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晕厥的常见原因及处理
- 2008年
- 晕厥属常见急症,约占急诊患者的3%以上,常常无预兆突然发生,是引起老年人摔伤的常见原因,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老年人群的年发病率为2%-6%,2a内晕厥的再发生率为30%,其中心源性晕厥占首位。老年患者发生晕厥事件具有一定特点,老年人的心血管反射、血容量调节、自主神经调节等机制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高黏血症、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血管扩张功能减退,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差。以上因素均可减少心输出量而成为诱发晕厥的危险因素。
- 徐冬梅张堃慧王玉李宁
- 关键词:老年晕厥心血管反射疾病发生率自主神经调节心源性晕厥年发病率
- 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附77例报告)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了解女性高血压伴胸痛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77例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诊断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临床资料。冠心病组 3 4例 :冠脉造影血管狭窄≥ 75 %或 5 0 %~ 75 %且临床有心肌缺血证据 ;对照组 43例 :CAG结果除外冠心病。并对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两者之间临床上较难鉴别 ,但动态心电图与典型心绞痛可高度提示冠心病的可能。结论确诊冠心病仍需进行 CAG。
- 徐冬梅范崇伦石理王婷陈泗林李光耿庆山
- 关键词:高血压胸痛冠状动脉造影动态心电图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规范化用药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观察规范化用药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75例心功能Ⅱ~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35例。干预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后第1,2,3个月6个时点,经过评估—制定方案—干预—再评估循环,评价2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知识和用药依从性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使用率、达靶剂量率高于对照组(56.9%和29.2%;35.6%和16.4%,P〈0.05),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达靶剂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9%和29.2%,27.6%和16.4%,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组从来没有占95.7%~100%,对照组十分经常占31%~56%,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因心衰加重再入院率明显下降(16%和33%,P〈0.05),2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规范化用药干预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
- 胡安新徐冬梅周华邱波王同成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 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 2006年
- 目的:探讨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在心衰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34例心衰患者的LVEF、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Vp3、PG2、△V2/△L和CA2)。观察治疗前后以上测量指标的变化及其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并以24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相比VP3、CA2、△V2/△L和PG2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EF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弱负相关(rs=-0.46),VP3、△V2/△L、CA2和PG2与心功能分级呈中度负相关(rs=-0.64,rs=-0.63,rs=-0.71,rs=-0.69)。结论:左室中部收缩期血流参数能够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变化,与LVEF相比,它们与心衰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更密切。
- 徐冬梅张梅范崇伦黄晓真
- 关键词:脉冲多普勒超声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
- 矫正的主动脉血流参数与左室中部血流参数评价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 徐冬梅范崇伦王同成石礼李大佑王昊颖王际军柴伟利
- 为探讨矫正后的主动脉血流参数据和左室中部血流参数在心衰治疗前后变化的规律及其与心衰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该项目对34例正常人和34例住院的心衰退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矫正的主动脉血流参数与左室中部的血流参数更能准确...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
- 以精神异常为表现的低血糖症1例
- 1999年
- 男,59岁,因烦躁不安、精神异常1小时入院。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谵语,逐渐不能辨认其亲属。其抽搐、昏迷,无二便失禁。患者平素性格温和,无重大疾病史。患者兄长有精神分裂症。因病人狂躁不安,大喊大叫,有伤人、自伤行为,无法查体。后经再三询问,...
- 徐冬梅范崇伦
- 关键词:低血糖症
- 145例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现状,为科学管理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145例,由临床药师对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知识知晓度、药物治疗知识知晓度、用药依从性、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等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疾病知识不理解者132例(91.0%);对药物治疗知识不理解者133例(91.7%);对用药依从性不理解者64例(44.1%)、较差49例(33.8%);知晓自己患高血压者145例(100.0%)、服药114例(78.6%)、控制2例(1.4%);符合一级预防人群阿司匹林使用率2.8%、他汀类药物使用率0;控制静息心率药物使用率6.9%。进行秩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年龄与用药依从性呈正相关(P<0.05);文化程度与药物治疗知识知晓度呈正相关(P<0.05);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发现血压控制组疾病知识知晓度、药物治疗知识知晓度高于未控制组(P<0.05);服药组用药依从性优于未服药组,高血压病史、年龄大于未服药组(P<0.05)。结论:本研究入组患者规范化管理较差,提示应加大社区居民卫生健康教育;临床药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加强患者及其临床治疗干预,使患者掌握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和技能,促进临床规范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压达标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胡安新姚荣刘旭杰杜霞徐冬梅
- 关键词:高血压
-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采用声学定量(AQ)技术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快速充盈率(PRFR)、峰值心房充盈率(PAFR)及峰值快速充盈率与峰值心房充盈率之比(PRFR/PAFR),并与24例正常人的上述各参数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与正常组相比左心室EDV、ESV、PAFR及PRFR有不同程度的增大(P<0.01或P<0.05),EF和PER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1或P<0.05),而PRFR/PA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Q技术有助于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 徐冬梅张梅范崇伦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声学定量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左心室收缩
- 便携式听诊器耳罩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一种便携式听诊器耳罩,其特征在于耳罩(1)呈碟状,碟状耳罩(1)的中心位设有与听头相匹配的凹陷孔(2),碟状耳罩(1)为左耳罩和右耳罩两个,且左耳罩和右耳罩可扣合在一起呈盒状,本实用新型可置于袋中...
- 徐冬梅范崇伦王际军王燕霞杨庆风
- 文献传递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改变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DTI)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肌收缩功能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及其治疗前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以34例心衰患者为心衰组,3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DTI测量二尖瓣环的后间隔和侧壁处(心尖四腔切面观)及前壁和下壁处(心尖二腔切面观)4个位点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分别为Sa,Ea,Aa)。计算Ea蛐Sa、二尖瓣环4个位点平均收缩速度VMS。结果:二尖瓣环侧壁位点的收缩速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性较好(rs=-0.65,P<0.0001),而VMS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性最好(rs=-0.69,P<0.0001)。心衰组治疗前4个位点的Sa和E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Ea蛐Sa较正常组增高(P<0.01)。心衰组治疗后4个位点的Sa和E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Ea蛐Sa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DTI可定量分析心衰患者左室壁的舒缩功能及动态变化。二尖瓣环4个位点平均收缩峰值速度VMS与NYHA心功能分级关系最密切。
- 徐冬梅范崇伦张梅张运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室功能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