D以内。 1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 1行。无角膜瓣移位、脱失、角膜混浊等并发症。结论 LASIK治疗RK后屈光欠矫安全、有效。 刘苏冰 聂晓丽 唐秀霞 辛宝莉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欠矫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技术矫治偏中心切削 目的:评价应用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技术进行 LASIK 术后偏中心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1 眼)LASIK 术后偏中心患者应用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 聂晓丽 刘苏冰 买志彬 辛宝莉 唐秀霞文献传递 联合手术治疗青少年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联合LASIK手术治疗青少年病理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41眼11~17岁的青少年,屈光度-8.75^-15.50D,眼轴26~30mm,眼底有病理性改变的患者施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观察2年以上,屈光状态稳定后再行LASIK治疗。结果:术后裸眼视力:100%患者裸眼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大于术前矫正视力的患者占53.6%,≥2行以上者占36%;术后平均屈光度:LASIK 1个月(1.08±0.92D,3个月-0.63±0.66D,6个月-0.78±0.74D,12个月-0.85±1.12D。术后12个月、6个月、3个月平均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P>0.05);术后并发症:后巩膜加固术后3眼发生轻度的排异反应,LASIK术后结膜下出血8眼,角膜瓣偏斜2眼。结论:后巩膜加固术联合LASIK治疗青少年病理性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稳定性好。 聂晓丽 王丽娅 刘苏冰 辛宝莉 买志彬 侯莹 唐秀霞关键词:近视 青少年 后巩膜加固术 LAS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