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文全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溃疡
  • 3篇病变
  • 2篇胰腺
  • 2篇诊治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球
  • 2篇十二指肠球部
  • 2篇食管
  • 2篇球部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肠炎
  • 2篇免疫
  • 2篇粪便
  • 2篇粪便钙卫蛋白
  • 2篇钙卫蛋白
  • 2篇肠道
  • 1篇丹参川芎嗪
  • 1篇丹参川芎嗪治...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A

机构

  • 11篇深圳市南山区...
  • 9篇广东医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康文全
  • 5篇付剑云
  • 4篇张厚德
  • 4篇吴炎
  • 3篇汪之沫
  • 3篇张金梅
  • 3篇杨荣萍
  • 2篇林木贤
  • 2篇赵娅敏
  • 2篇王磊
  • 2篇高燕
  • 2篇潘红艳
  • 2篇丁巍
  • 2篇郭梅梅
  • 1篇付晓红
  • 1篇郭梅梅
  • 1篇廖旭
  • 1篇侯晓华
  • 1篇靳广毅
  • 1篇钱伟

传媒

  • 4篇医学综述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肠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ENS神经元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解剖分离大鼠小肠,显微剥离小肠肌层,消化后,种植于培养板,用无血清培养基换液培养,观察神经元生长情况并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成功分离ENS神经元,神经元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呈典型神经元形态,经免疫荧光鉴定证实绝大部分细胞是神经元。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ENS神经元原代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为深入研究ENS神经元奠定了基础。
汪之沫康文全钱伟
关键词:肠神经系统肌间神经丛神经元原代培养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EoE)是一种以食管黏膜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食管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很可能与食物和空气过敏原有关。成年患者以吞咽困难和食物梗阻为典型表现,儿童患者则症状模糊,可表现为喂养困难和发育迟缓。EoE无特征性表现,诊断必须建立在临床和组织学基础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膳食调整、药物治疗(针对过敏反应性疾病和抑酸)和内镜扩张治疗等。
康文全付剑云吴炎
关键词:变应性吞咽困难
FBXO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FBXO5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配对的结直肠癌临床标本中的FBXO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40例石蜡包埋的结直肠癌标本,统计学分析FBXO5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相应配对的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标本中FBXO5 mRNA和蛋白明显上调。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FBXO5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临床分期(P=0. 004),T分期(P=0. 009),M分期(P=0. 003)。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FBXO5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因素(P=0. 045,HR 1. 53,95%CI 1. 01~2. 31)。结论 FBXO5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升高预示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FBXO5可以成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周启明赵艳赵艳段江曼付晓红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罂粟碱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肠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罂粟碱联合丹参川芎嗪在缺血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缺血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罂粟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和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3.46±1.21)、(3.87±1.34)d,均短于对照组的(4.31±1.67)、(4.76±1.48)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结论罂粟碱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肠炎较单用丹参川芎嗪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尹小菲康文全
关键词:缺血性肠炎罂粟碱丹参川芎嗪
转铁蛋白受体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多阶段胃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fR1在3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萎缩性胃炎、30例肠化生、26例非典型增生及64例胃癌中表达的变化情况,并分析TfR1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TfR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主要表达于胃癌细胞的胞膜,胞膜邻近的胞浆也有表达。在非癌组织(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非典型增生)中TfR1表达的阳性率低于胃癌组(P<0.05)。TfR1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TfR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胃癌的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TfR1可作为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尹小菲冯艳艳康文全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化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是一种罕见的蛋白丢失性肠病,小肠淋巴管和(或)乳糜管扩张、破裂,淋巴液漏出,特征性表现为低蛋白血症、低γ球蛋白血症、低脂血症、水肿/淋巴水肿、浆膜腔积液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病因不明。内镜发现小肠淋巴管扩张并见相应组织学改变可确诊。淋巴管造影现已不作为诊断IL的常规方法。99Tcm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核素显像和粪便α1抗胰蛋白酶测定可证实肠道丢失蛋白。低脂、富含中链三酰甘油饮食是目前最主要、基础的治疗方法。
康文全付剑云吴炎
关键词: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蛋白丢失性肠病
血清反应因子-早期即刻基因在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反应因子(serum response factor,SRF)-早期即刻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IEG)在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成不给予束缚对照组、束缚模型组1和束缚模型组2(无结肠直肠扩张),每组6只。用束缚前后结直肠扩张引起的腹壁回撤反射评分(AWR评分)3分时最小扩张球囊压力(即痛阈)来评价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RF和IEG(c-fos和Arc)及SRF-IEG下游的突触变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1束缚后痛阈显著低于束缚前和对照组(P<0.05)。(2)模型组1和模型组2的SRF、c-fos和Arc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而2个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个模型组的突触素、PSD-95、NMDA-R1、p-Ca MKⅡ4个因子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而2个模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F-IEG通路在慢性束缚应激所致大鼠内脏高敏感形成中发挥一定作用。
汪之沫侯晓华康文全
关键词:束缚应激内脏高敏感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表型特征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Hp的表型特征及其亚型,并评价Hp表型分型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3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研究组)及1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空泡细胞毒素A(VacA)抗体和尿素酶(UreA、UreB)抗体及其亚型。结果研究组患者中,中间型Hp感染率为2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9%,P〈0.05。VacA抗体和cagA抗体均可单独表达。Hp表型表达与Hp各亚型表达之间,CagA和VacA抗体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素酶抗体在研究组患者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Ⅰ型Hp中尿素酶30ku亚基在研究组患者中的表达率(45.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3.3%),P〈b.05。结论cagA的表达不依赖于VaeA的表达。Hp多种亚型如128kuCagA、116kuCagA、95kuVacA、91kuVacA、30kuUreA同时表达在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起综合作用。Ⅰ型Hp且同时表达30kuUreA的菌株可能有更强的毒力且更易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吴炎林木贤赵娅敏康文全高燕张厚德
关键词:螺杆菌免疫印迹法表型空泡毒素
硫利达嗪联合氯雷他定抑制胃肠道肿瘤作用的研究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系统药物对胃肠道肿瘤的作用。方法选取硫利达嗪、氯雷他定、东莨菪碱、多巴胺、乙酰胆碱、舒乐安定6种经典的神经系统药物,利用CCK-8法,从0.01、0.1、1、10、100μmol/L不同浓度梯度分别检测其对胃肠道肿瘤体外的活性。并以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为模型,研究神经系统药物在体外对免疫细胞的安全性。结果6种经典的神经系统药物中,100μmol/L东莨菪碱、100μmol/L氯雷他定和10μmol/L硫利达嗪对人结肠癌和人胃癌细胞产生毒性(均P<0.05),并且以硫利达嗪和氯雷他定的组合最为有效。6种神经系统药物仅对肿瘤细胞起到杀伤的作用,而对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无毒性。10μmol/L硫利达嗪联合25μmol/L氯雷他定体外抑制鼠源结肠癌细胞和鼠源胃癌细胞。结论硫利达嗪联合氯雷他定在体外可以有效地提高抗胃肠道肿瘤作用,为进一步联合治疗提供新策略。
张金梅康文全靳广毅陈婷婷
关键词:硫利达嗪氯雷他定神经系统药物胃肠道肿瘤
克罗恩病病变部位对粪便钙卫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克罗恩病(CD)对粪便钙卫蛋白(FC)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40例CD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抽血及留取粪便标本检测FC水平。参照简化CD内镜评分(SES-CD)对5个肠段(回肠末端、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进行内镜评分,各节段中评分最高者为该患者的最高内镜评分(M-SESCD),依据M-SESCD分为无黏膜病变组、黏膜炎症组(轻、中、重度)。结果 40例CD患者共完成62次结肠镜检查、抽血及FC检测。黏膜炎症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3.4(0.5,21.9)mg/L显著高于无黏膜病变组患者0.5(0.5,1.8)mg/L,FC水平618(354,1636)mg/kg显著高于无黏膜病变组患者65(32,110)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水平随黏膜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亚组分析显示,中度黏膜病变患者中,回肠型FC水平显著低于(回)结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C水平与CD内镜病变明显相关,并且可能受病变部位影响。
杨荣萍张金梅王磊康文全郭梅梅
关键词:黏膜炎克罗恩病粪便钙卫蛋白病变部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