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脓毒
  • 3篇疗效
  • 3篇ICU
  • 2篇心肺
  • 2篇药物
  • 2篇衰竭
  • 2篇脓毒症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肺炎
  • 2篇插管
  • 1篇动脉
  • 1篇多参数监护仪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患者
  • 1篇心肺脑
  • 1篇心肺脑复苏
  • 1篇心肌

机构

  • 14篇大连大学

作者

  • 14篇张彩萍
  • 12篇吴莹
  • 11篇濮娜
  • 3篇倪宏伟
  • 2篇谢家祺
  • 1篇高言国
  • 1篇孙淑君
  • 1篇王振宇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9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B组采用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A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A组ICU住院时间为(18.42±6.81)d,机械通气时间为(237.21±117.37)h,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4.73±5.64)d;B组ICU住院时间为(12.22±5.72)d,机械通气时间为(135.81±46.13)h,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为(10.65±4.27)d;B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7、5.394、3.869,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王振宇张彩萍濮娜
关键词:血必净抗菌药物重症肺炎
内质网应激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与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35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7)和模型组(n=28),模型组下设2、6、12、24h四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7只。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CK-MB及cTnI水平。采用HE染色检测心肌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ERS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6、12、24h血清CK-MB及cTnI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时相点病理改变明显(;2)心肌组织中GRP78蛋白表达在2h即较对照组升高,并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3)GRP78表达与心肌损伤具有显著正相关(r=0.711,P<0.05)。也与血清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2,P<0.05)。结论:脓毒症启动了ERS,并且ERS与心肌损伤、血cTnI水平呈正相关关系。ERS可能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张彩萍倪宏伟吴莹
关键词:脓毒症内质网应激GRP78心肌损伤
纳洛酮早期应用于心肺脑复苏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早期心肺脑复苏中的治疗效果。方法45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纳洛酮治疗及常规复苏治疗,对照组(22例)仅予常规复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呼吸恢复率、意识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及48h存活率。结果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19例(82.61%)、自主呼吸恢复13例(56.52%)、意识恢复时间(35.0±12.5)min、复苏成功12例(52.17%)及48h存活12例(52.17%),与对照组[分别为11例(50.()0%)、6例(27.27%)、(48.0±11.8)min、5例(22.73%)、4例(18.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早期应用于心肺脑复苏疗效显著且安全。
吴莹张彩萍孙淑君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纳洛酮疗效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病患者外周血非特异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病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非特异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将209例危重病合并高血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106例,静脉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103例,静脉血糖控制在9.0~11.1 mmol/L).分别于转入ICU即刻及治疗后24、48、72 h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结果 两组血糖水平均达到目标控制,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强化治疗组为6.60%(7/106),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的4.76%(3/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4、48、72 h,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48、72 h,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亦明显低于胰岛素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降低危重病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非特异炎性因子的水平,有益于病情恢复.
吴莹张彩萍濮娜
关键词:胰岛素危重病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
气管插管不同时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气管插管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4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插管的不同时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取早期气管插管,对照组采取及时气管插管。观察比较两组气道开放时间和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复苏前后体内血气指标水平[p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气道开放时间早于对照组[(36.5±2.6)s比(61.3±3.7)s],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和意识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92±11)min比(126±12)min,(5.2±1.1)min比(8.9±1.6)min,(36±8)min比(5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后,观察组p H值和Pa O2高于对照组[7.9±1.2比7.0±1.1,(88±8)mm Hg(1 mm Hg=0.133 k Pa)比(68±8)mm Hg],Pa CO2低于对照组[(39±5)mm Hg比(46±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恢复窦性心律、复苏成功和出院存活率高于对照组[87.4%(54/72)比53.6%(38/72),78.2%(56/72)比52.0%(37/72),67.3%(48/72)比43.1%(3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救治,早期气管插管能增加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成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吴莹濮娜张彩萍
关键词:气管插管成功率
Seldinger法区域动脉乌司他丁灌注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其机制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区域动脉乌司他丁灌注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Ghrelin、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奥曲肽)和对照组(奥曲肽),每组66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以及Ghrelin、MIP-1α、MIP-1β水平,并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3%vs 60.6%,P<0.05),且在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7 d后,2组血清中CRP、IL-6、Ghrelin、MIP-1α、MIP-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Seldinger法区域动脉乌司他丁灌注联合奥曲肽治疗SAP患者,有利于抑制Ghrelin、MIP-1α、MIP-1β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濮娜吴莹张彩萍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丁奥曲肽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小剂量肝素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25),肝素组(n=2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2 h、120 h分别采外周血检测TNF-α、IL-1β、VCAM-1、c ICAM-1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4 h、72 h、120 h,肝素组外周血TNF-α、IL-1β、VCAM-1、c ICAM-1水平、APACHEⅡ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比较,72 h、120 h组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0 h与72 h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能减轻脓毒症患者的炎性反应,抑制细胞黏附。
张彩萍倪宏伟濮娜吴莹
关键词:肝素脓毒症炎性因子黏附分子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ARF治疗的患者共计56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间歇肾脏替代治疗方案,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UN、Scr、的实验室指标变化,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存活率。结果: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计发生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对照组15例,发生率为53.5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4例,病死率为14.29%,对照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42.86%,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在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时的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濮娜张彩萍高言国
关键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衰竭疗效
氢化可的松不同治疗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不同治疗方案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笔者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次缓慢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观察组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24、48h及5天时的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乳酸变化,监测两组患者动态血糖,统计高血糖时间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在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乳酸清除率(L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M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波动系数(GV)及高血糖时间窗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休克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天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次缓慢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持续静脉微量泵入氢化可的松更能够稳定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糖波动,有利于平衡机体代谢,而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并没有显著优势。
濮娜吴莹张彩萍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血糖
智能多参数监护仪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9年
多参数监护仪是临床常用的医疗设备,尤其是ICU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它主要通过提供心电、呼吸、血压、体温、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末CO2、血流动力学监护等多项生理参数,为临床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的病情提供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了解,以采取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多参数监护仪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监护设备的无线化、网络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无线移动联网功能的监护设备将会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吴莹谢家祺张彩萍
关键词:监护仪ICU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