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应用椎弓根系统经腰-髂间固定治疗骶骨骨折
- 目的 由于骶骨解剖位置和结构的特殊性,其骨折有时具有脊柱骨折的特征,有时则以骨盆后环骨折的特征为主,也有时二者兼具,因此其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也因其类型和机制而异。
- 张伟刘启圣汤国良郭兴锋张竞吕碧涛朱巍侯春林尹刚陈汇浩孟德鹏
- 关键词:骶骨骨盆后环骨折复位内固定椎弓根系统
- 多轴锁定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 报告多轴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8月,采用开放复位、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0~ 56岁,平均32.8岁;闭...
- 郭永飞侯春林刘岩赵良瑜陈爱民欧阳跃平张伟张竞高文武苟三怀
- 应用MI-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 目的:比较采用微创椎旁肌入路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TLIF)和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参数,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本院201 1年8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4...
- 张竞蒋雷生邵将王宇仁蒋盛旦
- 右髂骨软骨肉瘤误诊为腹腔软组织肿瘤一例被引量:1
- 2010年
- 1病例资料
男,37岁。因右髂骨软骨肉瘤术后1个月入院。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右下腹肿块,于当地医院就诊,查体右下腹部可触及一直径10cm左右肿块,局部无压痛、叩击痛,表面皮肤无红肿,无静脉怒张。CT检查示右髂骨内侧见-9cm×9cm×7cm大小肿块,质中,局部囊性(图1见封3)。诊断为右下腹部肿瘤,行肿瘤切除术。
- 刘勇张伟张竞陈汇浩侯春林
- 关键词:髂骨软骨肉瘤误诊软组织肿瘤
- 髂腹股沟下入路及联合入路在骨盆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盆和髋臼肿瘤的前路手术。本治疗组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种入路也存在经过腹股沟管、可能引起膀胱刺激和损伤、腹股沟韧带限制了入路显露的范围等不足。
- 张伟张竞朱巍吕碧涛侯春林郭兴锋刘启圣汤国良
- 关键词:骨盆髋臼肿瘤髂腹股沟入路
-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pEGFP-N1-IGF-1质粒体内转染在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的表达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EGFP-N1-IGF-1在大鼠损伤脊髓内表达及mRNA定量分析,为基因治疗SCI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改良Nystrom’s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基因直接注射法,将阳离子脂质体与重组质粒pEGFP-N1-IGF-1混合后注入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以空白质粒及生理盐水对照,转染1周后取材,行冰冻切片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行RealTimePCR脊髓内IGF-1的mRNA定量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reagent成功介导重组质粒pEGFP-N1-IGF-1在大鼠脊髓内转染其神经细胞,并表达EGFP和IGF-1的融合蛋白,通过RealtimePCR方法进行mRNA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重组质粒pEGFP-N1-IGF-1能在脊髓内明确地表达IGF-1,pEGFP-N1-IGF-1转基因组与IGF-1组和对照组mRNA表达相对数比较均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质粒pEGFP-N1-IGF-1转染后能在脊髓内明确表达IGF-1。证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IGF-1体内转基因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应用IGF-1基因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红宇高松王莹袁文张竞吕碧涛徐盛明
- 关键词:脂质体质粒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可调控式颈椎融合固定器实验山羊模型的建立
- 目的:建立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AC-AFF)的实验山羊颈椎模型,比较其与其他颈椎重建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动物进食及恢复活动的时间。方法:18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以AC-AFF、钢板+钛网、钢板+髂骨块...
- 郭永飞陈德玉刘岩袁文张竞王新伟胡玉华卢旭华贾连顺
- 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N-RA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从蛋白质及核酸水平研究伴肌动蛋白相关锚定蛋白(N—RAP)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中的表达.探讨其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2010年间行手术治疗的2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OPLL组)及10例因外伤行颈椎手术患者(对照组)的颈椎后纵韧带标本。所有标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以N—RAP兔抗人多克隆抗体作为I抗免疫组化SP法制片,DAB显色。选择染色满意的标本切片,观察表达N—RAP的细胞(棕黄染色)在两组样本中的数量及分布特点。5例骨化样本及5例对照样本冰浴匀浆、提取总RNA,行实时定量PCR检测。观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及对照病例后纵韧带组织中N—RA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骨化韧带标本中,16例染色满意:10例对照组后纵韧带标本中,6例染色满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RAP表达于韧带组织中细胞的胞浆中,呈棕黄色染色。在OPLL组的后纵韧带组织中,可见多个黄染细胞及少量蓝色无N—RAP表达的细胞。而在对照组后纵韧带中,仅可见蓝色无N—RAP表达的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N—RAP在对照组标本中平均表达量为14.29±4.70,在OPLL组标本中为161.29±60.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OPLL韧带组织中存在较高水平的N—RAP,其可能参与了韧带骨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 张竞张颖王良哲孙其志袁文
-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症实时定量PCR
- 颈前路可调控式融合固定器的动物实验究
- 目的通过建立山羊颈椎模型, 比较各种重建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动物进食及恢复活动的时间等。植骨融合后比较生物力学差异以及骨融合情况,为下一步临床论证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 9只实验山羊随机分为3组,分别施以 A...
- 郭永飞陈德玉王新伟张竞袁文胡玉华贾连顺
- 文献传递
-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复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 目的:肱骨远端骨折,尤其是累及关节面的C型骨折,无论复位和固定都比较困难,特别对入路的选择要求较高.常用的肱三头肌腱膜瓣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显露比较彻底,复位和固定操作也比较方便,但都有一个固有的缺点,就是肱三头肌及其...
- 张伟张竞林浩东徐盛明郭兴锋尹刚陈汇浩蒙德鹏王宏瑞侯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