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慧梅
-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转铁蛋白在脑出血发病后24h内迅速升高(P<0.05),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后缓慢下降,发病第7天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2d内无显著变化,然后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水平(P<0.05),随后在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在第21天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第3天)呈正相关(r=0.654、0.514,均P<0.01),但与24h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和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过量铁离子的清除有着密切的联系.
- 魏瑞理金露孔慧梅邹明林燕陈卫东王小同
- 关键词:脑出血转铁蛋白铁蛋白铁离子
- 托吡酯对惊厥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戊四氮所致的大鼠惊厥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托吡酯对惊厥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n=30)、...
- 孔慧梅陈红芳
- 文献传递
- 左心房内径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 2005年
- 目的:探讨青年人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青年的左心房内径。结果:青年脑梗死组与正常青年组比较,脑梗死组左心房内径增加,与正常青年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推测左心房内径扩大可能为青年脑梗死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 孔慧梅王小同王洁胡蓓蕾胡雪珍潘利伟林巍
- 关键词:左心房内径脑梗死患者超声心动图内径变化青年人
- G-CSF对脑出血大鼠模型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大鼠模型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炎症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G-CSF抗炎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G-CSF治疗组,每组各18只大鼠。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术后2h和12h,G-CSF治疗组分别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0μg/kg)皮下注射;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24h、7d、14d每组分别取6只大鼠,处死取脑,免疫组化染色计数TNF-α、IL-1β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NF-κB/IκBα蛋白含量。结果脑出血灶周组织中的IL-1β阳性细胞和TNF-α阳性细胞在出血24h后最多,7d、14d较前下降。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IL-1β和TNF-α阳性细胞数在24h和7d时下降明显,差异显著性(P<0.01),而14d下降不明显;G-CSF组与对照组相比,24h时NF-κB表达减少而IκB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通过NF-κB途径,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中TNF-α、IL-1β的生成,发挥抗炎症作用从而在脑出血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孔慧梅罗建勤邹明
- 关键词:脑出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
- 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女,54岁。因“突发右上肢麻木、无力3d”于2012年2月10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肾炎、高血压病史9年,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于3d前吃晚饭时突发右上肢麻木、无力,右手精细动作不灵敏,持筷不稳,行走可,无头痛、抽搐,发病2d后来我院门诊,头颅CT检查示左侧顶叶低密度灶,脑梗死可能。入院查体:体温37.6℃,脉搏76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50/92mmHg。神志清,计算力正常,轻度贫血貌,颈软,无中枢性面、舌瘫,右上肢轻瘫,右上肢痛觉减退,右侧巴宾斯基征可疑阳性,其余体检无异常。入院诊断:脑梗死?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入院后查血红蛋白93g/L,肌酐318μmol/L,尿素氮17.41mmol/L;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血管炎相关抗体系列、自身抗体谱、运动后测血乳酸均正常。脑脊液压力200mmH2O,潘氏试验+,蛋白0.45g/L,有核细胞17&#215;106/L,中性粒细胞70%,单个核细胞30%;头颅MRI检查示左侧顶枕叶T1低信号、T2和Flair高信号、DWI等信号,左侧顶叶脑梗死?线粒体脑病?(见图1);B超检查示双肾弥漫性病变;脑电图轻度异常;结合头颅MRI检查、脑脊液及乳酸测定,排除脑梗死、线粒体脑病,考虑可能为“病毒性脑炎合并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予抗病毒、抗感染、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降血压、保护肾功能等治疗,右上肢麻木无力较快恢复,复查肌酐273μmol/L,脑电图正常,12d后症状完全消失并出院,1个月后复查头颅MRI原病灶完全消失。
- 陈红芳傅亚明孔慧梅王建伟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头颅MRI检查脑脊液压力线粒体脑病上肢麻木
- 降压药治疗后QT离散度与正常人群的对比分析
- 2004年
- 胡雪珍孔慧梅池琼
- 关键词:降压药QT离散度无器质性心脏病
- 托吡酯对惊厥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戊四氮所致的大鼠惊厥模型行为学的影响,并探讨托吡酯对惊厥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20只,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A组,n=30)、...
- 孔慧梅陈红芳
- 文献传递
-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5例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同时选用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均进行认知功能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数字广度和100→1的分数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 林燕王小同孔慧梅董其谦胡蓓蕾
- 关键词:脑梗死通心络胶囊
- 早期到院的急性脑梗死未溶栓原因分析
- 2014年
- 目的研究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对院内发生的或6小时内到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的原因统计,并对原因进行对策分析。结果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42例接受溶栓治疗,占24.41%。溶栓患者平均到院时间(4.00±1.61)小时。发病6小时内就诊的132例脑梗死患者未接受溶栓治疗,其原因有醒后卒中,完成评估后超过时间窗,患方拒绝或犹豫,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年龄不符等。结论加强对醒后卒中的研究,加强公众对脑卒中的了解,优化院内卒中流程,更新我国溶栓指南等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溶栓治疗比例。
- 王建伟傅亚明孔慧梅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
- 苔藓植物作为植物外植体消毒剂的用途、及该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苔藓植物用作植物外植体消毒剂的用途,及该消毒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该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苔藓植物提取液,还包括渗透剂、稳定剂和助溶剂。本发明首次将苔藓植物用于植物外植体的消毒,可以大大降低组培的污染率...
- 孙晶胡蓓蕾邹明邬伟孔慧梅刘佳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