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器官功能
  • 3篇多器官功能障...
  • 3篇血液
  • 3篇血液滤过
  • 3篇器官
  • 3篇器官功能
  • 3篇器官功能障碍
  • 3篇胃癌
  • 3篇腹部
  • 3篇高容量血液滤...
  • 3篇肠癌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多器官功能障...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伤患者
  • 2篇生存率
  • 2篇器官功能障碍...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解放军济南医...

作者

  • 14篇张旭魁
  • 5篇郑鲁明
  • 4篇方国恩
  • 4篇申晓军
  • 3篇孙英刚
  • 2篇王尧
  • 2篇郑振华
  • 1篇杜成辉
  • 1篇陈琳
  • 1篇沈新
  • 1篇卢正茂
  • 1篇孙力勇
  • 1篇刘晓洋
  • 1篇薛绪超
  • 1篇魏国
  • 1篇王宝成
  • 1篇安艳新
  • 1篇沈新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动脉栓塞60cm30天取栓成功1例
1999年
患者,男性,57岁,30天前慢跑时不慎摔倒,起来后突感右下肢剧痛,以股部为重,急送当地医院行“溶栓并祛聚”治疗。因右下肢疼痛不减且持续加重来本院。检查:右下肢肌肉萎缩,皮温较对侧明显降低,并有感觉减弱及丧失区,膝关节以下皮肤苍白,以足趾部最为明显,胫...
郑鲁明张旭魁
关键词:股动脉栓塞胫后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静脉动脉化足背动脉
腹茧症11例诊治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茧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0-08~2010-11住院治疗的11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0例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6例腹部触诊时可及无痛性质软包块。4例来院前曾在外院接受过剖腹手术1~2次,包括肠粘连松解、包膜部分切除术等。另外1例为结肠癌合并腹茧症。1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腹茧症,行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全部治愈出院,随访9例无复发,2例复发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缓解。结论腹茧症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确诊需剖腹探查。纤维包膜切除术和肠粘连松解术是治疗腹茧症的有效方法。
张旭魁方国恩薛绪超郑鲁明
关键词:腹茧症肠梗阻
影响腹部创伤患者损害控制手术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实施损害控制手术(DCS)腹部创伤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实施DC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病人的术前一般情况、ISS、手术方式、治疗情况及各种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变化情况,最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影响DCS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包括年龄、ISS、术前体温和碱剩余(BE)值、估计失血量、ICU入室体温以及住院时间(P<0.05);其中,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预测DCS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DCS有助于提高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生存率,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薛绪潮申晓军王尧张旭魁
关键词:腹部损伤生存率
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INF-γ、IL-4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化疗对胃癌患者血清INF-γ、IL-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FOLFOX方案化疗组87例(观察组)、卡培他滨化疗组35例(对照组)。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血清INF-γ、IL-4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17%,对照组为34.2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IL-4水平无明显变化。48例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有效患者血清IFN-γ、IFN-γ/IL-4水平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 FOLFOX方案化疗能提高胃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张旭魁薛绪潮郑鲁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5-氟尿嘧啶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胃肠癌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在治疗胃肠癌中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过确诊的胃肠癌患者74人,分为5-FU单组治疗组(26例)和5-FU及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组(5-FUSS组,48例),5-FU组采用350mg/d剂量,静脉滴注,5-FUSS组行350mg/d剂量5-FU,同时皮下注射伐普肽3.5mg/m2,连用7d为一周期,休息2周后再用一周期,共治疗2周期。TNM分期Ⅲ期26例,5-FU组10例,5-FUSS组16例;Ⅳ期48例,5-FU组16例,5-FUSS组32例。结果:5-FUSS组与5-FU组比较可以明显提高胃肠癌的治疗效果,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2例、稳定(SD)2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ORR)为33.3%,肿瘤抑制率为83.3%,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脱发、血细胞减少为主。结论:5-FU及生长抑素联合给药在治疗胃肠癌中具有很好的效果,病人耐受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张旭魁薛绪潮杜成辉
关键词:5-氟尿嘧啶生长抑素胃肠癌联合用药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MODS家猪肝内GR-α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E)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家猪肝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对19头猪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复制模型,随机分为H组(10头)和M组(9头)。H组在内毒素注射完毕后1h开始用HVHF治疗,M组不予以HVHF治疗。检测各时点(内毒素注射前及注射后1、24h和处死前)血清ALT、AST及总胆红素(TBil),分析两组肝功能变化;7d后处死全部未死亡动物,取肝脏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VHF前后肝组织内GR-α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法检测其GR-αmRNA。结果H组肝功能较M组明显好转(P<0.01)。H组肝细胞胞质和胞核中GR-α蛋白、mRNA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M组(P均<0.01)。结论HVHF可能通过增加肝组织内GR的表达,明显改善肝功能。
郑鲁明方国恩申晓军张旭魁陈琳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受体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在大鼠胃癌模型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在胃癌大鼠模型胃癌组织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 将Wister大鼠46只分为两组,A组23只,采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及亚硝酸钠致癌剂对大鼠进行诱导处理6个月,制备胃癌大鼠模型.B组23只,为对照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实验技术在不同水平上检测两组大鼠Foxp3在胃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x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分析Foxp3的表达与病变胃组织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大鼠4级病变的胃组织(Ⅰ级:增生性病变;Ⅱ级:癌前病变;Ⅲ级:早期癌;Ⅳ级:浸润性癌)中均存在不同程度Foxp3的转录.并且随着胃组织病变程度的加重,Foxp3转录程度也越来越高,而B组大鼠正常的胃组织中Foxp3无转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胃癌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核,少数分布在胞质内.A组中16例胃癌组织病理切片中10例(62.50%)呈Foxp3蛋白阳性染色,4例癌前病变胃组织中有2例(50.00%)呈Foxp3蛋白阳性染色,3例增生性病变中有1例(33.33%)呈Foxp3蛋白阳性染色.B组23例正常胃组织中无1例Foxp3蛋白阳性染色.Foxp3蛋白在胃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病变分级呈线性相关(r =4.26,P<0.01).结论 胃癌细胞和组织中普遍存在Foxp3的表达,Foxp3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张旭魁孙英刚潘甘霖沈新郑振华王宝成
关键词:胃癌
直肠癌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手术病例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引起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引起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多种可能引起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超过60岁、超过10年饮酒史、焦虑抑郁状态、淋巴结转移、术后有其他并发症及长时间手术均成为影响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P<0.01),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后发现,除了超过10年饮酒史外,其余5种因素均可作为直肠癌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直肠癌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可依据上述独立危险因素制定可靠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张旭魁孙英刚刘晓洋
关键词:直肠癌应激性溃疡出血影响因素
细胞黏附分子在高容量血液滤过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细胞黏附分子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干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猪模型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18头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M组)实施失血性休克+内毒素注射“二次打击”,而治疗组(HF组)在二次打击后接受HVHF干预。检测两组中性粒细胞(PMN)表面CD11b、L-选择素(selectin)的表达和血浆中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浓度。结果HVHF治疗开始后,HF组CD11b表达出现下降,在各个时间点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L-selectin的表达在治疗后24、48h处表达高于M组的表达(P<0.05)。治疗开始后sE-selectin浓度就出现明显下降。治疗后24h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到治疗后48h(P<0.05)和72h(P<0.01)已经高于M组水平;治疗后24h,HF组中sICAM-1水平低于M组(P<0.05),此后维持于较高水平,至治疗后72 h高于M组(P<0.01)。结论HVHF可以间接、双向调节MODS发生过程中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以及PMN、内皮细胞的活化状态。
申晓军方国恩薛绪潮张旭魁郑鲁明杜成辉魏国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液滤过黏附分子
腹股沟复合疝的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附25例临床报告)被引量:5
2017年
探讨腹股沟复合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济南军区总医院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25例腹股沟复合疝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72个月,平均23个月未出现复发。2例患者术后股沟区或阴囊血肿,1例术后慢性疼痛,3例有腹壁异物感。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用于治疗腹股沟复合疝,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是方便、可靠的修补方法。
孙英刚安艳新徐阳沈新张旭魁
关键词:腹股沟疝疝修补术补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