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年传染病住院病人情况综合分析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曹贤东张晓辉谭东玲
- 关键词:病人情况住院收治情况
- ^(99m)TcO_4^-显像与MRI和CT对比评价腮腺Warthin's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99m)TcO_4^-唾液腺显像与常规MRI和CT在评价腮腺Warthin's瘤中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临床疑诊腮腺Warthin's瘤的患者进行^(99m)TcO_4^-唾液腺显像,同时对其中61例患者进行腮腺CT或MRI检查(以下简称常规检查组),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别得出各自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分析^(99m)TcO_4^-唾液腺显像组与常规检查组诊断的准确性,并用χ~2检验对比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99m)TcO_4^-唾液腺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2%、85.19%、92.31%、88.46%,常规检查组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8.26%、53.33%、65.00%、19.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中^(99m)TcO_4^-唾液腺显像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常规检查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496。结论:^(99m)TcO_4^-唾液腺显像诊断腮腺Warthin's瘤准确性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晓辉彭祖光李永明曹贤东刘永辉唐颖豪石有远龙贵珍
- 关键词:腮腺SPECT
- ^(99m)TcO4^-动静态显像对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99mTcO4-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H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8例临床诊断为HT患者,其中70例经针刺细胞学确诊,8例手术病理确诊,而且2例术后病理明确为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化学发光法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血清超敏TSH(TSH-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及TPOAb)测定,并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将HT分为:功能减退组、亚临床甲减组、功能正常组、功能亢进组,分析摄锝率、有无结节、动态血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相关抗体间的关系,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软件,χ2检验。结果 7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60例(76.92%)以核素放射性弥漫性高摄取表现,10例(13%)以放射性核素分布大致均匀,摄锝率在正常范围表现,8例(10.26%)以核素放射性分布不均匀,"结节"表现,57例(73.01%)甲状腺相关抗体增高,而对照组30例均为放射性核素分布大致均匀,摄锝率在正常范围表现。结论 HT患者甲状腺摄取功能在不同激素水平间表现出复杂特点,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在桥本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 张晓辉彭祖光李永明龙贵珍刘伯儒
-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显像
- 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5例老年股骨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根据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指导,术后第2天开始系统康复训练,详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恢复优良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龙贵珍张晓辉陈素英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
- ^99mTco^4-唾液腺显像诊断腮腺腺淋巴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腮腺腺淋巴瘤(以下简称腺淋巴瘤)在唾液腺。^99mTco^4-显像中的形态、功能等影像学特点,探讨唾液腺显像诊断腺淋巴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断腺淋巴瘤患者44例,分别进行唾液腺动静态显像及彩色B超检查,同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评判唾液腺显像对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所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四格表Х^2检验。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腺淋巴瘤32例,多形性腺瘤10例、绒毛状腺瘤l例、腮裂囊肿1例;核素显像发现阳性病例32例(分泌相“热结节”),病灶46个,单发22例,多发10例;12例阴性结果(包括1例“冷结节”,11例“温结节”);灵敏度96.88%(31/32),特异性91.67%(11/12),阳性预测值96.88%(31/32),阴性预测值91.67%(11/12),准确性95.45%(42/44)。B超检查44例患者中,20例为阳性结果,24例为阴性结果;与病理对照,灵敏度46.88%(15/32),特异性54.55%(6/11),阳性预测值75.00%(15/20),阴性预测值25.00%(6/24),准确率47.72%(21/44)。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腺显像诊断腺淋巴瘤敏感性及特异性都显著高于彩色B超,诊断符合率好,为术前定性及定位提供良好的诊断价值。
- 张晓辉彭祖光李永明陈环梅刘伯儒龙贵珍
- 关键词:腮腺腺淋巴瘤核素显像
- 516例恶性肿瘤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有无骨转移及转移部位,为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价值。方法对51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结果516例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骨显像有276例阳性,而其中多发转移者253例,其转移灶分布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胸骨、肩胛骨、四肢骨、颅骨。骨转移灶的放射性分布表现为增高和减低或缺损。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张晓辉彭祖光周路曹贤东
- 关键词:恶性肿瘤全身骨显像MDP放射性核素显像
- PET/CT增强在鼻咽癌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PET/CT同机CT增强一站式扫描对鼻咽癌患者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价值。方法:对61例确诊鼻咽癌患者行PET/CT同机CT对比剂增强一站式扫描,分析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增强图像对淋巴结检测的特点,分成3组数据,对比各组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差异。结果:61例患者共发现213个病灶,其中CT组发现阳性病灶137个,阴性病灶76个,灵敏度83.8%,特异性86.4%;PET组发现阳性病灶156个,阴性病灶57个,灵敏度95.5%,特异性86.2%;PET/CT增强组发现阳性病灶153个,阴性病灶60个,灵敏度99.3%,特异性98.3%。结论:PET/CT增强扫描在鼻咽癌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无论是对淋巴结的检出,还是在良恶性判断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张晓辉王淑侠徐卫平王思云曹贤东
- 关键词:鼻咽癌淋巴结转移正电子显像X线体层摄影术
- 高频超声和SPECT对甲状腺癌诊断的联合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SPECT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9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联合SPECT检查进行诊断,将术后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联合SPECT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手术及病理证实,97例患者中良性肿瘤51例,约占52.58%;恶性肿瘤46例,约占47.42%。高频超声联合SPECT组检出良性肿瘤50例、恶性肿瘤45例,诊断准确率为97.94%;高频超声组检出良性肿瘤46例,恶性肿瘤42例,诊断准确率为9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联合SPECT组无误诊情况发生,共2例漏诊,漏诊率2.06%;高频超声组1例误诊,误诊率1.03%,8例漏诊,漏诊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频超声、SPECT检查联合应用于甲状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
- 李燕嫦欧婉燕刘国江张晓辉陈威
- 关键词:高频超声SPECT甲状腺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
- ^(90)Sr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通过用不同的治疗剂量,来探讨90Sr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最佳方法以及限制最小的副作用。方法100例草莓状血管瘤、鲜红斑痣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一次大剂量90Sr敷贴治疗,B组采用分次小剂量90Sr敷贴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以决定是否行第2次治疗。结果A组一次大剂量90Sr敷贴治疗后,其中47例痊愈,2例显效,1例有效,总有效率达100%。出现患部色素沉着,毛发脱落40例,出现轻度放射性皮炎6例,出现放射性溃疡4例,经抗感染处理后治愈。B组分次小剂量治疗后,49例痊愈,1例显效,总有效率达100%。出现患部色素沉着,毛发脱落35例,出现轻度放射性皮炎1例,经处理后治愈,其余无不良反应。结论毛细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病,是婴幼儿的常见良性肿瘤类疾病。90Sr敷贴治疗是一种方法简单,易行,治疗时间短,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一次大剂量和分次小剂量治疗在疗效上是无明显差异的,但在副作用上分次小剂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一次大剂量,所以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血管瘤患者采用分次小剂量90Sr敷贴治疗是一种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的方法。
- 周路彭祖光张晓辉李永明龙贵珍
- 关键词:^90SR敷贴婴幼儿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