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
- 作品数:47 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AD/CAM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
-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
- 侯劲松廖贵清潘朝斌陶谦王建广张彬杨辛王成陈沐黄洪章
- 关键词:CAD/CAM快速原型技术下颌骨缺损
- 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 汪波龚元于翔吕军仪张彬
- 关键词:体质量年龄应激
- 鼻腔鼻窦、鼻咽和口咽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 该研究对鼻腔鼻窦、鼻咽和口咽发和的NHL及其与EBV感染的关系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试图阐明EBV在EBV相关性肿瘤,特别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病因发病学中的作用提供新的依据.该研究共收集广州地区4家医院近5年的鼻腔鼻...
- 张彬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鼻腔鼻窦鼻咽口咽
- 73例原发性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原发于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1例原发部位为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于颈部者9例,颏部1例,眶区1例;男性5例...
- 张翠翠王建广陈伟良潘朝斌李劲松张彬杨朝晖黄志权赵小朋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
- 3种有益微生物对菲牛蛭养殖水体理化因子及成活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 张彬汪波林强梁万文吕军仪
- 关键词:有益微生物成活率
- 六须鲶暴发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 2011年
- 从患暴发性败血症的六须鲶Silurus soldatovi身上分离到致病菌株(FY-024),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其观察,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均符合鲶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特征。为了进一步确认该致病菌的分类地位,对其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遗传距离距阵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共扩增出1 417 b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GQ924477)。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菌株FY-024与鲶爱德华氏菌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达99.6%~99.9%,聚为同一分支,进一步确认致病菌是鲶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和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Y-024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药物高度敏感,按Reed和Muench氏法计算LD50=1.08×106 cfu/尾。
- 陈福艳陈明黄婷张彬杨家坚雷爱莹王瑞梁万文
- 关键词:六须鲶暴发性败血症
- 相对密度和季节对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繁殖习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人工养殖条件下相对密度和季节对菲牛蛭繁殖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冬季节,相对密度对亲蛭产茧率、产茧数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孵化率、孵化数、卵茧大小和湿质量在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春夏季节,相对密度对产茧率、孵化数和卵茧直径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产茧数、孵化率、死亡率及卵茧长和湿质量影响显著,其中低相对密度组(5尾/箱)的产茧数和孵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高相对密度组(50尾/箱)的卵茧长和湿质量却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果显示,不同季节中亲蛭的繁殖指标均在低相对密度组(5尾/箱)获得最佳值,同时相同相对密度下季节对菲牛蛭繁殖具有显著影响,春夏季节的繁殖性能要明显优于秋冬季节,特别是春夏季节的卵茧孵化时间(44 d)明显较秋冬季节(100 d)短。研究获得了菲牛蛭繁殖的最佳相对密度,证实了在华南地区一年多季繁殖的可能性,可为其大规模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 张彬储霞玲林强梁万文吕军仪
- 关键词:繁殖习性相对密度
- 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及其阻断与成釉细胞瘤侵袭关系的研究
- 该研究针对成釉细胞瘤侵袭的生物学行为,从细胞、蛋白及分子水平研究MMP-2与成釉细胞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及在其局部侵袭中的作用,并试图通过阻断MMP-2蛋白表达及活性的方法,抑制成釉细胞瘤的侵袭,从而为成釉细胞瘤的临床治疗...
- 张彬
- 关键词:成釉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细胞培养移植瘤
- 一种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唑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如下结构式或为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多晶型物、互变异构体或前药:<Image file="DDA0004782321250000011.GIF" he...
- 鲁桂陈松张彬
- 凡纳滨对虾与全雄性罗非鱼混养试验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索新的虾鱼混养模式,避免罗非鱼抢食对虾饵料,达到混养防病、高产增效的目的。【方法】根据凡纳滨对虾与全雄性罗非鱼生物学特性及所摄食饵料沉浮性的区别,在混养池塘中设置圈养圈,通过开、闭通道口,投饵引诱罗非鱼进行阶段性圈养,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7.5万尾/ha,全雄性罗非鱼(规格6.25g/尾)放养密度6000万尾/ha,罗非鱼放养前需对其进行咸化,经118d混养后测定产量,分析养殖效果。【结果】整个养殖过程池塘水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未发生倒藻现象,也没有发生病害。收获时,凡纳滨对虾平均产量为6212.1kg/ha,全雄性罗非鱼平均产量为3522.7kg/ha,综合投入产出比1∶1.52,平均利润75985元/ha。【结论】在池塘中设置圈养圈的虾鱼混养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 谢达祥张彬陈田聪陈晓汉
-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雄性罗非鱼混养养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