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怡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孕妇
  • 3篇妊娠
  • 3篇流产
  • 3篇基因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孕妇外周血
  • 2篇妊娠率
  • 2篇胎儿
  • 2篇胎儿DNA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临产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合酶

机构

  • 7篇潍坊市妇幼保...
  • 2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张怡梅
  • 3篇丁丽萍
  • 3篇齐峰
  • 3篇高建军
  • 2篇田春燕
  • 1篇孙明芳
  • 1篇国玉蕊
  • 1篇刘振娥
  • 1篇刘文静
  • 1篇李月梅
  • 1篇杨晓红
  • 1篇王修海
  • 1篇柳林
  • 1篇于恩燕
  • 1篇张荣玲
  • 1篇臧玉芹
  • 1篇罗俊娥
  • 1篇王磊
  • 1篇宋涛
  • 1篇高健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核酸的研究新进展
2013年
从孕妇外周血中直接提取胎儿成分进行产前诊断日益受到重视。明确胎儿细胞或者核酸在母血中的存在形式、正常含量以及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对非侵入性的产前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孕妇外周血胎儿核酸在病理性产科及优生优育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广泛的研究。
张怡梅高建军齐峰丁丽萍
关键词:孕妇外周血
淋巴细胞的KIR2DL4基因表达在反复性胚胎停育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检测复发性胚胎停育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前后KIR2DL4基因的表达的变化,探讨反复性胚胎停育免疫学原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2次以上早孕胚胎停育的患者,根据以往有无人工流产和/或者分娩史分为无妊娠史(无人工流产及分娩史)组30例;有妊娠史(有人工流产史及分娩史)组55例;对照组为正常无妊娠史的未孕妇女30例。对研究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4个周期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淋巴细胞的KIR2DL4基因的表达。随访研究者妊娠结局。结果 (1)两组胚胎停育组治疗前KIR2DL4基因表达无妊娠史组为(43.55±12.71×103/ml)、有妊娠史组为(21.48±9.43×103/ml),分别与对照组(55.35±12.68×10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胚胎停育组经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KIR2DL4基因的表达分别为(56.76±10.90×103/ml、67.89±11.39×103/ml)与对照组治疗后(70.84±13.47×103/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胚胎停育组免疫治疗前后比较KIR2DL4基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治疗前有妊娠史胚胎停育组KIR2DL4基因的表达(21.48±9.43×103/ml),与无妊娠史胚胎停育组KIR2DL4基因表达(43.55±12.71×10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两组胚胎停育组免疫治疗结束后,每组妊娠患者中,胚胎停育率分别为21.74%,18.75%;对照组胚胎停育率为20%。胚胎停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KIR2DL4基因的表达数量异常与反复性胚胎停育有关。
张怡梅高建军齐峰孙明芳丁丽萍
关键词:淋巴细胞
孕妇血中胎儿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及与临产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晚孕期和临产后母血中胎儿DN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孕28-42周以及临产时孕妇血浆中胎儿DNA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孕28-31周、孕32-35周、孕36-42周和临产时的母血浆中胎儿DNA的平均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08.19,q=11.59-40.33,P〈0.01)。结论随着孕期的进展,母血中胎儿DNA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分娩的诱因之一。
张怡梅柳林王修海
关键词:孕妇胎儿聚合酶链反应
单次和双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结局的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同一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次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行IUI助孕、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102例。根据IUI次数分为A组(双次人工授精,48例,58周期)和B组(单次人工授精,54例,79周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不育年限、平均治疗周期数、原发和继发不育比例、男方因素和非男方因素比例、自然周期和控制性卵巢刺激周期比例、a+b级精子总数及妊娠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然周期与控制性卵巢刺激比例(28/30vs.39/40)及人均妊娠率(22.9%vs.20.4%)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a+b级精子总数(105.4±58.6vs.55.6±25.3.)和周期妊娠率(19.0%vs.13.9%)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非男方因素的周期妊娠率高于B组中非男方因素部分(23.8%vs.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男方因素的周期妊娠率(16.2%vs.11.8%)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同一周期行双次人工授精未提高人均妊娠率,显著提高了周期妊娠率。同一周期行双次人工授精适用于非男方因素的助孕患者。
国玉蕊张荣玲王磊张怡梅刘振娥田春燕
关键词:人工授精妊娠率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夫妇进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析,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27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和88例正常生育对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维生素D基因受体4个多态位点ApaI(rs7975232)、BsmI(rs1544410)、FokI(rs2228570)、TaqI(rs731236)进行一代测序,分析基因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VDR基因相关的4个多态位点:ApaI基因位点在野生型、杂合型及突变型均发现,实验组分别为55.12%,35.43%,9.45%,对照组43.18%,45.45%,11.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mI基因位点发现野生型及杂合型,未发现突变型,实验组分别为88.8%,11.2%,对照组86.36%,1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kI基因位点发现野生型、杂合型及突变型,实验组分别为29.84%,42.74%,27.42%,对照组25%,46.59%,28.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qI基因位点发现野生型及杂合型,未发现突变型,实验组分别88.89%,11.11%,对照组86.36%,1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常见的多态位点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需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证实。
张怡梅咸会丽罗俊娥王鑫宋涛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基因多态性
流产后持续随访服务对提高IUD使用率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我国于2011年9月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项目”,目的在于降低我国育龄期妇女的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数量和重复流产率,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本院计划生育科从2013年开始,积极响应到这一公益项目中,根据本院就诊的实际情况,设立PAC优质服务门诊,规范流产后服务流程,为流产后的女性提供专业的避孕宣教和咨询服务。
臧玉芹张怡梅丁丽萍高建军杨晓红
关键词:随访服务流产后IUD育龄期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意外妊娠
PPAR-γ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于恩燕张怡梅齐峰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孕妇外周血胎儿DNA定量检测及其在临产、早产预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正常晚期孕妇、临产孕妇及部分病理产科引起早产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的含量,探讨晚孕期、临产和早产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在临产、早产预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张怡梅
关键词:晚孕胎儿D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临产早产
文献传递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WNT6基因突变位点筛查及KIR2DL4基因多态性研究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WNT6基因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100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WNT6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是否与WNT...
张怡梅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突变位点多态性分析
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精子形态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otal progressive motile sperm count,TPMSC)、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97个周期IUI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前TPMSC分为〈10×10^6组、10×10^6-组、30×10^6-组、≥50×10^6组。根据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分为〈2%组、2%-组、4%-组、≥10%组。比较各组间IUI临床妊娠率。结果:各组间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PMSC〈10×10^6、正常形态精子比率〈2%时,IUI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结论:精子质量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当TPMSC〈10×10^6、正常形态精子比率〈2%时建议转行其他助孕方式。
刘文静李月梅田春燕张怡梅高健
关键词:精液精子计数妊娠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