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176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病理
  • 4篇细胞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
  • 3篇临床病理观察
  • 3篇免疫
  • 3篇结肠
  • 3篇儿童
  • 3篇病理观察
  • 3篇病理诊断
  • 2篇新生儿
  • 2篇术式
  • 2篇术式选择
  • 2篇憩室
  • 2篇文献复习
  • 2篇先天性巨结肠
  • 2篇免疫组化
  • 2篇母细胞

机构

  • 15篇武汉市妇女儿...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湖南省儿童医...
  • 3篇江西省儿童医...
  • 3篇河北省儿童医...
  • 3篇山西省儿童医...
  • 3篇西安市儿童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郑州市儿童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张文
  • 4篇冯亭
  • 4篇黄娟
  • 3篇武海燕
  • 3篇赵文英
  • 3篇何乐健
  • 3篇杨文萍
  • 3篇陈卫坚
  • 3篇陈广生
  • 3篇姚兴凤
  • 3篇王竞春
  • 3篇安会波
  • 3篇黄敏捷
  • 3篇刘黎黎
  • 3篇滕利
  • 2篇卞红强
  • 2篇孙烜
  • 2篇许瑞明
  • 2篇刘晓文
  • 2篇周诗琼

传媒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2007年第...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先天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先天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 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对1例新生儿先天性黑色素瘤进行形态学观察、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患儿男性,出生6小时。发现骶尾部红色...
张文冯亭王竞春姚兴凤黄娟许瑞明张青鲁建生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先天性巨结肠病理诊断规范被引量:31
2016年
先天性巨结肠[aganglioniccongenitalmegacolon:Himchsprung’s disease(HD)]是由于先天性肠神经节细胞缺乏(congenitalintestinalaganglionosis)或无神经节细胞引起的,是一种发育异常性疾病,1904年由Hirschsprung报道并命名。HD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先天性畸形,发病率为新生儿的1/5000:临床主要表现为新生儿排便延迟或婴幼儿及儿童严重便秘等,病理改变以结肠远端神经节细胞完全缺如为特征。
张文武海燕李惠安会波赵文英杨文萍陈广生陶菁陈卫坚任玉波安铮伏利兵何乐健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病理诊断HIRSCHSPRUNG先天性畸形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病理诊断共识被引量:12
2017年
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peripheral neuroblastic tumors。pNT)是一类起源于原始神经脊的儿童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外的统计资料显示,0~14岁儿童中,神经母细胞性肿瘤发病率为1.2/10万;国内材料则为7.7/100万。在欧美国家pNT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0%,占儿童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15%。
宋建明陈卫坚张文杨文萍武海燕陈广生李惠安会波许俊龙赵文英王一真崔丽燕安铮何乐健
关键词:肿瘤病理诊断恶性肿瘤死亡儿童发病率
新生儿先天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黑色素瘤的发生、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新生儿先天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出生6h。出生时发现骶尾部红色肿物及腰背部黑色斑块。镜下见形态一致的异型小细胞在真皮内呈片状分布,部分瘤细胞内、外见黑色素颗粒。肿瘤浸润表皮并形成溃疡及坏死。免疫组化:S-100和HMB45(+),melanA(-)。结论先天性黑色素瘤可由胎盘转移、巨大的黑色素细胞痣起源和子宫内原发3种途径发生。不同途径起源的肿瘤发生部位和预后有一定区别。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需要与具有黑色素细胞特点的良性病变及癌、恶性淋巴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鉴别。
张文范丽冯亭王竞春姚兴凤黄娟许瑞明鲁建生
关键词:先天性黑色素瘤病理形态免疫组化
包涵体性纤维瘤病1例报道被引量:1
2016年
包涵体性纤维瘤病(inclusion body fibromatosis,IBF)为良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性病变,曾被称为婴儿指趾纤维瘤病,病变特点为部分细胞质内含有包涵体,病变少见,主要见于年幼儿童指趾部,发病原因暂不清楚。
滕利黄娟黄敏捷张环环张文
关键词:儿童病理特点
Calretinin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不同肠段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文柯丽琴
儿童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共识被引量:30
2017年
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又称 Wilms 瘤( Wilms tumor) ,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约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4%~7%,儿童肾脏肿瘤90%左右是Wilms瘤. 20世纪60年代末以北美为代表的肾母细胞瘤国家研究组( National Wilms Tumor Study Group,NWTSG)后改为儿童肿瘤研究协作组和欧洲的儿童肿瘤研究国际协作组对Wilms瘤进行统一诊断、治疗等研究,各自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者主要差别是对于手术切除肿瘤时期的选择.
杨文萍武海燕张文陈广生陈卫坚李惠宋建明安会波许俊龙赵文英王一真崔丽燕安铮陶菁何乐健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儿童肿瘤病理诊断WILMS瘤恶性实体瘤
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HPV及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4
2015年
目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两者联合筛查结果的比较,研究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检查阳性以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任意阳性为阳性,阴性以全阴为阴性,对宫颈癌的3种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478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患者有253例(52.9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225例(47.07%);鳞癌6例(1.26%)。478例患者中高危型HPV筛查结果阳性例数为283例,阳性检出率59.21%,且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TCT检查结果中不典型磷状细胞(ASC)及以上病变有219例,阳性检出率为45.82%。对3种筛查方法的总符合率进行比较,高危型HPV+TCT联合检查符合率最高,为99.58%,其次为TCT检查符合率为81.59%,高危型HPV筛查符合率为76.99%,而2种方法联合检查对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为当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李玉霞宋晓婕陈莉周燕砥石张文
关键词:薄层液基细胞学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学诊断
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PIL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起源及预后。方法对1例PILA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女性,1岁11个月。出生时即发现右前臂红色肿物。镜下见肿瘤组织位于真皮,由不规则的扩张的薄壁管腔构成,类似海绵状淋巴管瘤,部分管腔内见玻璃样轴心的乳头状皱褶,管壁与乳头衬覆鞋钉状内皮细胞。免疫组化:管壁与乳头衬覆鞋钉状内皮细胞CD34、VEGFR-3、CD31、FⅧ因子均呈(+),海绵状管腔内皮细胞及乳头衬覆鞋钉状内皮细胞D2-40(-);组织化学:VG染色显示乳头玻璃样轴心呈红色,Masson染色显示乳头玻璃样轴心呈绿色。结论淋巴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细胞瘤罕见,成人与儿童均可发生,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有帮助。其可能来源于淋巴管,预后大多良好。
姚兴凤冯亭王竞春张文何乐建
关键词:淋巴管内临床病理
武汉市20万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模式及效果研究
张斌周爱芬陈忠胡荣华覃凌智章一鸣邱琳张雅琪熊超曹江霞叶进芳纪伟英张文韩五星等
宫颈癌和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了解武汉市农村妇女“两癌”发生的现状及相关因素,武汉市于2011-2012年对20万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筛查创新了组织保障机制,由市政府牵头成...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乳腺癌肿瘤筛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