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进
-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哈尔滨市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
- [目的]了解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并深入研究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抽取哈尔滨市3所小学3~5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927对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完成以下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父母...
- 高鹏尚进何璐娜任晓菲王忆军
- 关键词:社交焦虑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
- 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干预研究
-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应对的社交问题逐渐增多,有关社交方面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社交焦虑最常见。国内外对于社交焦虑的干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集中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上,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内外网络心...
- 陈雪李敏尚进何璐娜王忆军
- 关键词:社交焦虑网络认知亚临床状态医学生基于网络干预研究
- 文献传递
- 医学生社交焦虑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为医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治疗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将30名社交焦虑的医学生自愿分成一对一网络干预组和一对五网络干预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利用社交焦虑问卷和社交焦虑状态访谈问卷,分别对2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和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各干预组干预后较干预前社交焦虑总分均有大幅下降,一对一组分数下降更为明显(P值均<0.05)。2次追踪各干预组社交焦虑水平比干预前均有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干预后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一对一组中,追踪6个月时,1名亚临床状态者保持不变,2名社交焦虑亚临床和亚健康状态者转为正常;而一对五组中,追踪6个月时,2名亚临床状态者中1名转为正常。结论 2种网络干预方法均能降低医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且效果持久性良好,一对一网络干预疗法效果更为显著。
- 王忆军陈雪陈晓慧陈素芬何璐娜尚进任晓菲
- 关键词:因特网认知疗法医科
- 哈尔滨城乡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考试焦虑影响的研究
- 考试焦虑(Examination Anxiety)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与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国内...
- 陈雪何璐娜尚进任晓菲王忆军
- 关键词:考试焦虑不同性别父母教养方式城市中学生城乡中学生
- 文献传递
- 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干预研究
- 本研究借鉴国外网络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干预过程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对不同社交焦虑状态的医学生进行干预,利用认知行为训练的方法改变其错误认知和不合理情绪,探讨网络治疗社交焦虑的疗效以及何种网络干预形式更好,以寻求改善医...
- 陈雪李敏尚进何璐娜王忆军
- 关键词:医学生认知行为疗法焦虑状态心理干预
- 文献传递
- 大庆中小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家庭环境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了解大庆市普通中小学生抑郁障碍的发生频率及相关家庭影响因素,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利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大庆市4所中小学校、1 673名中小学生,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学生抑郁总分为9.93±5.13,男生抑郁状况均分为9.96±5.09,女生为9.88±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4,P>0.05);男女生抑郁障碍的阳性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538,P>0.05)。2)家庭环境因素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这7个因素与抑郁状况存在负相关性(P<0.01),矛盾性与抑郁状况存在正相关性(P>0.01)。3)逐步回归分析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466、-0.330、0.506、-0.223、-0.163、-0.161和-0.349。【结论】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抑郁状况的原因之一,改善家庭环境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罗凯何璐娜尚进任晓菲王忆军
- 关键词:抑郁家庭因素
- 哈尔滨市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了解3~5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并深入研究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哈尔滨市3所小学3~5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927对作为研究对象。学生完成以下问卷: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家长完成以下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本次共调查927名学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为26.3%,女生的社交焦虑检出率(13.7%)虽然高于男生(1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2)。除父母焦虑和父母偏爱被试无显著性相关外,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学生社会支持和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呈负相关(r=-0.068、-0.089、-0.196、-0.481),其余因素均与学生社交焦虑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父过度保护(FF6)、母情感温暖理解(MF1)、家长抑郁(CES-D)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258、0.137、0.050和0.040。【结论】家长对子女要求苛刻、过度保护或对子女缺乏温暖理解都会成为社交焦虑的危险因素;较高的社会支持和自我评价有助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
- 高鹏尚进何璐娜任晓菲王忆军
- 关键词:社交焦虑父母养育方式影响因素
- 母亲依恋和权威及心理控制对儿童社交焦虑影响的追踪调查
- 由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早发特征,社交焦虑障碍个体中有50%在11岁前发病,所以本研究选取的对象年龄均在易发阶段,通过2009年和2011年两次的追踪问卷调查,获取该阶段儿童社交焦虑状况以及母亲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阐述母子依恋、...
- 陈雪尚进何璐娜任晓菲王忆军
- 关键词:儿童患者社交焦虑障碍心理控制母子关系
- 文献传递
-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干预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干预效果,为今后社交焦虑干预治疗提供经验和理论基础。方法45名社交焦虑的医学生,采用自愿分组方式分成3组,即对照组、一对一网络干预组、一对五网络干预组。其中对照组未干预,一对一网络干预组和一对五网络干预组分别是采取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单人和团体治疗干预方法的实验组。于干预前后利用社交焦虑问卷和社交焦虑状态访谈问卷分别对各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和状态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一对一网络干预组、一对五网络干预组社交焦虑总分和各因子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社交焦虑总分:一对一组(15.60±7.87)分,一对五组(14.87±8.83)分,对照组(20.20±11.46)分,3组之间方差分析显示,除生理反应因子外,SPIN总分、害怕和回避因子差异均具有显著性(F=0.641,P=0.806;F=3.764,P=0.018;F=3.606,P=0.021;F=5.444,P=0.005)。参与者社交焦虑状态分析中,一对一ICBT组的2名临床状态参与者1名转为亚临床状态,1名转为正常,3名亚临床状态全部转为正常,参与人员社交焦虑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一对五ICBT组中,1名社交焦虑临床状态参与者转为亚临床状态,1名亚临床状态参与者维持原状态不变,2名亚健康状态参与者全部转为正常;对照组无变化。结论两种网络干预方法对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疗效,一对一网络干预疗法效果最为显著。
- 陈雪李敏何璐娜尚进王忆军
- 关键词:医学生社交焦虑
- 哈尔滨城乡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对考试焦虑影响的研究
- 本研究探讨哈尔滨市城乡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开展针对性考试焦虑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陈雪何璐娜尚进任晓菲王忆军
- 关键词:中学生教养方式心理健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