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明媚
- 作品数:45 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76例MRI影像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8-11临床诊断的76例HIE磁共振征象与病理联系。结果:76例HIE轻度9例MRI未见异常;中-重度67例MRI表现不同的异常信号。结论:MRI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HIE脑损害程度及范围,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 刘晓林戈明媚刘志钦王秋良李敏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低剂量胸部CT诊断质量的探讨被引量:5
- 2002年
- 戈明媚罗志刚廖玉珍田桂卿张志强
-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CT胸部
- 柯达2180型自动洗片机卡片故障分析
- 1997年
- 柯达2180型自动洗片机卡片故障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CT室(北京100700)戈明媚刘小林故障现象:开机后不能自动上片,屏幕显示CLEPRFILMJAM卡片,或在正常工作中出现卡片现象而浪费胶片。故障分析:由于造成卡片的因素很多,每次卡片原因不同,所以...
- 戈明媚刘小林
- 关键词:自动洗片机故障现象胶片柯达开机屏幕显示
- 纵隔脂肪肉瘤一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刘志钦戈明媚廖玉珍刘小林王秋良
- 关键词:纵隔脂肪肉瘤纵隔恶性肿瘤发病率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感染病变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高信号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治疗随访的颅内感染病例10例。在常规MRI基础上,加单次激发(SE-EPI)扩散加权序列(DWI),层厚、间距与常规扫描一致;在病灶区、对应正常区域分别进行ADC值测量。结果:10例感染病灶中8例DWI高信号,ADC值下降;2例病程较长,DWI呈等或低信号时,ADC值上升。结论:MRI弥散加权成像在颅内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刘晓林戈明媚刘志钦王秋良李敏廖玉珍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颅内感染
- CT影像质量控制被引量:1
- 1997年
- CT影像质量控制宋明合①戈明媚王秋良CT在我国医院的拥有率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日立、东芝、岛津、西门子、GE、ELISCT等各家公司在我国都推出过不同数量的低、中、高档CT。由于不同档次的CT所使用的探测器性能、数量、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速度、成...
- 宋明合戈明媚王秋良
- 关键词:CT影像质量
- 磁共振MRU技术在儿童尿路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检查技术和方法在儿童尿路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13岁患有尿路疾病儿童的MRU资料,采用常规T2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astre-covery fast spin echo,FRFSE)和3DMRU序列进行检查。所有图像在AW4.2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出3DMRU图像。结果:16例患者中,MRU诊断先天性发育异常12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正常1例。16例中10例经手术治疗,6例经临床治疗,均与MRU诊断符合。MRU检查前接受B超检查者16例,CT检查者6例,静脉肾盂造影者9例。各项检查与MR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B超93.7%(15/16),CT66.7%(4/6),IVP66.7%(6/9)。结论:MRU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诊断可靠的尿路检查手段,在儿童尿路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戈明媚刘志钦廖玉珍刘晓林王秋良
- 关键词: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儿童尿路疾病
- 婴幼儿MR检查镇静方法探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磁共振检查镇静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550例年龄为1天~3岁患儿磁共振检查160例镇静失败原因。镇静剂应用方法:3个月以内患儿首次镇静选择静脉注射苯巴比妥10 mg/kg/次;3个月~3岁患儿首选10%水合氯醛,按30~40 mg/kg/次口服或灌肠。改进方法后对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1619例年龄为1天~3岁患儿成功进行磁共振检查1599例进行总结。镇静剂应用方法:6个月以内患儿首次镇静选择静脉注射苯巴比妥15~20 mg/kg/次;6个月~3岁患儿首选10%水合氯醛按50 mg/kg/次口服。结果在550例中,一次检查成功患儿390例(70.9%),首次未成功者160例(29.1%)。分析失败原因,与首次镇静剂用量不足、给药方法及给药时机、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改进方法后在1619例中,检查成功患儿1599例(98.8%),未成功者20例(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186,P<0.005)。结论镇静剂首次应用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时机的选择是保证婴幼儿磁共振检查成功的关键,应引起磁共振从业人员和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 戈明媚刘志钦王秋良刘建华张宗丽
- 关键词:婴幼儿磁共振成像
- 继发于小脑出血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MRI诊断(附2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例继发于小脑出血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MR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例继发于小脑病变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MR表现。结果:2例患者,均有陈旧小脑出血病史,原发病变均位于右侧小脑半球,下橄...
- 刘志钦戈明媚王秋良刘小林廖玉珍
- 关键词:小脑出血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在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的应用
- 目的:探讨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磁共振检查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出生后发现颈部或腰部包块,疑为新生儿脊髓脊膜膨出症、年龄在1-30天患儿的磁共振资料,并与临床和手术诊断对照.运用GE Signa Twin ...
- 戈明媚吴冰吴新淮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