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病例输血全过程讨论与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病例中出现的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引起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时的处理方法。方法采用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病例EDTA抗凝血标本做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结果一例病例的自身抗体影响正定型结果判定,造成正反定型不符;两例病例的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均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结论结合临床病例基本信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选择最适合的血液用于病人抢救生命。
- 曾飞艳张鹏方华李晗郡
- 关键词:自身抗体同种抗体处理对策
- 21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不同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患者共530例,对检测结果阳性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0例患者中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21例(阳性率3.96%),其余509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21例阳性患者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者17例(80.95%);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均阳性者4例(19.05%),均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21例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均患有不同免疫性疾病,其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8例(38.1%),新生儿ABO溶血病6例(28.6%),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14.3%),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例(14.3%),Evans综合征2例(9.5%)。结论抗人球蛋白试验可以作为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一项诊断指标。
- 李长琴赵晓姬马永能方华刘国雄
- 关键词: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ABO溶血病EVANS综合征
- 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中肝性贫血、肾性贫血、糖尿病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探讨RDW的临床实验室辅助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S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45例肝性贫血、45例肾性贫血和55例糖尿病性贫血患者的RDW值,比较三者RDW值的差异。同时设置45例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肝性贫血患者的RDW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性贫血患者的RDW值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性贫血患者的RDW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男、女患者之间RDW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肝性贫血和糖尿病贫血患者RDW值高于轻度患者(P<0.01,P<0.05)。结论:RDW值的测定对临床鉴别此三种不同类别慢性系统疾病性贫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中度贫血以上糖尿病患者测定RDW值有临床意义。
- 马永能张素芬张鹏潘淑方华董波谢正国
- 关键词:肾性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
- 胃液一氧化氮测定及临床意义
- 目前,NO在机体内的生理及病理作用已成为当今医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NO作为一种神经介质和信使分子,在胃粘膜保护和动力调控中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现将NO的基本概念,胃液NO的研究进展,检测方法,临床应用...
- 张素芬马永能李向东方华
- 关键词:胃液一氧化氮测定胃粘膜保护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临床红细胞输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输注的效果,为临床合理有效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01—12期间1056例患者红细胞成分输注情况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为85.5%;临床大部分科室存在无效输血现象,儿科组有效输血率最高(100%),外科组有效输血率最低(82.1%);输注有效率与性别及年龄无关,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结论:临床制定安全、合理的个体化用血方案,有利于提高红细胞输注的有效性。
- 赵晓姬方华李长琴刘军
- 关键词:红细胞输血疗效分析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属条件致病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由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1].
- 赵晓姬方华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广谱抗菌药物条件致病菌医院感染
- 某三甲医院优化输血流程前后的输血不良事件对比与分析
- 2022年
- 为了研究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减少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通过收集某三甲医院优化输血流程前2016年-2018年的输血不良事件资料,回顾分析流程优化后2019年-2021年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概率情况。结果:发现在56例输血相关不良事件中,临床医师血型填写错误6例,占10.7%;护士标本采集错误8例,占14.3%;护工送样不及时25例,占44.6%;血袋刺破3例,占5.4%;护士取回忘输1例,占1.8%;延迟输血2例,占3.6%;血浆作废11例,占19.6%。结论:结合临床输血不良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优化输血流程,显著提升了临床输血安全。
- 曾飞艳张鹏方华向晓欢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3116份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2012年1-6月期间临床输血申请单3116份逐项核查,以项目填写完整、规范为合格。结果3116份输血申请单中,填写合格的共计2695份,占86.5%;不合格的421份,占13.5%,不合格共计495处。结论临床输血申请单不规范填写对输血安全和医疗纠纷发生留下隐患,临床医师及输血管理委员会应予重视。
- 赵晓姬马永能曾飞艳方华
- 关键词:输血申请单
- 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11月于该院接受输血治疗的2 290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1 1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普通输血护理,研究组在普通输血护理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输血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输血管理总有效率是84.1%,输血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是5.9%;研究组输血管理总有效率是97.6%,输血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是1.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明显减少输血不规范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方华杨菁菁曾飞燕向晓欢雒红玉
- 关键词:PDCA循环
- ICU患者红细胞输注后血清血红素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红细胞(RBC)输注后血清血红素水平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38例需输血治疗的患者,根据30 d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液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患者中共有35例患者在30 d内发生死亡,ICU输血患者30 d病死率为25.36%。死亡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红素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血小板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红素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输血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血红素水平是RBC输注后的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其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方华曾飞艳李晗郡张鹏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红细胞输注预后血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