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力

作品数:119 被引量:639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8篇儿童
  • 36篇肾病
  • 34篇综合征
  • 23篇肾病综合征
  • 16篇原发性
  • 13篇激素
  • 13篇病理
  • 12篇肾脏
  • 12篇小儿
  • 11篇原发性肾病
  • 11篇原发性肾病综...
  • 11篇治疗儿童
  • 11篇肾炎
  • 11篇紫癜
  • 11篇磷酰胺
  • 11篇耐药
  • 11篇环磷
  • 10篇血尿
  • 10篇环磷酰胺
  • 9篇泌尿

机构

  • 77篇首都儿科研究...
  • 47篇首都儿科研究...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医院
  • 2篇日本东北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18篇曹力
  • 64篇陈大坤
  • 58篇陈朝英
  • 31篇涂娟
  • 29篇初梅
  • 23篇耿海云
  • 20篇季丽娜
  • 14篇王京晶
  • 12篇钱渊
  • 11篇陈慧中
  • 10篇朱汝南
  • 9篇王天有
  • 8篇李建国
  • 7篇王芳
  • 7篇赵林清
  • 7篇邓洁
  • 7篇李华荣
  • 6篇牟京辉
  • 6篇涂娟
  • 5篇张靖莲

传媒

  • 2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4篇中国医刊
  • 11篇中华儿科杂志
  • 8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北京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级医刊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小儿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2012北京...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国外医学情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偏肺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了解人类偏肺病毒 (hMPV)感染情况及所致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1)采用RT PCR方法 ,对 12 6例毛细支气管炎中经呼吸道常见病原检测阴性的 5 4份鼻咽洗液标本进行hMPV基因检测 (扩增 +测序 ) ;(2 )分析hMP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共检测出 2 1份阳性hMPV扩增产物 ,阳性率为 16 7% ,占 5 4例呼吸道常见病原检测阴性患儿的 39%。 (2 ) 2 1例hMPV毛细支气管炎中幼婴 (1~ 6月龄 )占 6 2 % ;多为低 中度发热 (86 % ) ;外周血WBC <10 0× 10 9/L者占81% ;胸部X线表现为两肺野点片状影和 (或 )肺气肿影者分别为 6 8%和 6 2 %。经临床Lowell评分 5例评为重症。hMP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组主要临床特征与A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 (hRSV)毛细支气管炎组无区别 ,仅病程较B亚型hRSV毛细支气管炎组长 (P <0 0 1)。结论  (1) 12 6例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中有 16 7%是由hMPV感染引起。 (2 )hMPV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与hRSV毛细支气管炎无明显差异。
陈慧中钱渊王天有曹力袁艺朱汝南邓洁王芳胡爱中
关键词:人类偏肺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变性肺病毒下呼吸道感染
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46
2015年
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并初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联用槐杞黄颗粒治疗组(观察组,n=23)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n=19),比较两组患儿浮肿消退时间、尿蛋白阴转时间、感染发生率、复发率、糖皮质激素用量及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浮肿消退时间、尿蛋白阴转时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每日糖皮质激素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液、细胞免疫学指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槐杞黄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槐杞黄可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用量及感染合并症的发生,且显示了其治疗的安全性。
耿海云曹力王薇陈大坤陈朝英初梅季丽娜王京晶涂娟李建国李华荣杜培玮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免疫儿童
运动训练及依那普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损害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应用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探讨了运动训练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肾疾病进展的影响。 方法:①实验于2001-01/04在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内部障碍学研究室完成。选用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3只。给予阿霉素2mg/kg静脉注射,间隔20d后重复1次,制成肾病模型。从第13周龄起,将肾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运动训练组(n=8)、依那普利组(n=9)、运动训练+依那普利组(n=8)。②运动训练为倾斜度0°的跑台训练,速度20m/min,60min/d,每周5d,持续8周。依那普利以2mg/(kg·d)腹腔内持续释放给药。肾病对照组既不运动也不给予依那普利。③所有大鼠用代谢笼子饲养,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每2周,在固定的同一时间测定各实验组的体质量,收缩压,24h饮水量和尿量,尿钠,钾,尿蛋白排泄量。8周运动结束时,断头处死,采用自动分析仪测定尿钠,钾,蛋白排泄量以及血生化学指标。取出肾脏,加工后进行光镜下肾病理学分析。肾小球硬化指数=(1×N_1+2×N_2+3×N_3+4×N_4)/(N_0+N_1+N_2+N_3+N_4),其中N代表不同程度硬化的肾小球的数目。肾小球脂质沉着指数的计算公式同肾小球硬化指数。④计量资料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非成对t检验,肾组织学改变的组间对比采用U检验。 结果:大鼠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实验过程中运动训练组收缩压与对照组相近。依那普利组和运动训练+依那普利组收缩压在实验2~8周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训练组和依那普利组尿蛋白排泄量均与对照组相近。运动训练+依那普利组尿蛋白排泄量在实验4~6周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②运动训练组和依那普利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运动训练组和依那普利组的血清
季丽娜曹力陈大坤吉田一德上月正博佐藤德太郎
关键词:依那普利高脂血症
流行性病毒感染致危重症儿童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流行性病毒感染危重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血肌酐及尿量在AK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儿(H1N1组)及肠道病毒EV71感染患儿(EV71组)临床资料。结果共28例,H1N1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岁,EV71组10例(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1.1岁。(1)H1N1组4例发生AKI,平均受累脏器5.3个,2例1期患儿治疗后痊愈;2例3期患儿死亡;14例未发生AKI,平均受累脏器3.0个,死亡4例。(2)EV71组:3例发生AKI(1期)者与3例血肌酐升高45.0%~47.6%者平均受累脏器5.7个,均死亡;4例无血肌酐升高者平均受累AKI脏器3.0个,病情好转。结论流行性病毒感染所致危重症,发生AKI者受累脏器更多;H1N1感染AKI程度轻者早期积极干预预后相对好,程度重者预后差;EV71感染发生AKI则预后极差。诊断儿童AKI血肌酐较尿量的敏感性高。
李建国曲东李颖王菲郭琳瑛王京晶曹力任晓旭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肠道病毒属危重病人医疗急性肾损害
71例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特征和随访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病理、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方法对2004—20007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病房收治的133例的HSPN患儿进行随访,其中成功随访71例,随访时间28.1-53.7月,平均4...
涂娟曹力陈大坤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肾组织活检病理分级孤立性血尿随访研究
文献传递
14例儿童IgM肾病临床与病理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IgM肾病临床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04年10月~2009年3月经肾组织活检明确诊断为IgM肾病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肾组织病理、治疗方法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50%IgM肾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显示以系膜增生病变为主,免疫荧光示8例单纯IgM沉积,5例IgM+IgG沉积;结合临床和病理给予个体化治疗,有效率可达81.8%。结论:IgM肾病临床和病理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病理损害较重。早期、规律、个体化治疗,近期疗效好。大量蛋白尿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初梅曹力陈大坤刘景诚
关键词:IGM肾病病理儿童
41例儿童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肾小管酸中毒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41例肾小管酸中毒患儿资料,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分型和病因,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41例患儿中,男23例,女18例,发病年龄从11天至16岁1个月,病程1天至54个月。有肾小管酸中毒典型临床症状者27例(65.9%)。所有患儿均有代谢性酸中毒,血阴离子间隙(serum anion gap,sAG)升高13例(31.7%),血氯升高29例(70.7%),血钾降低29例(70.7%),碱性尿(p H〉6)患儿37例(90.2%),其中29例Ⅰ型肾小管酸中毒患儿均表现为碱性尿。41例患儿临床分型中,Ⅰ型(远端型)29例,Ⅱ型(近端型)5例,Ⅲ型(混合型)5例,Ⅳ型(高钾型)2例。按病因分型,原发型9例(21.9%),继发型32例(78.1%)。继发型肾小管酸中毒的病因包括髓质海绵肾、先天性肾发育不全、激素耐药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反流性肾病、范可尼综合征、甲基丙二酸血症、桥本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继发型与原发型临床特点比较:继发型患儿中隐匿起病、合并佝偻病表现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原发型患儿(χ^2分别为6.27、6.55,P值分别为0.02、0.02)。结论儿童肾小管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不典型;继发型RTA占重要地位,病因涉及儿科各个专业;起病隐匿,应引起充分重视。
涂娟陈朝英曹力耿海云保睿李华荣
关键词:肾小管酸中毒继发性儿童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脂变化及瘦素、脂联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患儿血脂变化及其影响。方法测定PNS病例组患儿急性期血脂及瘦素、脂联素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相比较。结果 PNS患儿急性期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升高,并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呈正相关,而血清游离瘦素指数(free leptin index,FLI)较正常对照下降。当激素减量至平台期时体重仍达超重肥胖水平的PNS患儿,其急性期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较体重正常组升高。结论 PNS患儿急性期的高脂血症伴有血脂联素的升高和FLI的下降,其血TC水平对患儿病程中体重变化有一定影响。
涂娟陈朝英曹力陈大坤初梅耿海云李华荣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瘦素脂联素
儿童原发性IgA肾病免疫、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免疫、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999年8月-2010年8月本院确诊的48例IgAN儿童,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长期随访,根据随访终点时的临床表现分为A、B、C、D 4种结局作为预后评估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评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体液免疫:29.3%患儿血IgA升高,39.0%血IgG降低;细胞免疫:近50%的患儿细胞免疫指标不正常。2.病理结果:采用Lee氏分级,Ⅱ级25例,Ⅲ级18例,Ⅳ级5例,未发现Ⅰ和Ⅴ级。70.8%伴肾间质受损。免疫荧光以IgA+IgG+IgM沉积者占58.3%,单独IgA沉积者仅占6.3%。3.预后:A级29例(60.4%);B级15例(31.3%);C级4例(8.3%);未发现D级。4.影响预后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Ⅳ级与预后有关(P<0.05);高血压、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IgAN存在免疫紊乱,但预后较好;肾脏病理分级是影响儿童IgAN预后的重要因素。
初梅曹力王京晶耿海云涂娟陈大坤刘景城
关键词:IGA肾病预后儿童
三例儿童SARS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陈大坤张琪王天有曹力朱汝楠钱渊
关键词:SARS病原学儿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