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彦宏
- 作品数:118 被引量:1,785H指数:2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2
- 2009年
- 为给河北省有限光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夏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郑单958’、‘农大108’、‘DH-3719’3个不同生育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玉米植株形态指标、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提早播种,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株高、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粗。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明显,播期每提前1 d,灌浆时间延长0.74 d,千粒重增加10%~14.8%,产量增加9%~13.9%。在河北省光热资源条件下,夏玉米播期不应晚于6月15日,灌浆时间应保证在50 d以上。
- 张宁杜雄江东岭崔彦宏
- 关键词:夏玉米播期生长发育
-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地膜拣拾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地膜拣拾机,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安装有两个活动轮,支撑座上端右部安装有推动装置,支撑座左端中部安装有吹风装置,支撑座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均安装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下端共同...
- 杜雄高震崔彦宏赵晓顺边大红刘广周赵红鹏封玉博
- 培养学生获取、运用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 2001年
-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技能 ,已成为当今各国教育的一大潮流。本文提出培养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如知识的搜捕术、筛选术、浓缩术和贮存术。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如创新、见识、写作及发现问题。
- 李伯航李跃生安彦军崔彦宏
- 关键词: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 小议学生论文写作方法与能力被引量:1
- 2002年
- 科技部2000年公布,1999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共发表国际论文4.6万多篇,比上年增长32%,占世界总数的3.3%,论文总数世界排行第8.国内论文去年共发表16万多篇,比上年增长13%.
- 李跃生李伯航何荣李玉茹崔彦宏
- 关键词:毕业论文不及格论文写作写作要点科技写作
- 夏玉米光热资源高效利用与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崔彦宏杜雄郑桂茹崔彦生段会军刘梦星丁民伟张建恒彭正萍孙志梅李金才孟成生王静华王月芬崔国美边大红江东岭张宁
- 该项目明确了播期、收获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光热限制条件下夏玉米以“抢时早播、延迟收获”为核心的技术途径,通过技术实施,夏玉米积温生产效率与光照生产效率均有显著提高;明确了氮素运筹、钾与微肥配...
- 关键词:
-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施肥
- 一种快速检测sh2sh2基因型甜玉米的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sh2sh2基因型甜玉米的引物及其应用,利用该引物可以快速将普通玉米自交系转育成超甜玉米自交系。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2所示...
- 段会军崔彦宏刘松涛王亚菲陶勇生
- 文献传递
- 玉米果穗吐丝小花受精结实能力的研究
- 崔彦宏张风路张桂银等
- 该项目对花丝生长发育和衰亡规律、形态解剖结构、生理活性、无机营养的变化及与受精结实能力的关系、花粉和花丝之间的同步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出:1、丝生长量呈“S”型曲线,夜间生长率大于白天;2、明确了花丝导管形成与茸...
- 关键词:
- 关键词:玉米植物生理学
- 黄淮海平原北部不同熟性夏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在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趋势下,针对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倒伏严重问题,以7个不同生育期夏玉米品种(中晚熟2个,中熟3个,中早熟2个)为材料,探讨不同熟性夏玉米品种灌浆期的抗倒伏能力。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北部夏玉米植株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基部第3节间长及基部节间K含量与品种熟性无关;中熟、中早熟品种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明显大于中晚熟品种;中熟、中晚熟品种基部第3节间粗、近地面两层节根数、单株总根条数、植株抗拉力、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及植株根拔力显著大于早熟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夏玉米植株抗拉力与穗高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总根数呈显著正相关;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与节间K含量呈正相关。因此,黄淮海平原北部选育机收粒夏玉米品种时,除关注灌浆、脱水速率快之外,还应兼顾株高适宜、穗位低、基部节间粗壮等抗倒性状,同时,采用适宜栽培措施,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促进节间增粗及充实、加强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研究结果为黄淮海平原北部高产、抗倒、机收粒夏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苑雅俊冯家兴杨启帆白雪PUSHPA R A J边大红崔彦宏
- 关键词:夏玉米熟性倒伏
- 高产夏玉米钙的吸收与再分配研究被引量:9
- 1994年
- 本文就高产条件下两种株型夏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钙的吸收、积累及钙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与再分配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植株相对含钙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呈现“前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植株吸收的钙主要分配到叶片和茎杆中。玉米对钙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平展型品种沈单7号分别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紧凑型品种掖单13号则分别在大喇叭口至吐丝期和乳熟末期。每形成百公斤籽粒需吸收钙0.52~0.64kg.营养体中的钙并不向籽粒进行转移,籽粒中的钙则几乎全部来自于籽粒发育期间土壤钙的供给。
- 崔彦宏张桂银郭景伦李伯航
- 关键词:夏玉米玉米株型钙
-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被引量:37
- 2009年
- 选用3个不同生育期的夏玉米品种,研究了不同密度处理下的库源变化,及库、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在有限的光热资源条件下的源库特征,找出产量的限制因子,为河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群体叶源量和源生产能力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吐丝30 d后高密度(9.0万株/hm2)处理的群体叶源量下降较快。增加种植密度是增源的有效措施,减缓吐丝30 d后叶源衰老速度,增加源生产能力是高密度群体获得高产的基础。随密度的增加,单株结实粒数和粒重降低,但单位面积穗数、粒数及最大潜在库容量增加,高密度(9.0万株/hm^2)条件下比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6.7%-103%,4.7%-87%,8.4%-73%,增加种植密度是获得最大潜在库容量的有效措施。提高单株结实粒数,增加粒重是高密度群体获得高产的保证。库源比随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高密度条件下,源和库均影响产量的形成,但库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子。增加种植密度、扩库强源是河北省夏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 江东岭杜雄张宁边大红崔彦宏
- 关键词:夏玉米库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