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娜
-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对1例肾MPC进行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7岁。因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2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CT示肾盂肿物。巨检:肾盂及肾实质内见一灰白色不规则结节状肿瘤,2.5 cm×2 cm大小,切面灰白色、质软。镜检:肿瘤实体细胞排列成簇状、索条状或假腺样漂浮在干净的类似淋巴管的空腔中,管腔壁无内皮细胞被覆,乃属于收缩的纤维间质空隙。肿瘤细胞呈多角形、立方形、长柱状,部分细胞表面可见纤毛;胞质嗜酸性、丰富,部分胞质内见空泡形成,胞核呈圆形、椭圆形,中等异型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不多见。在肾门淋巴结内及肾周脂肪囊内均发现转移灶。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7、CK20和CEA弥漫(+),EMA部分(+),c-erbB2弱(+),Ki-67阳性率为30%;CD10、vimentin和p53(-)。术后4个月死亡。结论肾微乳头型尿路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且预后较差的尿路上皮癌,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 刘红云黄维清卫红军张芳姜维娜陈桦
- 关键词:临床病理
- 一种组织切片包裹装置及包裹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织切片包裹装置及包裹识别方法,属于组织切片包覆技术领域,该组织切片包裹装置包括包裹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壳体包括反转盖和存储端,所述存储端内部设置有摆放台,所述摆放台上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多...
- 张萌萌韩增磊杨彦华姜维娜
- RNA测序分析OCT4诱导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的作用机制
- 2022年
- 目的检测转导Octamer转录因子4(OCT4)的人毛囊间充质干细胞(hHFMSC)衍生的贴壁和悬浮亚群转录组去分化差异,探讨OCT4诱导hHFMSC去分化的作用机制以及去分化程度对细胞形态及黏附性的影响。方法收集hHFMSC、贴壁亚群和悬浮亚群3组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基因的组织特异性生物功能,并检测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OCT4转导后hHFMSC中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毛囊、表皮及皮肤附属器发育的生物过程,且毛囊发育、皮肤分化相关基因(MYSM1、KRT15及RBPJ等)显著下调;与贴壁亚群相比,悬浮亚群中MYSM1及FZD6等毛囊发育基因进一步下调。结论过表达OCT4可能通过调控毛囊、表皮及皮肤附属器发育基因的表达诱导hHFMSC去分化,且细胞形态及黏附性可能与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谱有关。
- 阮迎春彭森孙鹏鹏姜维娜刘志晶陈桦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毛囊
- 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该药物组合物由活性成分和辅料制备而成,所述的活性成分包括去氢厄弗酚。去氢厄弗酚通过刺激P物质和胃动素的释放,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为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一种...
- 王莉莉董全江周建华于新娟姜维娜
- 文献传递
- 腮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腮腺嗜酸细胞型黏液表皮样癌(OME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对OMEC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腮腺OMEC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主要由嗜酸性细胞及少许含黏液细胞构成,肿瘤排列成腺样、筛状及实性巢状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CK7、CK14、EMA、p63及MUC5AC均呈阳性,而CK20、S-100、SMA及Vimentin均呈阴性。结论OMEC非常罕见,结合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 张萌萌姜维娜贾冬梅刘红云陈桦阎潇
- 关键词:嗜酸细胞腮腺涎腺
- 结肠癌组织中OTU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OTUB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OTUB1在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TUB1 mR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高3.5倍,癌组织中OTUB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呈现癌旁组织、腺瘤、结肠癌逐渐递增的趋势(P<0.05)。OTUB1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OTUB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姜维娜黄维清刘鑫刘红云孔庆暖韩增磊陈桦
- 关键词:结肠肿瘤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