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震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康
  • 2篇肾康注射液
  • 2篇注射液
  • 2篇纤维化
  • 2篇间皮
  • 2篇间皮细胞
  • 2篇腹膜
  • 2篇腹膜后
  • 2篇腹膜后纤维化
  • 2篇腹膜间皮
  • 2篇腹膜间皮细胞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炎
  • 1篇透析方式
  • 1篇尿液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卧床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洪震
  • 3篇夏天
  • 3篇王荔
  • 2篇李荣
  • 1篇魏殿军
  • 1篇宁莉
  • 1篇王玲
  • 1篇董凯军
  • 1篇赵爱国
  • 1篇李忠信

传媒

  • 2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肾康注射液抑制体外培养小鼠腹膜间皮细胞中TNF-α、TGF-β1、VEGF、CTGF的释放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小鼠PMCs经传代培养及鉴定后,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DMEM);阳性对照组(B组,DMEM+140 mmol/L葡萄糖);低(C组)、中(D组)、高(E组)剂量肾康干预组(B组培养液+含体积比为1%、2%、4%肾康注射液)。培养24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TGF-β1、VEGF、CTGF水平,Real-time RT-PCR检测PMCs中TNF-α、TGF-β1、VEGF、CTGF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TNF-α、TGF-β1、VEGF、CTGF浓度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与B组比较,加入肾康注射液后,C、D、E组培养上清液中由高糖诱导的TNF-α、TGF-β1、VEGF、CTGF浓度及相应mRNA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P<0.05),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浓度的肾康注射液可抑制高糖诱导的小鼠PMCs中TNF-α、TGF-β1、VEGF、CTGF的表达和转录。
王荔夏天张洪震李荣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细胞因子类肾康注射液
189例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LN首次确诊患者,随访1年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种类,以及LN临床、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与感染的关系。结果189例LN患者中男16例,女173例;发生感染97例(感染组),发生率为51.3%(97/189),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9.7%(75/189);未发感染92例(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共发生感染133例次,感染部位以肺部和泌尿道为主,占67.7%(90/133);病原体以细菌最常见,占72.9%(97/133),其次为病毒,占17.3%(23/133)。临床类型、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案不同,感染发生率也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激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52.9%(45/85)比7.7%(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随访1年,感染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8.2%(8/97)比1.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病理类型严重的LN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不同治疗方案的感染发生率不同。感染仍是LN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王荔夏天赵爱国张洪震
关键词:狼疮肾炎
PTH,β2MG和SCL-90评估对不同透析方式的评价
目的:以PTH,β2MG和SCL-90测定,探讨不同的透析方式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尿毒症并行透析的患者150例,分为三组,单纯行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间断行血液透析滤过患者和行腹膜透析患者各50例,检测并比...
张洪震宁莉魏殿军
肾康注射液对CAPD小鼠腹膜间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小鼠腹膜间皮细胞(PMCs)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40只ICR小鼠均分为空白对照(A)组,阳性对照腹透(B)组(2.5%腹透液),低(C)、中(D)、高(E)剂量肾康干预组(2.5%腹透液+5、10及20 mL/kg肾康注射液),观察至4周。采用生化法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及透出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HE染色观察腹膜组织病理改变;分别以免疫组化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腹膜组织中TNF-α、TGF-β1、VEGF、CTGF的蛋白质表达和m RNA转录水平。结果各组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C、E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D组CRP水平显著减低,无论是血清还是腹腔透出液中,C、D组TNF-α、TGF-β1、VEGF及CTGF表达水平均降低,而E组TNF-α、TGF-β1升高(P<0.05),但E组VEGF及CTG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E组比较,除C组腹腔液中CT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血清及腹腔透出液中C、D组TNF-α、TGF-β1、VEGF、CTGF均降低(P<0.05)。B组可见腹膜间皮细胞均有损害;C、D、E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与B组比较,C、D、E组TNF-α、TGF-β1、VEGF、CTGF蛋白及m RNA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肾康注射液可通过抑制CAPD小鼠PMCs的TNF-α、TGF-β1、VEGF、CTGF的表达,保护PMCs,从而控制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王荔夏天张洪震李荣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腹膜后纤维化腹膜间皮细胞肾康注射液
尿液中NMP22作为膀胱癌新标志物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NMP22对膀胱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20例膀胱癌术前、12例膀胱癌术后、20例良性泌尿系疾病及2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尿液中的NMP22的含量。结果 :把阳性临界值设置在10u/ml,膀胱癌术前尿NMP22中位数为39.03u/ml,阳性率为80 % ,而术后尿NMP22中位数为9.27u/ml,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良性泌尿系疾病尿NMP22中位数为5.77u/ml,阳性率30 % ;正常健康志愿者尿NMP22中位数为2.82u/ml,都为阴性。膀胱癌患者尿NMP22中位数显著高于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尿NMP22中位数 (P<0.01 ,单尾秩和检验 )。结论
王玲张洪震董凯军李忠信
关键词:NMP22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尿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