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晓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语言
  • 2篇语用研究
  • 2篇身份建构
  • 1篇新论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语境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话语
  • 1篇语言顺应
  • 1篇语言顺应论
  • 1篇语言形式
  • 1篇语用推理
  • 1篇语用学
  • 1篇语用意识
  • 1篇语用预设
  • 1篇预设
  • 1篇元语用
  • 1篇元语用意识
  • 1篇人际
  • 1篇顺应论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景晓平
  • 2篇陈新仁

传媒

  • 2篇外语学刊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预设新论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在以往文献对预设研究的基础上,借助关联理论对话语意义的区分,重新探讨了预设的相关属性。文章认为,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处于话语意义的背景地位,与话语的前景意义相区别。预设包括基于语言形式的语用预设和基于非语言形式的语用预设。由语言形式触发的预设属于显义中的语用推理,影响或决定话语的明说内容;与语言形式没有必然联系的预设则属于隐义中的推理前提,影响话语的合适性。
景晓平陈新仁
关键词:语用推理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新闻话语转述研究
话语转述是一种普遍的言语行为,体现了语言的自反性特征和人类的元表征能力,它不仅出现在日常会话中,也出现在各类机构话语中。本研究在修正的顺应论框架下,以新闻话语转述为研究对象,探讨转述者如何在新闻语境的制约下对新闻话语转述...
景晓平
关键词:新闻话语语言顺应元语用意识
文献传递
语用、认知与习得——第十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综述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从语言交际的一般理论研究、认知语用学研究、语际语用学研究等多个角度对以"语用、认知与习得"为主题的第十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中国语用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特点、新趋势、新方法。同时,指出我国语用学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景晓平陈新仁
关键词:语用学
新媒体语境下老年人身份建构的人际语用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本研究以老年人的微信朋友圈为语料,从人际语用学视角分析老年人在微信互动中的身份构建。研究发现,老年人在微信朋友圈与自我和他人展开丰富的对话,构建积极健康的身份。老人在信息发布时创建的初始身份在夸赞—回应、请求—提供、表达认同或分歧等人际互动中得到确认、强化、修饰或拓展。从而表明,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促成老年群体的积极媒介参与,使其身份建构更为开放与多元,有助于老年群体实现积极老龄化。
景晓平
关键词:老年人新媒体身份建构积极老龄化
气象微博中建议行为与身份建构的语用研究
2019年
本文通过分析“南京气象”和“中央气象台”新浪微博所发布的天气预报,探讨了新媒体微博中的建议言语行为特征及其建构的语用身份。从建议行为的结构来看,“南京气象”建议行为较为复杂,多使用“前序话语+建议”和“前序话语+建议+补充话语”,构建亲和的地方台身份;而“中央气象台”的建议行为结构相对简单,多采用较为直接的方式提供建议,构建其官方的国家台身份。在描述建议接受者时,“南京气象”使用较为亲近的指称语,以构建亲和形象;而“中央气象台”大多使用第三人称指称语,拉开了其与读者的距离,且建议提供者主要是“专家”,突显其专业、权威的气象台身份。“南京气象”和“中央气象台”均会使用表情符号,体现气象微博趋于建构亲民身份的倾向。
张亚丽景晓平
关键词:身份建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