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百慧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制氢
  • 2篇生物制氢
  • 1篇氮源
  • 1篇多环芳烃
  • 1篇乙醇型发酵
  • 1篇营养化
  • 1篇有机氮源
  • 1篇杂草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生态环境
  • 1篇食品废水
  • 1篇土壤
  • 1篇委陵菜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系统稳定
  • 1篇抗病
  • 1篇抗病虫
  • 1篇抗病虫能力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5篇张百慧
  • 2篇梁红
  • 2篇李永峰
  • 2篇李欣平
  • 2篇高大文
  • 2篇郭晓虎
  • 1篇张敏
  • 1篇韩伟
  • 1篇王秋娟
  • 1篇刘方婧
  • 1篇陈红
  • 1篇张敏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黑龙江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概况
2011年
主要列举了这两类方法中较为常用的几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每种基准的建立方法都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因此我们需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各种方法的特点,重视各种方法的结合来建立可靠且能够普遍应用的方法,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质量基准。
李永峰王秋娟张百慧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
氮源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发酵产氢效能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对高效产氢新菌种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的生长和产氢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有机氮源(尤其是酵母粉)对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生长及产氢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无机氮源对菌株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生长和产氢量等的促进作用极小;在供试试剂中,酵母粉是提高Biohydrogenbacterium R3 sp.nov.产氢量和促进其细胞生长的最有效的氮源供应者,含有酵母粉的培养液(组Ye)中,产氢量、产氢速率和比产氢速率最大,分别为1529.69mL H2/L、16.94 mmol H2/g CDW.h和1.33 mol H2/mol葡萄糖.
张百慧陈红李永峰韩伟刘方婧
关键词:生物制氢有机氮源
一种利用委陵菜修复菲污染土壤的方法
一种利用委陵菜修复菲污染土壤的方法,它涉及一种修复菲污染土壤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土壤中菲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次生污染、不适合大规模应用、土壤中菲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存在土壤生态风险以及利用田间作物或黑麦草降解土壤...
高大文梁红张敏张百慧李欣平郭晓虎
文献传递
两种食品废水冲击下的生物制氢系统稳定工程技术研究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物制氢,至今40年间,已有丰富的理论,在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研制出利用城市污水、糖厂废水等含碳水化合物较高的物质制取氢气的生物制氢反应器。但利用混合底物制氢的研究不多见。本文以CSTR反应器和UA...
张百慧
关键词:生物制氢CSTRUASB乙醇型发酵
文献传递
东北地区23种杂草对多环芳烃超积累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种杂草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菲)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在这23种杂草中,东北蒲公英、委陵菜和白屈菜地上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分别为1.01、4.98、38.24,且地上部菲含量分别为15.18、74.70和573.62 mg/kg,均高于根部的菲含量(分别为2.83、16.34和9.66 mg/kg),白屈菜尤为突出,其位移系数高达59.75.3种植物均具有很强的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菲的能力,符合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杂草植物地上部菲含量与地上部生物量的分析表明,这些植物对菲的积累量与植物地上部生物量的大小无关.这些结果说明,东北蒲公英、委陵菜和白屈菜这3种杂草对菲表现出超积累的特性,筛选出菲富集能力强且地上部生物量大的植物是可行的.
张敏梁红高大文张百慧李欣平郭晓虎
关键词:植物修复杂草多环芳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