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MRI及DW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2例OGCT的临床及MRI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行DWI(b=0、800s/mm2)及ADC值测量。结果:12例中,幼年型OGCT3例,成年型OGCT9例。囊性2例,囊实性9例,实性1例。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DWI呈不同程度高信号,平均ADC值0.612×10^-3mm^2/s;囊性成分T1WI呈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上部分囊液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呈低信号,平均ADC值2.207×10^-3mm^2/s;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至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强化。11例肿瘤囊变区可见数量不等的出血信号。结论:OGCT的临床特点不典型,但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作出较为准确的术前诊断。 张彩霞 戚婉 刘碧英 张玮关键词:卵巢 颗粒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缺血性中风磁共振波谱分析与中医证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磁共振波谱(MRS)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指标。方法以9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磁共振波谱代谢物作为观察指标,选择中经络5种证型和4个时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磁共振波谱观察指标NAA/Cr在风阳上扰和气虚血瘀的比较中有显著差异;缺血部位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联系,风痰瘀阻证以基底节区和脑叶多见;NAA可考虑作为预测缺血中风预后的指标,Lac是早期缺血的敏感指标,Cr可作为区别急性期、亚急性期与慢性期的指标,Cho可作为区别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的指标。结论MRS可以非损伤性的通过细胞代谢水平和功能水平来监测缺血性中风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规律,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戚婉 吴成翰 许亚晔 黄成华 张彩霞 叶成斌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磁共振波谱 中医证型 磁共振波谱NAA与Lac在脑梗塞各时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区域内细胞代谢特点及演变规律,寻找反映脑缺血损伤的可靠指标,为临床不同时期脑梗死的治疗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择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其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内为超急性期10例;6-48小时为急性期52例;2天6周内为亚急性期25例;6周后为慢性期13例。采用点解析波谱序列(PRESS),TR=1500ms,TE=135ms,两侧相对应部位单体素采集。寻找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乳酸(Lac)在脑梗死的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并选取与病变对应的对侧正常区域作为对照组。结果超急性期10例均出现Lac,而NAA改变不明显;急性期52例Lac均增加,NAA显示不同程度地减少;亚急性期25例,其中17例Lac开始下降,但浓度维持较高水平,其余8例未见明显乳酸峰,NAA进一步减少;慢性期13例,其中11例仍可检测到一定浓度的Lac,2例未出现明显Lac峰。结论 NAA与Lac的变化可作为反映脑缺血损伤的可靠指标,MRS能非损伤性地监测脑梗死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规律,为临床脑梗死的治疗与预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戚婉 张彩霞 黄成华 许亚晔 叶成斌 阮甦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脑梗死 代谢物 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6例恶性肿瘤,13例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术前对肿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DCE-MRI检查,测量肿瘤实性区ADC值、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并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结果卵巢恶性组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组实性区ADC值、K^(trans)值、K_(ep)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_(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ROC曲线,当b值=1200 s/mm2时,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阈值为931 mm2/s,AUC为0.7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76.9%,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58.8%,诊断准确率74.4%;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诊断阈值为0.0655 min-1,AUC为0.89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3%、76.9%,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3.3%,诊断准确率87.2%。DCE-MRI、高b值DWI联合应用对两组肿瘤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6%、84.6%、92.6%、91.7%、92.3%。结论b值=1200 s/mm2及K^(trans)值联合应用在卵巢恶性肿瘤、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帮助临床医师术前制定最优化治疗方案。 刘碧英 何岩燕 兰鹏 张彩霞 林晓南 张小镇 钟群关键词: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DCE-MRI和高b值DWI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DCE-MRI)结合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包括:常规MRI平扫、DCE-MRI及DWI(b=800mm^2/s)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学特点;测量肿瘤实性成份的时间密度曲线(TIC)、相应定量参数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得出诊断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最优参数和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囊腺瘤22例:单囊7例,双囊1例,多囊14例(其中3例见彩色玻璃征);7例见单发或多发壁结节,结节可见强化或不强化。交界性肿瘤3例,囊腺癌9例:均见明显实性成份,以囊腺癌为著;(2)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实性部分的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及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速率常数(K ep)值、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 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OC曲线得出K trans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206min-1,敏感性50%、特异性95.5%、阳性预测值(PPV)91.7、阴性预测值(NPV)50%。ADC值鉴别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208×10^-3 mm^2/s,敏感性75%、特异性100%、PPV 100%、NPV 80%。结论DCE-MRI结合高b值DWI能为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定性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张彩霞 戚婉 刘碧英 许亚晔关键词:囊腺瘤 囊腺癌 经鼓室注射内耳钆造影显影不良原因初探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经鼓室注射内耳钆造影显影不良的可能原因,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分析经鼓室注射内耳钆造影的356例患者(共706耳)病历资料,发现存在显影不良55例(共70耳),分析显影不良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55例(共70耳)中表现为显影浅淡16耳,表现为充盈欠佳14耳,不显影/未见造影剂充盈40耳。影像学提示单纯合并同侧中耳炎者39耳,考虑慢性中耳炎或隐匿性中耳炎,其中出现显影不良11耳(约28.2%,11/39);单纯合并鼻窦炎者32耳,出现显影不良4耳(约12.5%,4/32);同时合并中耳炎和鼻窦炎者3耳,出现显影不良者1耳(约33.3%,1/3);影像学未提示合并中耳炎/鼻窦炎者632耳,其中出现显影不良54耳(约8.5%,54/632)。合并中耳炎与未合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鼻窦炎、同时合并中耳炎鼻窦炎与未合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鼓室注射内耳钆造影时,排除近期中耳炎病史后,慢性中耳炎或隐匿性中耳炎仍可能是显影不良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造影各个环节中其他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讨,建议根据可能存在的原因尽量规避,以提高内耳钆造影的成功率。 王海霞 张彩霞 李银银 郑金秀 陈曦关键词:中耳炎 鼻窦炎 静动态MRI对初产妇分娩前后盆底结构变化的评估 2024年 目的采用静动态MRI观察并评估初产妇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盆底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初产妇志愿者,分别于产前、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行盆底静动态MRI检查,分析和测量静息期及力排期盆底结构的各项形态学指标,包括:膀胱颈至耻骨尾骨线(PCL)的距离(B-PCL)、子宫最下缘至耻骨尾骨线的距离(U-PCL)、耻骨联合下缘至直肠后壁肛管直肠交界部(ARJ)的距离(H线)、H线末端至耻骨尾骨线的垂线距离(M线)、肛提肌裂隙面积(LHA)、提肛板角(LPA),静息状态图像测量双侧肛提肌厚度(PRT)。两两比较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各参数分别在静态MRI和力排期MRI的差异。参照MRI诊断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标准及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标准将产后受试者分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组和正常组,进一步比较两组在产前及产后不同时间的盆底各测量参数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静息期及动态期各盆底指标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受试者产前与产后3个月比较,静息态的M线、LP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参数及力排期诸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与产后6个月比较,静息态的M线、LPA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参数及力排期诸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与产后6个月比较,静息态及力排期各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PFD组与正常组比较:产前力排期的B-PCL、U-PCL、L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力排期参数及静息态诸测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3个月力排期的B-PCL、U-PCL、H线、M线、LHA、L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态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后6个月力排期的B-PCL、U-PCL、M线及静息态的B-PC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静息态及力排期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动静态MRI检查能全面评估盆底结构变化,并能早期发现 张彩霞 林晓南 刘碧英 兰鹏 张小镇 叶成斌关键词:盆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反晕征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特征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反晕征(RHS)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特征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收集肺部CT图像中可见RHS病灶的28例患者,分析其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①诊断:28例患者中,肺结核12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9例,真菌感染4例,肺腺癌2例,肺栓塞1例。②征象:12例肺结核RHS内可见结节,16例RHS病灶内未见结节。9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病灶具有反复、游走性的特点。1例肺腺癌RHS见于放射治疗后。③病灶数量:单发RHS病灶7例,多发RHS病灶21例。④伴发征象:除RHS外,其他影像表现包括树芽征12例、微结节影15例、磨玻璃影10例、纤维条索影7例、实变影15例、小叶间隔增厚9例、空洞征1例、胸膜改变22例、胸腔积液4例等。结论RHS可见于多种疾病,但在不同肺部疾病中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其他肺部CT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可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童永秀 张彩霞 张玮 张惠娟 杜瑞宾关键词:肺疾病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双源CT心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搭桥血管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其中24例患者在双源CT冠脉造影(CTA)检查后2周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所有患者桥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88例患者229条桥血管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桥血管CTA检查,血管显示清晰。双源CTA对病变桥血管(阳性)的诊断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92.5%,诊断准确率95.0%。动脉桥通畅率(85.5%)高于静脉桥通畅率73.1%。结论双源CT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桥血管,可作为1项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随访评估。 张彩霞 戚婉 许亚晔 叶成斌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血管造影术 DCE-MRI及多b值DWI对卵巢上皮源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及多b值DWI对卵巢上皮源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39例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多b值DWI及DCE-MRI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测量卵巢肿瘤实性区域及囊性区域的ADC值及DCE-MRI定量参数。采用ROC曲线分析良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对应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ACC)。结果:卵巢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实性部分各组间ADC值及囊性部分各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定量参数转移常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值在卵巢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实性部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b值=1200 s/mm 2时具有最佳诊断效能,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149.9 mm 2/s,AUC为0.874,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88.2%、86.4%;肿瘤囊性部分ADC值的最佳诊断阈值为2640.2 mm 2/s,AUC为0.893,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3.7%、88.2%;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在3个定量参数中具有最高诊断效能,其最佳诊断阈值为0.0925min-1,AUC为0.840,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7.3%、82.4%。联合DCE-MRI、多b值DWI可明显提高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7%、100%、94.1%、100%、97.4%。结论:b值=1200 s/mm 2时的ADC值及Ktrans值对良、恶性卵巢上皮源性肿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联合DCE-MRI及多b值DWI可明显提高卵巢上皮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符合率。 刘碧英 林晓南 张小镇 张彩霞 兰鹏 何岩燕 戚婉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DCE-MRI ADC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