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烨

作品数:49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胶质
  • 17篇胶质瘤
  • 14篇手术
  • 13篇肿瘤
  • 10篇切除
  • 7篇外科
  • 7篇垂体
  • 6篇神经内镜
  • 6篇显微手术
  • 6篇脑胶质瘤
  • 6篇内镜
  • 5篇蝶窦
  • 5篇替莫唑胺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化疗
  • 5篇鼻蝶
  • 5篇垂体瘤
  • 4篇手术切除
  • 4篇手术治疗
  • 4篇术后

机构

  • 37篇辽宁省肿瘤医...
  • 14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9篇张烨
  • 40篇朴浩哲
  • 31篇姚冰
  • 29篇孙佩欣
  • 23篇隋锐
  • 16篇陈一
  • 11篇史记
  • 10篇郭旭
  • 5篇梁海洋
  • 4篇陈悦
  • 4篇车东方
  • 2篇王静
  • 2篇喻卫红
  • 2篇王晓彬
  • 2篇孙涛
  • 2篇孔令权
  • 1篇王成林
  • 1篇赛克
  • 1篇田雪
  • 1篇王秋月

传媒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高级别胶质瘤是一种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差,且近年来发病趋势不断上升。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与化疗、放疗联合应用,但由于各自的局限性,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对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的不断探索研究,中医药手段在高级别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中显露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如何将中西医治疗方法灵活结合运用于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关畅朴浩哲张烨
关键词:中西医高级别胶质瘤
经鼻蝶窦神经内镜下切除垂体瘤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垂体瘤切除术中及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垂体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出现脑脊液漏病例31例,根据脑脊液漏分级标准,术中给予处理。结果 31例脑脊液漏病例术后恢复均佳。结论 ...
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陈一郭旭史记
关键词:垂体瘤神经内镜脑脊液漏
脑胶质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与目的 :脑胶质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恶性脑部疾病,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对胶质瘤化疗的7种常用药物体外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总体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VM-26、TMZ﹥DDP﹥CBP﹥VP-16﹥VCR;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Ⅱ级)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TMZ﹥VM-26、DDP﹥CBP、VCR﹥VP-16;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VM-26﹥TMZ、DDP﹥VP-16﹥CBP﹥VCR。结论:体外药敏试验对排除无效药物、筛选敏感药物对脑胶质瘤进行个体化的化疗,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张烨朴浩哲喻卫红隋锐许国岩
关键词:脑胶质瘤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神经内镜手术切除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七例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手术适应证、手术切除过程中风险规避以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鼻蝶神经内镜手术切除61例垂体腺瘤患者中7例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除肿瘤1例,次全切除6例均侵袭海绵窦,其中5例切除肿瘤后均见鞍膈,2例未见鞍膈下落。手术时间平均100min。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术区血肿2例,1例术后36h死亡,1例进行内镜下血肿切除术后痊愈。结论伴随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有了新的变化,对于侵袭型巨大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神经内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性手术切除的可能,该方法是安全的,可以避免出现灾难性后果。
姚冰朴浩哲张烨孙佩欣隋锐陈一郭旭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垂体肿瘤经蝶窦手术
亚低温对家兔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脑组织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低温对家兔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脑组织bcl-2与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4-6个月龄雄性家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7℃常温生理盐水)和低温组(22℃低温生理盐水),各1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进行脑室内穿刺低温液体灌注亚低温干预,24h后,参照Zea Longa及Bederson检查法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bcl-2与Bax的表达,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兔神经病学体征评分以及动物行为观察发现,低温组评分明显优于常温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常温组家兔脑组织的bcl-2表达显著升高,Bax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低温组的TUNEL染色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常温组,P<0.01。结论脑室内穿刺低温干预可能通过调节bcl-2与Bax的表达对急性脑梗塞家兔动物模型提供脑保护作用。
陈一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郭旭史记梁海洋赵丽宏
关键词:脑室亚低温BCL-2BAX
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人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6,HHV-6)感染与神经胶质瘤的关系。方法将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神经胶质瘤患者45例纳入病例组,将同期该医院收治且已排除神经胶质瘤的脑外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ested—PCR)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人病变脑组织样本中HHV-6序列;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人病变脑组织样本中HHV-6抗原的表达。结果病例组HHV石DNA阳性率为31.11%,对照组HHV-6DNA阳性率为6.67%(χ2=8.755,P=0.003)。病例组HHV-6早期抗原041表达阳性率为22.22%,对照组HHV-6早期抗原p41表达阳性率为0.00%(χ2=11.250,P=0.001)。病例组HHV-6DNA阳性率、HHV-6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胶质瘤患者和非神经胶质瘤脑外伤患者病变脑组织中HHV石感染率有差异,据此推断HHV-6感染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隋锐张烨陈一朴浩哲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6型神经胶质瘤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目前,国内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技术日益成熟.辽宁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2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手术切除142例垂体腺瘤,手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其手术经验和技巧如下.
朴浩哲姚冰张烨孙佩欣隋锐陈一郭旭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神经内镜经鼻蝶窦神经外科手术效果
亚低温对家兔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脑组织TNF-α与IL-1β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低温对家兔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4~6个月龄雄性家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7℃常温生理盐水)和低温组(22℃低温生理盐水),各10只。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进行脑室内穿刺低温液体灌注亚低温干预,24 h后,参照Zea longa及BederSon检查法进行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Tnf-α与il-1β的表达。结果兔神经病学体征评分以及动物行为观察发现,低温组评分明显优于常温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低温组家兔脑组织的Tnf-α与il-1β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室内穿刺低温干预可能通过调节Tnf-α与il-1β的表达对急性脑梗塞家兔动物模型提供脑保护作用。
陈一朴浩哲姚冰孙佩欣张烨隋锐郭旭史记梁海洋
关键词:脑室亚低温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
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43例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胶质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依据体表面积分别给予环己亚硝脲和替莫唑胺辅助化学治疗,定期随访并行强化核磁共振成像(MRI)或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未进展存活率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实体瘤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体瘤完全缓解率及未进展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中,除脱发和免疫力下降二者无差别外,观察组疲惫、便秘、头痛眩晕、呼吸短促、贫血、发热等症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恶性胶质瘤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肿瘤未进展存活期,改善生活质量,且药物毒副作用轻,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的首选药物。
张烨朴浩哲姚冰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替莫唑胺化学治疗生活质量
多模态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多模态技术在神经系统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更符合神经系统肿瘤临床特点的教学模式。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期间,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神经外科轮转的5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C组)和多模态技术教学组(M组)。培训结束后,评价住培医师对教学满意度。通过专家调查法设计问卷,基于柯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方面对住培医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M组住培医师对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柯式模型的反应层中,M组住培医师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及总体评价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0.05);在学习层面,M组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手术操作和总成绩均明显优于C组(P<0.05);在行为层面,M组住培医师在手术技能、医患沟通、团队合作及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评分也高于C组(P<0.05);在成果层面,掌握神经系统解剖知识和多模态技术的住培医师比例,M组显著高于C组(90%vs 50%)。结论多模态技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神经外科教学质量及住院医师的满意度,促进了青年医师对复杂解剖结构的理解及手术技能的提升。多模态技术有望在未来的神经外科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史记姚冰姚冰王秋月隋锐隋锐张烨孙佩欣
关键词:神经系统肿瘤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