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涛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3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角膜
  • 4篇准分子
  • 4篇准分子激光
  • 4篇激光
  • 4篇分子
  • 3篇原位
  • 3篇术后
  • 3篇磨镶术
  • 2篇原位角膜磨镶...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准分子激光原...
  • 2篇激光原位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篇激光原位角膜...
  • 2篇角膜磨镶术
  • 2篇非球面
  • 2篇非球面切削
  • 2篇分子激光原位...
  • 2篇Q值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7篇孙涛
  • 4篇植玉婷
  • 3篇班梅
  • 2篇高松
  • 2篇胡碧兰
  • 2篇王玲
  • 2篇林旭初
  • 1篇许金美
  • 1篇黄勇志
  • 1篇颜鲁宁
  • 1篇陈宝玉
  • 1篇谢琦
  • 1篇许祯
  • 1篇王红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LASIK术后14个月角膜瓣丢失1例
2011年
患者男性,20岁。因左眼打球时刮伤后疼痛伴视力下降6 h于2009年12月7日入院。入院时查:Vos:0.05,眼睑痉挛,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中央8 mm直径圆形区域角膜基质床暴露,较周边角膜下陷,边界清楚,荧光素染色(+)(图1)。前房轴深正常,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
植玉婷孙涛黄勇志
关键词:LASIK术后角膜瓣球结膜充血视力下降眼睑痉挛角膜中央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2000年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 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 L 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 (平均 -11.2± 1.86 D) 195只 ,术后第 1,6 ,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第 1,6 ,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 0 .5和 1.0者分别为 84.1% ,79.0 % ,74.9%和 6 1.0 % ,5 7.9% ,5 5 .9% ;术后第 1,6 ,12个月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 0 .5 0 D和± 1.0 D者分别是 6 8.7% ,6 3.1% ,6 1.5 %和 79.0 % ,75 .9%和 74.9%。结论 :L ASIK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 。
孙涛王玲班梅张应进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高度近视LASIK
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4例的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行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体位护理以及正确用药、出院后按时复诊的必要性的指导。结果4例治愈,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疼痛明显减轻,视力提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很好的术中配合、术后精心护理尤其是体位护理、按医嘱及时准确的用药、详细有效的出院用药指导是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许金美林旭初孙涛颜鲁宁陈宝玉
关键词:角膜移植
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20例观察
2004年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本组 2 0例难治性青光眼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例 ,先天性青光眼 4例 ,外伤性青光眼 2例 ,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 10例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 ,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 6个月测量眼压 :15 .88~ 3 5 .76mmHg( 1mmHg =0 .13 3 3kPa) ,平均眼压为 ( 15 .77± 6.0 0 )mmHg。 17只眼术后眼压降至 2 1.0 0mmHg以下 ,仅 3只眼压高于 2 1.0 0mmHg。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 结论 胶原膜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
孙涛许祯谢琦王玲林旭初王红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胶原膜难治性青光眼
Q值引导与标准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的远期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Q值引导和标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ieusis,LASIK)术后角膜Q值的远期变化趋势,探讨Q值引导LASIK术对维持角膜非球面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低中度近视患者80例80只眼,分为Q值引导准分子激光手术(Q-value-guided excimer laser surgery,Q-LASIK)组和标准准分子激光手术(Standard excimer laser surgery,S-LASIK)组,每组患者40例40只眼。所有病例跟踪随访3年和3年以上,观察术后角膜Q值的变化趋势。结果术后1、3、6、12、24和3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角膜Q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Q值变化明显,两组患者术后的Q值均向负值方向变化;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角膜Q值均基本稳定。结论 Q-LASIK组与S-LASIK组比较,能更好地维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疗效稳定。
植玉婷孙涛胡碧兰班梅廖建叶高松
关键词:非球面切削Q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Q值引导与标准化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远期对照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Q值引导和标准LASIK术后角膜Q值、视力和自觉症状的差异,来探讨Q值引导LASIK对维持角膜非球面状态及改善视觉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做Q值引导准分子激光手术(Q-LASIK)和标准准分子激光手术(S-LASIK)的近视患者各40例(40只眼),于术后1、3、6、12、24、36个月复查裸眼视力、角膜Q值、夜间眩光、夜视力满意度。结果术后1、3、6、12、24、36个月时,两组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P>0.05);夜视力满意度随时间递增,视觉质量主诉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术后1、3、6个月时,夜视力满意度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3、6个月时,视觉主诉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之后,夜视力满意度和视觉主诉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6个月内Q值变化明显,有显著差异,两组的Q值均向负值方向变化。6个月之后,两组角膜Q值均基本稳定。结论 Q-LASIK组较S-LASIK组能更好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和维持角膜的非球面特性,效果稳定。
植玉婷孙涛胡碧兰班梅廖建叶高松
关键词:非球面切削Q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视觉质量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眼球跟踪测试方法的改进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更经济方便的Allegretto Wave Eye-Q准分子激光治疗仪眼球跟踪测试方法。方法:在原测试片上覆盖一层厚度适中的透明薄膜再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判断清晰,试纸可以重复使用。结论:改良后测试操作简单,节约眼球跟踪测试片,提高了测试的效率,降低了成本。
孙涛植玉婷
关键词:PET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