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军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选举
  • 7篇政治
  • 7篇总统
  • 6篇国会
  • 5篇总统选举
  • 5篇外交
  • 4篇奥巴
  • 4篇奥巴马
  • 3篇特保
  • 3篇中期选举
  • 3篇外交政策
  • 3篇贸易保护
  • 3篇民主
  • 3篇民主党
  • 3篇共和党
  • 3篇关税
  • 2篇议员
  • 2篇政党
  • 2篇亲历
  • 2篇权力

机构

  • 39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国际...

作者

  • 39篇张立平
  • 1篇江涌
  • 1篇丁一凡
  • 1篇樊平

传媒

  • 8篇世界知识
  • 6篇时事报告
  • 5篇美国研究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国际论坛
  • 2篇领导之友
  • 2篇太平洋学报
  • 1篇国际经济评论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人文杂志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当代亚太
  • 1篇国际政治研究
  • 1篇中国审计
  • 1篇时事(高中版...
  • 1篇外交评论(外...

年份

  • 8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6
  • 2篇1993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丑闻,丑闻,引火烧身!——’06国会亲历记(之二)
2006年
张立平
关键词:丑闻国会权钱交易
选举,选举,命运之所系!
2006年
张立平
关键词:选举国会议员美国国会亲身经历竞选
奥巴马与变革政治
奥巴马打着变革的大旗当选美国总统,他能否像罗斯福总统那样临危受命、成功实现变革?这既取决于客观因素(如民众是否有变革的心理准备、美国当下是否有变革的土壤以及制度环境和时机),同时又取决于主观因素(如总统对变革的信心是否坚...
张立平
关键词:奥巴马
美国“三重标准”对付“邪恶轴心”
2003年
张立平
关键词:国情咨文联合国安理会武力武器核查萨达姆
美国两党的执政经验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美国两党都是百年老党,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也各有一些教训。纵观美国政党政治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两党“长寿”的“秘诀”是:政党自身改革、体制创新、党内民主扩大、政党领袖常新;政党领袖的远见卓识;党内精英团结、大众的多元、政治的“纯洁”和政策的妥协。美国政党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的政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立平
关键词:政党执政经验
“美国与东亚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被引量:2
1996年
“美国与东亚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张立平1996年7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的"美国与东亚关系中的文化因素"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15名学者与中国学...
张立平
关键词:文化因素民族主义儒教文化意识形态人权问题
二战以来美国在海外的13次干涉和战争
2003年
二战以来,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为维持符合其利益的所谓“世界秩序”,不遗余力地对别国发动了13次干涉和战争。
张立平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
“对话”与“告状”的背后——三位学者解读中美经贸状况
2007年
6月8日,赴德国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的胡锦涛主席,在海利根达姆面见美国总统布什。这是半个月前胡锦涛主席的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赴美参加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以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再一次见面。分别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和最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双方之间发生的几乎任何事情,无不被关注、聚集、放大、议论、传播。比起过去的政治关系和安全考量,目前人们更关注的是经贸关系。正因为双方的经贸关系规模巨大、联系紧密,其中的摩擦就尤其引人注目。正如吴仪副总理在对话闭幕式上所说,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经贸关系之一。要妥善处理这种关系,推动中美经贸合作不断向前发展,需要我们有智慧、有胆识、有能力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本着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坦诚地开展对话和交流。去年12月,在美国财长保尔森建议下,第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但进入2007年以来,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负面消息不断。2月,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状告中国贸易补贴政策违背规则。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生产的铜版纸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4月,美国决定将中国知识产权问题、出版物市场准入问题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表示,中国将按照世贸组织相关规则积极应诉,奉陪到底。5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21名成员写信给吴仪,要求中国在人民币升值、金融服务自由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做出实质性承诺,否则将出台议案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42名两党议员组成的小组向布什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对中国“不公平的人为操纵汇率”采取行动。就在胡锦涛主席赴德国出席G8+5对话的同时,6月5日至8日,在世贸组织总部日内瓦,由商务部牵头的中
丁一凡张立平江涌
关键词:中美经贸国家领导人国务院副总理美国总统
“新帝国论”与美国21世纪的大战略被引量:9
2003年
本文对于当前美国流行的“新帝国论”进行剖析,分析了“新帝国论”的政策含义。作者认为,“新帝国论”主要是美国新保守派的外交安全政策学说,它主张凭借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实力优势,通过建立美国帝国来推翻现状,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秩序的权力结构,以便塑造一种与力量结构相匹配的、更有利于美国价值观、自由观的国际秩序。
张立平
关键词:新帝国论帝国主义
权力交替:对中美关系周期性波动的一种解释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因素、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的分析 ,提出了解释美国对华政策周期性波动的一种模式——权力交替模式 ,并检验了这一模式的效用 :在过去 3 0年中 ,总统的权力交替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周期性变量 ,而国会的权力交替则不时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干扰性因素 ,这在未来亦可能是这样。
张立平
关键词:权力交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