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秀云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乙二醇
  • 2篇离子
  • 2篇离子交换
  • 2篇离子交换法
  • 2篇化工原理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合成工艺
  • 2篇合成工艺优化
  • 2篇二醇
  • 2篇二乙二醇
  • 2篇1,3-丙二...
  • 2篇丙二醇
  • 1篇丁基
  • 1篇乙醚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应用型本科院...
  • 1篇原理课程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机构

  • 9篇黄山学院
  • 5篇安徽立兴化工...

作者

  • 9篇崔秀云
  • 4篇潘乐
  • 3篇佘启明

传媒

  • 2篇黄山学院学报
  • 2篇科技视界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新一代(理论...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年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为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和要求,对化工热力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具体教改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程实践能力。
佘启明崔秀云潘乐詹益民
关键词:化工热力学教学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离子交换法去除1,3-丙二醇发酵液中盐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动态脱盐实验,研究了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1,3-丙二醇发酵液的脱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001和732阳离子树脂脱盐时发酵液的最佳流速分别为40,60 m L/min,D001阳离子树脂对发酵液的处理效果较好;D315阴离子树脂和D363阴离子树脂的最佳流速均为40 m L/min。树脂再生实验发现D363阴离子树脂消耗较少的氢氧化钠溶液。
崔秀云邵千飞汪德林
关键词:离子交换1,3-丙二醇发酵液除盐
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2017年
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需要加强应用型课程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化工原理实验是化工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以黄山学院为例,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角度,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探讨。
崔秀云詹益民佘启明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研究
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产业前景。通过5种树脂(LX-18,732,SP,HD-8,XDA-1)对谷胱甘肽进行静态吸附研究,筛选出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吸附量的732阳离子树脂。确定732树脂的动态吸附工艺:吸附流速为0.5 m L/min,最佳洗脱液为氯化钠溶液,且最佳洗脱浓度为2%,洗脱流速为0.8 m L/min,在最优条件下谷胱甘肽的回收率可以达到65.08%。
崔秀云邵千飞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以黄山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目前化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如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建立线上交流平台并进行线上指导、建立常用问题库和资料库、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等。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最终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崔秀云潘乐李良清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
二乙二醇二乙醚的合成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8年
以二乙二醇单乙醚、氯乙烷和碱为基本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通过Williamson反应合成二乙二醇二乙醚。考察了碱的加入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100g二乙二醇单乙醚为基准,n(单乙醚):n(Na OH)=1:1.5,四丁基溴化铵为二乙二醇单乙醚质量的5%,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3.0h,在此条件下二乙二醇二乙醚的转化率达到最好且原料利用率最高,该工艺具有毒性小、副产少、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不苛刻、转化率高的优点。
崔秀云邵千飞汪德林田健
关键词:四丁基溴化铵
二乙二醇甲己醚的合成工艺优化
2018年
以二乙二醇单己醚、氯甲烷和碱为基本原料,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讨论了碱的加入量、催化剂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70g二乙二醇单己醚为基准,n(二乙二醇单己醚)∶n(NaOH)=1∶1.64,四丁基溴化铵为二乙二醇单己醚质量的0.88%,反应温度是108.6℃,二乙二醇甲己醚的转化率达到最好且原料利用率最高,该工艺具有毒性小、副产少、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不苛刻、转化率高的优点。
崔秀云邵千飞潘乐汪德林
关键词:响应面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菌株发酵生产1,3-丙二醇
2010年
以克雷伯杆菌AS1.1639和克雷伯杆菌ATCC15380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筛选得到具有二亲本优良性状的高产菌株。摇瓶传代培养和5L罐发酵实验证明筛选出的融合子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200L和2000L罐的放大实验结果表明,1,3-丙二醇的产量能达到80g/L,转化率达70%。
崔秀云邵千飞
关键词:3-丙二醇原生质体融合克雷伯杆菌发酵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2年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类学生在完成化工原理理论学习后的一门实践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毕业设计的基础,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新工科理念本文针对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设计题目单一、教学方式不够灵活、考评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多样性的设计题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力图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
崔秀云佘启明潘乐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