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明 作品数:36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生殖静脉导引的精准膜解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35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生殖静脉导引的膜解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5例肾癌患者,年龄43~81岁,平均(57.9±9.6)岁;肿瘤直径3.6~10.6 cm,平均(6.5±1.8)cm;左肾肿瘤19例,右肾肿瘤16例;术前临床分期cT_(1a)N_(0)M_(0)1例,cT_(1b)N_(0)M_(0)13例,cT_(2a)N_(0)M_(0)10例,cT_(2b)N_(0)M_(0)9例,cT_(3a)N_(0)M_(0)1例,cT_(3a)N_(0)M_(0)11例。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按照生殖静脉导引肾静脉的技术路线,运用膜解剖技术分离肾脏周围无血管平面,实施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1例转移性肾癌行减瘤性根治性肾切除外,其余34例均保留同侧肾上腺。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50.5±20.3)min;术中出血量30~300 ml,平均(45.5±9.2)ml,无术中、术后输血病例;术后病理类型:肾透明细胞癌2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5例,嫌色性肾细胞癌4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2例,未分类的肾细胞癌2例;病理分期:pT_(1a)N_(0)M_(0)1例,pT_(1b)N_(0)M_(0)12例,pT_(2a)N_(0)M_(0)10例,pT_(2b)N_(0)M_(0)8例,pT_(3a)N_(0)M_(0)3例,pT_(3a)N_(0)M_(1)1例;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0~2.5 d,平均(1.5±0.4)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5.0~10.0 d,平均(7.2±1.5)d;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7分,平均(3.1±1.1)分;术后1例失访,1例转移性肾癌行减瘤性肾切除术后靶向药物治疗无效死亡,其余3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暂无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发生。结论按照生殖静脉导引肾静脉的手术思路,运用膜解剖技术实施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所见解剖结构清晰、组织层次分明,可安全根治肿瘤,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谭伍兵 陈晓峰 张威 邓旺龙 孙建明 吴志坚 邹义华关键词:肾癌 根治性肾切除术 腹腔镜 经腹腔入路 无肝素肋弓下腹膜后腔活体供肾切取术体会 2009年 目的探讨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期间行肋弓下腹膜后腔134例无肝素切取供肾(无肝素组)及82例肝素抗凝切取供肾(肝素抗凝组)效果。结果2组均成功切取活体肾,手术时间110~200min,热缺血时间10~20s,2组移植肾后各有一例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2组供肾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肝素组出血少。结论肋弓下腹膜后腔无肝素开放切取活体供肾方法安全可靠,供肾质量好,出血少。 宋忠于 元文勇 叶启发 明英姿 成柯 陈善群 孙建明关键词:活体供者 肾移植 改良皮瓣与沟槽负压引流技术在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 探讨通过改良皮瓣及沟槽负压引流技术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阴茎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阴茎癌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共31人62侧,术中采用S形切口及精准解剖,皮瓣浅筋膜浅层得到完整保留,皮瓣用丝线固定于其下方深筋膜,平行切口切除切口两侧皮瓣边缘全层宽约5 mm,并行皮内缝合切口,术后采用沟槽负压引流方式。结果 31例患者完成62侧手术,随访时间4~51个月,淋巴漏4侧次(6.5%),切口感染2侧次(3.2%),下肢或阴囊水肿7侧次(11.3%),皮缘坏死1侧次(1.6%),未发生并发症51侧(82.3%),术后住院时间8~21 d [(12.9±2.9)d],平均留置引流管时间8~18 d [(11.2±2.6)d]。结论 改良皮瓣技术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结合沟槽负压引流对阴茎癌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邓旺龙 孙建明 邹义华 张威 邓毕华 陈晓峰关键词:阴茎肿瘤 外科皮瓣 负压引流 群体反应性抗体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关系。方法将PRA>10.0%的肾移植51例作为PRA阳性组(实验组),并以同期PRA≤10.0%的肾移植161例作为PRA阴性组(对照组),观察两组间术后DGF发生率。结果PRA阳性组除去超急性排斥反应(HAR)4例外27例术后并发DGF(57.4%),PRA阴性组除去2例HAR外有15例并发DGF(9.4%),两组DGF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RA阳性是DGF发生的重要因素。 孙建明 陈善群 许足三 李勇关键词:群体反应性抗体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肾移植 Mansonone F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Mansonone F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检测0μmol/L、2μmol/L、4μmol/L、8μmol/L Mansonone F作用于前列腺癌DU145细胞48h后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使用8μmol/L Mansonone F和激活剂IGF-1处理DU145细胞,观察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Mansonone F干预的DU145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Mansonone F明显抑制DU145细胞增殖(P<0.05);8μmol/L Mansonone F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P<0.05),降低细胞侵袭数、迁移数、Bcl-2、p-Akt蛋白水平(P<0.05),对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逆转Mansonone F表现出对DU145细胞增殖、侵袭、迁移、Bcl-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 Mansonone F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徐旭红 孙建明 张伦中 许良余 曾向阳 孙龙飞关键词:前列腺癌 增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282例 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气化电切镜的外鞘及电切袢,在增生的腺体与外科包膜间剥离,边剥离边止血,将整个增生的腺体从腺窝里剜除后切碎并吸出。结果前列腺包膜穿孔2例,膀胱前列腺连接部穿孔行腹腔引流2例;轻度尿失禁42例,一周内可恢复,压力性尿失禁4例,均在6个月内恢复,无永久性尿失禁发生;无输血、TUR综合征及再次手术病例。切除腺体组织25~125g,平均50g,大于60g者66例,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50~200ml。随访3个月~2年,Qmax均恢复正常,IPSS评分≤7分。结论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较高,但该术式出血少,切除腺体组织彻底,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尤其适用于大体积前列腺。 孙建明 孙龙飞 李勇 许足三 曾向阳 陈善群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等离子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输尿管软镜及经皮肾镜在上尿路结石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2020年 回顾性分析住院手术治疗的1176位上尿路结石患者,两组均按结石最长径分成<1.5 cm、1.5~2 cm、2~2.5 cm、2.5~3 cm、>3 cm不同大小的范围,探讨两种常用微创术式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在不同结石大小范围内各自的优势范围。结果表明,结石大小在<1.5 cm、1.5~2 cm时输尿管软镜占有优势,2~2.5 cm时两种术式疗效、并发症相当,结石大小在2.5~3 cm、>3 cm时经皮肾镜占优势,两种术式均有各自的优却点及优势范围,应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患者意愿进行合理选择,但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创伤轻微、并发症少、适应症广、住院时间短、可重复、安全有效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段利军 孙建明 曾向阳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疗效对比 CXCL12/CXCR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CXCL12/CXCR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和7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L12/CXCR4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分级及复发的关系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正常膀胱组织CXCL12及CXCR4阳性表达各1例,7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XCL12及CXCR4阳性表达各有52例及56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XCL12及CXCR4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复发密切相关(P<0.01),而未发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CXCL12与CXCR4二者之间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00)。结论 CXCL12/CXCR4的表达上调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及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曾向阳 邹小玲 黄江波 陈善群 孙建明 祖雄兵 申鹏飞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 CXCL12 CXCR4 免疫组织化学 FBXO6介导的ERO1L泛素化降解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F盒蛋白6(FBXO6)对膀胱癌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株(SV-HUC-1)和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用过表达载体阴性对照(oe-NC)、过表达FBXO6(oe-FBXO6)、过表达内质网氧化还原蛋白-1样蛋白(oe-ERO1L)及oe-FBXO6和oe-ERO1L慢病毒液(MOI=20)感染T24细胞。RT-qPCR检测细胞FBXO6和ERO1L mRNA表达;放线菌酮(CHX)蛋白合成抑制实验检测T24细胞ERO1L蛋白稳定性;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检测FBXO6对ERO1L泛素化调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BXO6和ERO1L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SV-HUC-1相比,T24细胞中FBXO6 mRNA(1.00±0.05比0.33±0.02)和蛋白表达(1.00±0.11比0.31±0.03)均降低(P均<0.05),而ERO1L mRNA(1.00±0.05比2.70±0.12)和蛋白表达(1.00±0.16比3.27±0.09)均升高(P均<0.05)。FBXO6可降低ERO1L蛋白稳定性并促进ERO1L泛素化。与空白对照和oe-NC相比,oe-FBXO6细胞中FBXO6 mRNA(1.00±0.06比3.74±0.18)和蛋白表达(1.00±0.10比2.25±0.06)均升高,ERO1L蛋白表达(0.99±0.08比0.21±0.03),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78.00±3.00)比(41.67±2.52)个]、迁移[(150.67±5.03)比(91.67±5.51)个]和侵袭细胞数[(122.00±7.00)比(74.67±5.51)个]均降低(P均<0.05);与oe-NC相比,oe-ERO1L细胞中ERO1L蛋白表达(1.01±0.06比2.58±0.02)、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78.00±3.00)比(121.67±7.64)个]、迁移[(150.67±5.03)比(230.33±12.01)个]和侵袭细胞数[(122.00±7.00)比(203.00±11.53)个]均升高(P均<0.05);与oe-FBXO6相比,oe-FBXO6+oe-ERO1L细胞中ERO1L蛋白表达(0.54±0.02比1.02±0.06),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41.67±2.52)比(62.00±3.61)个]、迁移[(91.67±5.51)比(131.67±6.03)个]和侵袭细胞数[(74.67±5.51)比(102.67±7.51)个]均升高(P均<0.05)。结论FBXO6通过介导ERO1L泛素化降解抑制 邓凌钢 孙建明 陈晓峰关键词:膀胱癌 大蒜素通过抑制OPN表达和NFκB通路活化对大鼠肾结石形成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大蒜素可改善草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以肾结石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大蒜素对肾结石大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1%乙二醇+2%氯化铵混合液灌胃造模(空白组除外),分别灌胃大蒜素7.5 mg·kg^(-1)(低剂量大蒜素组)、15 mg·kg^(-1)(高剂量大蒜素组)、胃枸橼酸氢钾钠颗粒0.6 g·kg^(-1)(阳性对照组),其余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空白组),检测各组大鼠与肾结石疾病相关的指标。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指数、肌酐(creatinine,Cr)、血清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水平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及24 h尿量、尿液中草酸、钙和磷含量显著升高(P<0.05),草酸钙结晶评分显著升高(P<0.05),镁含量显著降低(P<0.05),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显著升高(P<0.05),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通路活化;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大蒜素组、高剂量大蒜素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肾指数、Cr、BUN水平和AST、ALT活性、24 h尿量、尿液中草酸、钙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草酸钙结晶评分显著降低(P<0.05),镁含量显著升高(P<0.05),OPN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通路被抑制。结果表明,大蒜素通过改善大鼠肾功能指标、抑制骨桥蛋白表达和NF‑κB通路活化进而抑制肾结石形成。 徐旭红 孙建明 张伦中 许良余 曾向阳 孙龙飞 陈晓峰关键词:大蒜素 肾结石 骨桥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