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功能插座
- 一种多功能插座,包括壳体、连接到壳体内部的电源线,电源线外端连接插头,壳体上设有一组槽体,槽体放置单独结构的插座,其中槽体设有转轴,转轴上缠绕有与插座连接的电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每个插座为单独结构,...
- 陈红燕张伟吴益芬吴姝靓
- 文献传递
-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1~12月本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号分为对照组53例,研究组53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肌酶水平、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以及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心肌酶水平以及肌钙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肌酶水平以及肌钙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梗死后心绞痛及大出血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改善患者微循环及心肌缺血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陈锋陈园园张伟
-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临床疗效
-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IL-6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IL-6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Ⅰ型胶原、IL-6水平,探讨血清中Ⅰ型胶原、IL-6水平与房颤患者心脏功能状态,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Ⅰ型胶原、IL-6水平与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房颤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素。结果根据Ⅰ型胶原、IL-6中位数水平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高水平的Ⅰ型胶原和IL-6水平的患者LVEF水平低于对应低水平的患者,而LVEDP、RVEDP、mPAP水平均高于对应低水平组的患者(P<0.05);Ⅰ型胶原、IL-6均与RVEDP、mPAP、LVEDP、BNP水平、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心功能Ⅳ、Ⅰ型胶原、IL-6是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房颤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IL-6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 郑晚来樊梁军张伟
- 关键词:心房颤动白细胞介素-6心功能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STEMI急诊PCI患者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对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8例STEMI急诊PCI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74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2 h及术后24h、7 d、1个月、3个月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术前显著下降(t=14.343、21.744、25.414、23.174、22.116、P<0.05),B组术后2 h及术后24 h、7 d、1个月、3个月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术前显著下降(t=19.938、27.009、27.495、25.084、25.072,P<0.05)。但B组术后2 h、24 h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A组(t=5.650、6.668,P<0.05),两组术后7 d、1个月、3个月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2、0.332、1.065,P>0.05)。两组3个月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9,P>0.05),A组3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4.105、4.743,P<0.05)。两组主要出血率、次要出血率、轻微出血率、致命性出血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06、0.000、0.150、1.006,P>0.05),3个月内A组总体出血率低于B组(t=0.880,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3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发生率,但增加3个月内的总体出血率。
- 罗伟俊陈东海吴仙军张伟周云芳
- 关键词:氯吡格雷STEMIPCI
-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本科实习生导师责任制运行机理研究
- 2024年
- 在高校教育中为进一步推动本科生教育工作质量的开展,同时提高本科生的质量,加强本科生的专业性,设置了实习生导师工作机制。本科生在导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更好的开展实习工作,展现出自己丰厚其专业的知识。但是在以往的本科实习生导师工作机制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更多是专业上的指导,并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入手做好相关的探索。因此,本文将立足本科实习生导师责任运行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本科实习生导师责任制运行机理展开分析与研究。
- 张伟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实习生导师责任制
- 胺碘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12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系统综合治疗,观察组用系统综合+胺碘酮+心理干预治疗;记录2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胺碘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系统综合+胺碘酮+心理干预)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系统综合)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型心律失常老年患者选择系统综合+胺碘酮+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老年快速型心律失常者。
- 叶玲燕李俊项慧芬张伟
- 关键词:胺碘酮心理干预
-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脉介入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冠状动脉介入围术期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调查2015年5-8月浙江省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择期行PCI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和未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张伟傅国胜梅益斌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心肌保护冠脉介入治疗
- 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模式提高民众心肺复苏效果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培训模式在提高民众心肺复苏的培训效果。方法:抽取丽水市莲都区的紫金社区民众共100名,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理论授课和现场演示),试验组采用AHA急救培训模式(视频教学+情景模拟),通过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方法对社区民众进行培训后的效果评价。结果:在培训结束时、培训后6个月,试验组社区民众的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68、10.587,P<0.001);且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76、11.292,P<0.001)。结论:AHA急救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社区民众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水平,值得推广。
- 方国美吴益芬张伟
- 关键词:民众心肺复苏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AngⅡ、IL-6和hs-CRP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连续使用14天。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AngⅡ、IL-6、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Ⅱ、IL-6、hs-CRP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较为确切,可显著降低AngⅡ、IL-6、hs-CRP水平。
- 张伟季乃军梅益斌胡昌盛
-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超敏C反应蛋白
- ID-UPLC-MS/MS检测大鼠尿液DNA氧化标志物8-oxodGuo方法的建立
- 2022年
-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用于检测大鼠尿液中DNA氧化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oxodGuo)。方法大鼠尿液经10 mmol/L的醋酸铵处理,加入同位素内标[^(15)N_(5)]8-oxodGuo,置于37℃生化培养箱孵育,离心后以5 mmol/L的醋酸铵(含0.1%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经色谱柱SB-Aq(3.0 mm×100.0 mm,1.8μm)分离,在MRM模式下监测m/z 284/168(8-oxodGuo)及m/z 289/173([^(15)N_(5)]8-oxodGuo),进行内标法定量。结果本检测方法在0.4~100 ng/m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定量下限为0.2 pg,低、中、高3个浓度(0.4、10和100 ng/mL)的回收率分别为(110.30±7.83)%,(104.37±2.22)%,(99.26±1.18)%,相对标准偏差为1.1%~7.1%。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快速、高效,可较好地应用于评价机体氧化应激所导致的DNA氧化损伤。
- 黄斌赵素玉林董莉吴琼碧吴仙军张伟叶玲燕梅益斌
- 关键词: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