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勤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鸭SP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其在鸭胚胎期骨骼肌中表达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分泌型焦磷酸蛋白1(SPP1)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分泌型酸性糖蛋白,在肌肉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SPP1基因在鸭骨骼肌中的结构和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选择胚胎期第17天(E17 d)、第21天(E21 d)、第24(E24 d)和第27天(E27 d)北京鸭和汉中麻鸭胸肌及腿肌组织作为实验材料,克隆了SPP1基因的CDS区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诱导基因表达,采用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同时采用qPCR方法分析SPP1基因在胚胎期北京鸭与汉中麻鸭胸肌和腿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结果表明:SPP1基因开放阅读框大小为915 bp,编码304个氨基酸,是有SP型信号肽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跨膜结构,有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qPCR结果表明,北京鸭骨骼肌SPP1的表达量在E27 d达到最高;而汉中麻鸭胸肌SPP1在E17 d的表达量最高,在E21 d的腿肌中表达量最高。在胚胎期北京鸭与汉中麻鸭骨骼肌的比较中,汉中麻鸭胸肌SPP1基因在E17 d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北京鸭,而在E27 d则低于北京鸭。北京鸭腿肌SPP1在E17 d和E27 d的表达量均高于汉中麻鸭,而在E21 d和E24 d则均低于汉中麻鸭。本研究揭示了鸭SPP1基因的结构及该基因在北京鸭和汉中麻鸭骨骼肌中的表达规律,为鸭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曹敞职卓蔡瑛婕李雨笑张纪桥张淑雅刘小林胡志刚张建勤
- 关键词:骨骼肌原核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
- 蛋鸡日粮添加绞股蓝粉对蛋品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京粉2号雏鸡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只。从1周龄开始,两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绞股蓝粉,对照组为空白对照,日粮不添加绞股蓝粉。饲喂至29周龄(产蛋高峰期)时进行蛋品质测定。结果显示:绞股蓝粉添加量为1.0%时,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蛋黄胆固醇浓度显著降低(P<0.05),蛋黄颜色(a)测定值极显著增加(P<0.01);绞股蓝粉添加量为0.5%时,蛋重显著增加(P<0.05);蛋黄颜色(b、L)测定值、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蛋壳厚度等指标在添加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绞股蓝粉可以显著提高鸡蛋哈氏单位、加深蛋黄颜色、降低蛋黄胆固醇浓度、增加蛋重。
- 徐凤文张杉杉黄利华张雨琛吴强柯于友高明亮张建勤
- 关键词:添加量蛋鸡蛋品质
- 不同日龄略阳乌鸡肉品质对比与最佳上市日龄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不同日龄略阳乌鸡肌肉营养成分的差异,为确定最佳上市日龄以及科学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试验以同日出雏的1200只略阳乌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重复,每个重复300只。所有鸡42日龄脱温后进行网上笼养,90日龄后为离地网上平养,各阶段的基础饲粮均使用家禽专用饲料,全程自由采食、饮水。记录每周体重,采用Gompertz模型拟合生长曲线;90、120、150日龄时,随机选取体况相近的公、母各8只,采用颈部放血法进行屠宰,采集胸肌,检测不同生长时期胸肌pH、剪切力、水分、干物质、氨基酸、脂肪、蛋白质、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略阳乌鸡在1~4周体重增长缓慢,4周后进入急速生长期,到17周后体重增长趋势逐渐减缓;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略阳乌鸡体重生长曲线,母鸡、公鸡的拟合度均>0.99,拐点体重分别为760.75和940.52 g,拐点周龄分别为8.19和8.49周。母鸡、公鸡的剪切力均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150日龄均极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1);母鸡胸肌干物质在150日龄极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1)。母鸡胸肌的呈味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丙氨酸(Ala)、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在150日龄极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1),而酪氨酸(Tyr)的含量在150日龄极显著低于90和120日龄(P<0.05);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蛋氨酸(Met)、亮氨酸(Leu)、赖氨酸(Lys)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在150日龄均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胸肌的呈味氨基酸中,谷氨酸(Glu)、丙氨酸(Ala)、苯丙氨酸(Phe)、胱氨酸(Cys)、脯氨酸(Pro)含量120日龄极显著高于90日龄(P<0.01),酪氨酸(Tyr)、胱氨酸(Cys)、脯氨酸(Pro)和苯丙氨酸(Phe)含量120日龄极显著高于150日龄(P<0.01);组氨酸(His)含量在120日龄最低。120日龄母鸡胸肌的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150日龄(P<0.01),120日龄母鸡胸肌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150日龄(P<0.05)。母鸡
- 张淑雅张纪桥蔡瑛婕曹敞张建华张建勤
- 关键词:略阳乌鸡胸肌营养成分肉品质上市日龄
- 实例分析教学法在《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被引量:11
- 2015年
- 动物育种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复杂、抽象、难理解"是学生对动物育种学课程的总体评价。加入实际育种工作中的实例以及实例分析,并以图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从横向、纵向多方位展示讲授内容,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态度。事实证明,实例教学方式在动物育种课程教学改革中值得推广应用。
- 张建勤刘小林王昕顾玉兰
- 关键词:实例教学教学改革
- 固原鸡耐寒性状微卫星标记及其相关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 本研究以固原鸡的耐寒性状为主要研究目的,以耐寒品种—藏鸡、不耐寒的海赛克斯鸡、耐热品种—文昌鸡以及固原鸡回交产生F2作为对照群,共计766个个体为试验材料,对固原鸡的耐寒性能及相关表型性状和生产性状进了对比测试,进一步利...
- 张建勤
- 文献传递
- 一种北京鸭智能化饲料精准投放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饲料投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京鸭智能化饲料精准投放装置,包括底架、料箱和投放结构,所述料箱固定在底架上,通过设置底架、料箱和投放结构,使用时人们就可以一边推着底架移动,一边通过投料结构进行精准适量的...
- 贺花刘小林刘永峰张海强张建勤黄永震
- 文献传递
- 略阳乌鸡生长规律及继代选育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为掌握略阳乌鸡生长发育特点,检验选育成效,在P1~P3代大群略阳乌鸡中分别随机选择36、95、200只,在1~10周龄,每周龄称量体重,作为小群样本。并选用Gompertz模型、Johnsonschumacher模型及三项式拟合生长曲线进行生长曲线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3个世代的生长曲线模型中,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好(P1代R^2=0.9997,P2代R^2=0.9986,P3代R^2=0.9958),最契合略阳乌鸡实际生长曲线。Gompertz模型分析表明,第三代略阳乌鸡拐点周龄较前两代有所提前(P1代7.09周,P2代8.08周,P3代7.03周),拐点体重有所提高(P1代650.41g,P2代752.28g,P3代755.63g)。试验表明,略阳乌鸡生长指标明显提升,继代选育效果良好。
- 宗航项光锋刘雅婷李鑫雅董宁谢永新张建勤
- 关键词:略阳乌鸡继代选育
- 西北地区3个鸡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4个微卫星标记对西北地区的固原鸡、固原红鸡和略阳乌鸡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地方品种固原鸡、略阳鸡和培育品种固原红鸡在4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748 7,0.709 2和0.733 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29 0,3.505 8和4.468 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16 6,0.646 6和0.570 4。表明固原鸡、略阳鸡和固原红鸡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
- 张建勤孙兆军陈宏
- 关键词:微卫星标记
- 生物酵素对略阳乌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不同剂量生物酵素对略阳乌鸡生长性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将360只1日龄略阳乌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高剂量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生物酵素。每隔一周测定平均日增重(ADG)与采食量。10周龄时每组随机挑选12只略阳乌鸡采集血清,利用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15周龄时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挑选6只母鸡,采集盲肠内容物进行肠道微生物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生物酵素显著增加了第9周、第11周略阳乌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低、高剂量组略阳乌鸡的料重比(P<0.05),从料重比来看,0.1%生物酵素适用于公鸡(P<0.05),0.05%生物酵素适用于母鸡(P<0.05);低剂量组的血清IgA、IgG、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盲肠Coprobacter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劳森菌属(Lawsonia)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生物酵素可提高略阳乌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水平,并显著改善略阳乌鸡盲肠微生物区系。
- 李雨笑李涛曹敞蔡瑛婕张淑雅张纪桥王梓翰李建平张建勤
- 关键词:略阳乌鸡血清免疫盲肠微生物
- 不同饲养模式下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免疫、肠道结构及盲肠菌群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旨在研究三种饲养模式对略阳乌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结构及盲肠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同批次70日龄健康略阳乌鸡9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笼养组、网上平养组和散养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公母各半)。预试验1周,所有试验鸡饲喂相同基础日粮,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养至119日龄。每隔7 d测定体重,试验期间记录耗料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样本收集包括血清、小肠和肠黏膜(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以及盲肠内容物。结果表明:网上平养组、笼养组公母鸡的体重均显著高于散养组(P<0.01),试验后期(105~119日龄)笼养组母鸡体重显著高于网上平养和散养组(P<0.01);网上平养和笼养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散养组(P<0.001、P=0.005),散养组料重比(F/G)显著高于笼养和平养组(P=0.002);采用ELISA试剂盒对血清免疫指标检测发现,网上平养组、笼养组和散养组公鸡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均无显著差异(P>0.05),网上平养母鸡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笼养和散养母鸡(P<0.05);肠道形态切片结果显示,网上平养组和笼养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值均显著高于散养组(P<0.05);各组盲肠内容物16S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分析,散养组增加了变形菌门、ε变形菌门和螺旋体的相对丰度,减少了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网上平养组放线菌、疣微菌和绿弯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笼养组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散养组大肠杆菌、幽门螺杆菌、肠球菌和弯曲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粪杆菌、拟杆菌和阿克曼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笼养组中拟杆菌和理研菌科的相对丰度升高。综上所述,网上平养和笼养模式下的略阳乌鸡生长
- 张纪桥蔡瑛婕李雨笑曹敞李涛鲍秀瑜张建勤
- 关键词:略阳乌鸡饲养模式免疫盲肠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