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艺 作品数:20 被引量:11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湖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IL-8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拟行结肠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1例采用芬太尼复合麻醉,研究组81例采用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2组间术后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IL-8、IL-10、IL-6、CRP、TNF-α水平显著升高,研究组IL-8、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SOD、GSH、CA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寒战、躁动、呛咳、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血清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导管拔除时间,镇痛效果好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王钱荣 徐恒艺 何唤钟 高斌关键词: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瑞芬太尼 IL-8 氧化应激 铂金丝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2006年 徐恒艺 吴鹤芬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麻醉处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 血管内治疗 微侵袭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7年 手术之后认知功能的障碍,主要和患者术后的中枢神经系统问题有关,主要病症表现为患者神经错乱、焦虑以及情绪混乱,认知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1]。目前临床仍未明确麻醉对机体认知功能的确切影响机制,分析可能与麻醉后激活机体半胱天冬酶,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神经变性、沉积β-淀粉样蛋白等密切相关[2]。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伴发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其他骨科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其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风险、 泮月仙 王钱荣 徐恒艺 何唤钟 高斌关键词:联合麻醉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变性 骨科疾病 地佐辛对结肠癌根治术后罗哌卡因持续切口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地佐辛对结肠癌根治术后罗哌卡因持续切口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手术结束后,进行切口局部浸润并放置渗透导管,D组经切口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内含地佐辛54μg/mL),R组给予0.2%罗哌卡因。结果:D组术后12h、24h和48h咳嗽和休息时VAS评分低于R组(P<0.05),R组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高于D组(P<0.05),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R组高于D组(P<0.05)。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离床时间,D组早于R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地佐辛增强罗哌卡因术后持续切口镇痛的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早期恢复。 何焕钟 徐恒艺 王钱荣 郑照正关键词:地佐辛 不同液体预扩容对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和意义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研究不同液体预扩容对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颅脑外伤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即复方乳酸钠(LR)组和6%羟乙基淀粉(HES)组.术前分别输注复方乳酸钠20 mL/kg,6%羟乙基淀粉10 mL/kg.检测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记录液体出入量及各组20%甘露醇及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测定麻醉前及术毕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另外,抽取30份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清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ES组比较,LR组术毕时TNF-α、IL-6水平明显增高.LR组术毕时血乳酸值高于HES组.HES组术中20%甘露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均少于LR组.结论 术前应用6%羟乙基淀粉可降低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血清TNF-α、IL-6的表达,对颅脑外伤患者有利. 何焕钟 周惠芬 钱玉芳 徐恒艺 闫仁福 孟志鹏 王钱荣 闵辉关键词:颅脑外伤 羟乙基淀粉 艾司洛尔、硝酸甘油联合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研究 2006年 徐恒艺 陈国东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 艾司洛尔 硝酸甘油 联合用 术中出血 鼻窦解剖 超声引导单次胸椎旁阻滞应用于全麻下老年胸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胸单次胸神经阻滞治疗老年胸外科全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年龄60~8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和全身麻醉复合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组(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顺序静脉诱导,并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内导管。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与对照组相同,气管内插管成功后在超声引导下于手术侧T4~T5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两组患者术前麻醉维持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并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0~60,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各时间点(2、6、12、24、48h)安静及活动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相关并发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剂量更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6,12 h安静及活动时疼痛评分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单次胸椎旁阻滞镇痛效果明显,减少术中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早期(6 h内)VA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王钱荣 何焕钟 汪卫星 徐恒艺 姚博炜 高斌 胡四平关键词: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长骨闭合性骨折以及急性踝关节、肩关节等脱位患者,分析患者麻醉有效率、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时间、 丙泊酚追加量及总用量,并检测其给药前3min、给药后1min、3min、5min以及清醒时的SpO2、HR、MAP、RR的值.结果 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给药后1min、3min、5min的体征均低于药前3min体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清醒后的体征与给药前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追加量、丙泊酚总用量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于采取骨科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 王钱荣 徐恒艺 何唤钟 高斌关键词:丙泊酚 芬太尼 骨科手法复位 麻醉效果 羟乙基淀粉HES130/0.4预扩容对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预扩容对颅脑外伤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颅脑外伤需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130/0.4(万汶)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20 min给予500 mL的万汶和1000 mL平衡液,在输液前(T0)及输液后10 min(T1)、20 min(T2)和颅骨板切开后1 min(T3)、10 min(T4)抽取非输液侧的静脉血2 mL用于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并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计算血容量(BV)、液体潴留量(FR)及容量扩张效率(VEE);在术前(基础值),预扩容完成时及术毕三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样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的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凝血因子Ⅷ.结果 预扩容完成后,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颅骨板切开后1、10 min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万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预扩容后20 min,留在血管内的液体百分比对照组平均只有41.7%,而万汶组为91.2%,对照组留在血管内的液体(FR%)明显比万汶组少;术毕时万汶组患者APTT、PT值及FIB和D-D均较基础值延长,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万汶组术毕后血小板值和Ⅷ因子活性也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P〈0.05);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输注平衡液比较,急诊颅脑外伤患者麻醉前应用500 mL万汶预扩容可维持麻醉诱导及颅骨板切除时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其对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何焕钟 周惠芬 钱玉芳 徐恒艺 闫仁福 孟志鹏 王钱荣 闵辉关键词:颅脑外伤 凝血 血流动力学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老年患者喉罩全麻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复合喉罩技术用于老年患者下腹手术静脉复合全麻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斜疝修补手术的老年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通过维持AAI值于30±5左右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Ⅱ组仅凭临床经验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观察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时(T2)、电切镜置入时(T3)、手术进行30 m in时(T4)、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4分时(T5)6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AAI。记录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麻醉清醒时间,即停用异丙酚至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达4分时的时间。结果Ⅰ组平均清醒时间为(8±3)m in,Ⅱ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6±5)m 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异丙酚的实际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Ⅰ组的AAI值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SBP、DBP、MAP明显较Ⅰ组低。结论AAI通过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量化指标,可有效应用于喉罩通气时的老年患者短小手术静脉复合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的过量使用。 何焕钟 周惠芬 徐恒艺 钱玉芳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 异丙酚 喉罩 全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