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理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 1篇心脑血管性疾...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性疾病
  • 1篇血糖
  • 1篇药理试验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实验
  • 1篇樟柳碱
  • 1篇镇咳
  • 1篇症状
  • 1篇止咳
  • 1篇山莨菪
  • 1篇山莨菪碱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汪长根
  • 3篇夏雨
  • 1篇孙卫华
  • 1篇蒋山好
  • 1篇顾仁樾
  • 1篇朱大元
  • 1篇周端
  • 1篇何寻阳
  • 1篇唐绍祥
  • 1篇唐建荣
  • 1篇张学锋

传媒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微循环技术杂...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莨菪类药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被引量:8
1994年
莨菪类药物属胆碱能M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山莨菪碱、东莨菪碱、樟柳碱等.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众多学者经过从基础到临床的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对莨菪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所了解,并不断地发现其新用途.特别是应用莨菪类药物对吸毒患者进行脱瘾治疗成功后,找到了消涂戒断症状的新药种和戒毒的新方法,同时也开辟了这类药物应用的新领域.一、抗休克的作用莨菪类药物属节后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如山莨菪碱,人工合成的又称654—2,有较强的解痉作用,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可用于抗休克.60~70年代,曾认为654-2的抗休克机制在于扩血管来改善微循环.70年代后,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夏雨汪长根
关键词:山莨菪碱樟柳碱莨菪类药物药物实验戒断症状红细胞变形性
蒺藜有效成分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被引量:13
1996年
本文对蒺藜有效成分之一的JL-1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中,JL-1对由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由KCl引起的离体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收缩和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兔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显著降低正常大鼠和高血压大鼠TXB_2含量,对6-Keto-PGF_(Ia)无影响。临床研究中,JL-1对心脑血管病患者综合征疗效与Aspirin相似,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显著降低甘油三脂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优于Aspirin。未发现因用药而引起的化验变化和严重副反应,
汪长根夏雨蒋山好朱大元顾仁樾周端孙卫华
关键词:蒺藜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学
金耳化痰止咳降血糖的药理试验被引量:21
1998年
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酚红法研究了金耳子实体浸液的镇咳祛痰作用,发现125mg/20g·d剂量,PO给药10d,可延长小鼠咳嗽发生的潜伏期,促进呼吸道分泌作用,增加酚红排出量,对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螺旋条收缩具有松弛抬抗作用。采用四氧嘧啶致SD大鼠高血糖模型观察了金耳子实体浸液对其影响,结果按5g/kg生药等量的剂量一次性给药,在0~120min内大鼠的基础血糖没有升高,略有下降,继续按体重5g/kg·d、6g/kg·d二种剂量PO给药21d,发现可降低高血糖大鼠血清葡萄糖和胆固醇水平,组间差异显著。综合结果可以提示,预防性服用金耳子实体浸液有助于实验动物的镇咳祛痰,使致痉的气管松弛。连续服用对四氧嘧啶所致SD大鼠高血糖模型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翟伟菁张学锋唐绍祥何寻阳庄才浩吴制生汪长根夏雨唐建荣
关键词:镇咳祛痰降血糖药理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