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勇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CTU-1抗菌内衣抑菌效果的实验观察
- 2001年
- 目的 用CTU 1抗菌整理剂处理后的纯棉内衣 ,对其抑菌效果和耐洗性能进行了检测。方法 用Quinn法和印压法。结果 CTU 1抗菌内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较好 ,洗涤 6 0次后仍可抑菌 98.3% ,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菌效果分别可抑菌91 .2 %和 89.3%。结论 CTU 1抗菌内衣具有良好抑菌效果 ,洗涤多次后抑菌效果有所降低。
- 宋建勇凌宗权
- 关键词:抑菌试验抗菌纺织品
- SD抗菌手帕和毛巾的抗菌效果
- 1992年
- 抗菌纺织品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但抗菌手帕和抗菌毛巾尚未见文献报道。人每天都用手帕和毛巾擦拭和清洗皮肤,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可达3.8×10~7个/cm^2。故手帕和毛巾常被严重污染,在旅社、浴室、理发室和托儿所等公共场所常成为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现用消毒方法的杀菌作用大多是短暂的,而细菌污染是连续不断的。消毒必须反复进行,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有时是不可能的。故研究抗菌手帕和毛巾,使其本身具有抗菌作用,对卫生保健和预防交叉感染有重要意义。我们研制了一种SD 抗菌手帕和毛巾,经多次洗涤后仍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现报道如下。
- 涂瀛邓洪光宋建勇余先伟项德发
- 关键词:手帕抗菌
-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灭活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筛选亚甲蓝 (MB)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最佳灭活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及双因素作用灭活细菌效果测定。筛选亚甲蓝光化学效应灭活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最佳条件及影响因素 ,观察其灭活效果。结果 正交实验显示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细菌灭活作用受 MB含量、卤钨灯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筛选的最佳处理条件可以使大肠杆菌下降近 5个对数级。亚甲蓝与卤钨灯照射两因素的 T/ E值大于 1,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灭活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最佳条件是 15μmol/ L亚甲蓝 ,4 0 0 0 0 L ux卤钨灯照射强度 ,4 0 min作用时间 ,0 .35 mmol/
- 胡小兵熊鸿燕宋建勇王思雄
- 关键词:亚甲蓝大肠杆菌
- SD抗菌布对大肠杆菌噬菌体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灭活效果被引量:3
- 1995年
- 以未洗涤的SD抗菌布(主要成分为洗必泰)作用5分钟,可将大肠杆菌噬菌体全部灭活。洗涤80次者,作用30分钟的灭活率仍达88.05%。其对HBsAg的破坏作用甚小,无实用意义。
- 涂瀛熊鸿燕宋建勇邓洪光
- 关键词:病毒灭活洗必泰大肠杆菌噬菌体
- SD抗菌布的抗菌效果被引量:7
- 1991年
- 研制出含有洗必泰的SD抗菌布,经整理后,有良好与持久的扰菌作用。用该布制作的床单与白大衣在烧伤病房试用,抑菌率达50%以上,洗涤15次仍有显著效果。
- 涂瀛邓洪光宋建勇韦多伍淑华
- 关键词:洗必泰抗菌效果
- “速必歼”芳香杀虫灵的研制被引量:1
- 1994年
- 为了克服酒精制剂和油基型卫生杀虫剂易燃、价昂、带刺激性气味、易造成空气污染等缺点,我们研制了水基型复方杀虫剂──“速必歼”芳香杀虫灵。按DB51/78-91标准测试,以1ml/m3喷雾,对致乏库蚊KT50为0.73min,KT95为1.90min:对家蝇KT50为1.0min,KT95为3.30min,24h死亡率均达100%;对德国小蠊KT50为2.52min,KT95为11.17min,48h死亡率达100%。对苍蝇和蟑螂的杀灭效果优于日本产品“象球”。毒性试验,大鼠经口LD50为10.82g/kg,家兔皮肤、眼结膜刺激试验阴性。现场试验表明,本制剂对人皮肤、眼睑无刺激性,气味芳香,特别是对蟑螂还有诱杀驱赶作用,药效稳定性可达1年半。
- 胡元会宋建勇薛国文
- 关键词:杀虫剂药效蜚蠊目
-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及对血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特定条件下 ,亚甲蓝 (MB)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及对血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血液样本以 15 μmol L的MB在 40 0 0 0lx卤钨灯照射下 ,加入 0 .3 5mmol l的芸香苷 ,作用 10~ 40min ,观察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 ,并采用多聚赖氨酸粘附试验、ATP酶促反应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等技术观察血细胞某些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结果 处理 40min ,血液中大肠杆菌下降近 5个对数级 ,亚甲蓝与卤钨灯照射两因素的T E值大于 1,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血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 ,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下降了 11.2 3 %~ 2 5 .49% ,Na+ K+ ATP酶活性在处理的2 0~ 3 0min时增加了 7.60 %~ 2 0 .0 7%。中性粒细胞的NBT吞噬显色反应呈增高趋势 ,2 0min时阳性率增加 9.0 0 %。结论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可以有效灭活血液中的大肠杆菌。在有效灭活血液中细菌的特定条件下 ,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无显著变化 ,但红细胞粘附力升高了 11.2 3 %~ 2 5 .49%。
- 胡小兵熊鸿燕宋建勇王思雄
- 关键词:亚甲蓝大肠杆菌中性粒细胞生物学功能
- 长效抗菌毛巾及手帕的研制
- 1993年
- 本文介绍了13020割绒长效抗菌毛巾、26cm 长效抗菌手帕织坯的设计及织造工艺,简述其后整理工艺流程及抗菌整理配方。通过对产品耐洗性、抗菌性的检测表明:两产品未洗涤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100%。前者洗涤65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在97%以上,洗涤15次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100%,但继续洗涤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后者洗涤10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仍为100%,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在80%以上。文章还讨论了产品的耐洗和杀菌机理以及使用的安全性。
- 邓洪光涂瀛宋建勇余先伟项德发
- 关键词:毛巾手帕抗微生物整理
- 碘伏、戊二醛对内窥镜的消毒效果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重点比较碘伏、戊二醛对内窥镜的消毒效果。通过定量悬浮试验,有机物的影响试验和固相放射免疫分析可以看出:与戊二醛比,碘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和HBsAg的杀灭、破坏效果最佳,其最低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间分别为:20mg/L,5分钟;200mg/L,20分钟;400mg/L,10分钟。另外,它受有机物质的影响较大,有5%小牛血清存在的情况下与清洁条件下的杀灭(或破坏)效果相差1~3倍。戊二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最低有效浓度均高于碘伏的最低有效浓度,即100mg/L,20分钟;250mg/L,10分钟;3500mg/L,10分钟,特别是对HBsAg的破坏需要10000mg/L,10分钟,并对消毒剂量和有机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正确使用上述消毒剂消毒内窥镜提供了可靠的最低的临界杀菌浓度和作用时间。
- 宋建勇涂瀛
- 关键词:内窥镜碘伏戊二醛
- 血液中细菌灭活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筛选一种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细菌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定量杀菌试验观察杀菌效果。结果在筛选试验的最大作用剂量下 ,活性炭碘法、 8-甲氧补骨脂素 (8-MOP)光化学效应法、短波紫外线 (UVC)法和亚甲蓝 (MB)光敏效应法作用 40min ,可以使血液中的大肠杆菌分别下降 0 80 0、 1 92 0、 2 772和 2 5 5 2log ,同时血浆游离Hb分别增加 679 16、 16 0 6、 10 7 70和 1 68mg/L ;PT分别延长 6 40、 4 60、 5 10和 0 80s。结论 按照既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的细菌 ,又能保持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则 。
- 胡小兵熊鸿燕宋建勇王思雄
- 关键词:亚甲蓝8-甲氧补骨脂素短波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