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资料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数据处理
  • 1篇动校正
  • 1篇三维地震
  • 1篇三维地震资料
  • 1篇同相轴
  • 1篇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误差分析
  • 1篇静校正
  • 1篇基准面
  • 1篇构造成图
  • 1篇差分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2篇郑鸿明
  • 2篇常玉蓉
  • 1篇姚茂敏
  • 1篇杨晓海
  • 1篇刘宜文
  • 1篇赵峰
  • 1篇蒋琳
  • 1篇彭立
  • 1篇王政

传媒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震数据处理中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04年
由于传统静校正方法具有垂直时移的特征,经过静校正处理后各地震道的反射时间由浅至深产生了一个相同的时移。尽管各反射t0时间在静校正处理后发生了变化,但在静校正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这就使得动校正速度(通常称之为叠加速度)发生了变化。动校正速度的变化量往往取决于静校正对反射t0时间的改变,而反射t0间的改变又往往与静校正基准面和地震数据处理基准面的选取有关。在表层结构相对简单地区,所求取的动校正速度与实际观测到的地震反射波视速度比较接近,但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经过基准面静校正后,特别是经过区域静校正后,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其动校正速度用于构造解释和地质解释会产生很大误差。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定量分析了静校正对速度场的影响,为以后基准面的确定、基准面静校正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峰郑鸿明杨晓海常玉蓉
关键词:基准面静校正动校正同相轴地震资料
影响构造形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以准噶尔盆地泉1井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被引量:9
2012年
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往往由于处理中时深转换速度难以准确获得等原因而导致构造形态畸变,圈闭难以落实。结合理论模型,从影响构造成图精度的基准面静校正和时深转换速度入手,详细剖析了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带来的误差,分析了静校正后的地震波场并不等效于在给定基准面上激发的地震波场以及造成时距关系产生畸变而影响地震速度精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构造带来的地震速度偏差导致构造形态畸变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郑鸿明刘宜文蒋琳彭立王政姚茂敏常玉蓉
关键词:构造成图误差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