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徐秀红

徐秀红

作品数:22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玉米
  • 9篇糯玉米
  • 8篇性状
  • 6篇农艺
  • 6篇农艺性
  • 6篇农艺性状
  • 5篇栽培
  • 4篇选育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甜糯玉米
  • 3篇育种
  • 3篇甜玉米
  • 3篇鲜食
  • 2篇选育及栽培技...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 2篇玉米自交系
  • 2篇园艺
  • 2篇杂交
  • 2篇审定
  • 2篇双列

机构

  • 18篇浙江省东阳玉...
  • 6篇贵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2篇徐秀红
  • 18篇吕桂华
  • 18篇郭国锦
  • 13篇卢华兵
  • 9篇陈坚剑
  • 3篇裴芸
  • 3篇陈一波
  • 3篇张万萍
  • 3篇徐秀红
  • 1篇舒庆尧
  • 1篇须文
  • 1篇张文娥
  • 1篇潘学军
  • 1篇吴凤姣
  • 1篇杜龙岗
  • 1篇陈红

传媒

  • 5篇浙江农业科学
  • 5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智慧农业导刊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鲜食糯玉米去苞产量与优化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对45个糯玉米杂交组合的鲜穗去苞产量与净穗率等7个优化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鲜穗去苞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穗长、行粒数,其次是穗粗、净穗率,它们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也较大。提高鲜穗去苞产量,应在稳定穗数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行粒数、适当增加穗粗和穗行,并协调好穗长和秃尖长等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一波郭国锦
关键词:糯玉米农艺性状相关系数通径分析
浙江省2000-2013年甜玉米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及育种对策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对浙江省2000-2013年审定甜玉米品种主要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审定品种无显著性产量增益,产量增产幅度在5.4%~31.3%,生育期变异幅度9.6d。相关分析表明,生育期和穗粗与产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秃尖长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穗粗、单穗重、株高、穗长、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秃尖、穗位高,玉米突破性高产育种应加强种质的创新与改良,注重穗粗和穗长的选择,延长生育期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吕桂华徐秀红陈坚剑卢华兵郭国锦
关键词:审定品种甜玉米农艺性状育种对策
花甜糯玉米浙糯玉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7
2013年
浙糯玉6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2007年以自选紫色糯玉米自交系SH23作母本,自选甜糯双隐自交系中2jp23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花色甜糯玉米杂交种,甜糯籽粒比例为1∶3。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作春、秋玉米种植。
郭国锦吕桂华卢华兵徐秀红陈坚剑杜龙岗
关键词:甜糯玉米栽培技术
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中_(2jp)233的选育被引量:13
2010年
从中糯2号(wx)与金银粟(sh2)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甜糯双隐性玉米自交系中2jp233。对玉米自交系中2jp233进行了特征特性研究和一般配合力测定。
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一波郭国锦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选育一般配合力
甜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4
2010年
浙糯玉5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的甜糯玉米自交系中2jp233为母本和自育的糯玉米自交系苏171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甜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5年春季参加糯玉米组合鉴定试验,同年秋季进行小区对比试验;2006年春季参加东阳玉米研究所糯玉米组合品比试验;2007年-2008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皆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2009年参加了浙江省糯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并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09004),并命名为浙糯玉5号。
郭国锦卢华兵吕桂华徐秀红陈合云杜龙岗
关键词:甜糯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分蘖和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通过对香甜1号和浙甜2088分别在3个密度下拔除分蘖对其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决定产量,本试验条件下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7.5×104株/hm2时香甜1号产量最高。结实穗长、穗粗和分蘖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株高、穗位高和秃尖长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拔除分蘖导致果穗产量和商品穗产量下降,保留分蘖除春播条件下产量显著高于拔除分蘖外,对其它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无显著影响。分蘖是产量有利因子,合理栽培密度条件下,有蘖甜玉米品种较易获得高产。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关键词:甜玉米栽培密度分蘖
鲜食糯玉米苞叶相关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以10个鲜食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苞叶主要性状和杂交种F1的苞叶配合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苞叶厚度、最外苞叶长(宽)、最长苞叶长(宽)、最内苞叶长(宽)、苞叶张数、苞叶鲜重、苞叶干重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都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除最长苞叶宽外,也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之间无必然联系。苞叶张数、最长苞叶长、鲜苞叶重和干苞叶重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苞叶厚度、最外苞叶长(宽)、最长苞叶宽、最内苞叶长(宽)遗传上除加性效应外,尚有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存在。
吕桂华陈坚剑徐秀红郭国锦
关键词:苞叶糯玉米遗传力双列杂交
高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新格局建设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线上线下教育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后教育革新的一个重要方向,疫情时代中暴露出大量传统教育和线上教育的弊端。建立高效、精准、融合的线上线下教育新格局,充分碰撞线上线下教育体系优势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是高等院校农业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选修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课程。运用最新教学模式,打造无缝式、全场景的智慧化线上线下课程有助于解决课程体系和传统教学模式先天既存的问题。该研究主要讨论以高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线上线下教学新格局为建设内容的实施理论与要求。
李经纬张文娥张万萍徐秀红徐秀红陈红潘学军
关键词:高等教育
种植密度对浙糯玉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浙糯玉5号鲜果穗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5万~5.55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密度为4.65万株/hm^2时,浙糯玉5号群体产量最高;株高、穗位高、秃尖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条件下单穗净重下降不明显,但果穗商品性下降较快,秃尖增长,子粒数减少。综合研究表明,浙中南地区浙糯玉5号秋播最佳种植密度为4.65万株/hm^2。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关键词:甜糯玉米
不同类型糯玉米自交系花丝活力比较被引量:4
2014年
选用不同类型的5个糯玉米自交系,测定了其花丝伸长速度、花丝抽出苞叶数目以及吐丝后不同时期授粉结实数,结果表明:无秃尖类型自交系花丝伸长速度较一致,花丝抽出苞叶的时间较早、集中,花丝伸长1 cm后的第3天,花丝就全部抽出苞叶;第2天授粉结实数就显著增加,第3天授粉结实数接近于最大值;第5天、第6天后结实数开始显著下降。有秃尖、长穗型自交系的花丝伸长速度在试验的6 d中缓慢提高,抽出苞叶的花丝数目较少,持续时间长,前7 d的结实数缓慢升高,后逐渐降低。因此,在糯玉米组合选配时,选择少秃尖自交系作母本,制种时尽可能使父本盛花期在母本吐丝后的第3天至第5天,从而提高制种产量。
陈坚剑吕桂华徐秀红郭国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