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琴
- 作品数:27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分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锥体外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平衡障碍为主要特点[1],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致残率很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该病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仅能缓解疾病症状和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关注的焦点[2].近年来,国内外对帕金森病护理的报道频多,然而针对帕金森病不同疾病时期采取分级护理措施的文献却较少见.本文针对帕金森病的分期,归纳总结了较为实用的护理措施,现将报道如下.
- 曾昌琴钟代曲
- 关键词:帕金森病分期护理慢性进行性疾病变性疾病静止性震颤中老年人
- 慢性失眠症患者网络化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 目的:构建慢性失眠症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网络化管理模式,探讨该模式应用于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治疗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5年6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症采用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
- 钟代曲蒋晓江许志强沈盈盈曾昌琴
- 关键词:慢性失眠网络化
- 舒适护理在脑卒中失眠患者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脑卒中患者约95%伴有失眠和睡眠结构紊乱。睡眠障碍不仅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还可加重诱发脑卒中。我院对112例脑卒中失眠患者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常进红钟代曲曾昌琴康丽娟
- 关键词:舒适护理脑卒中失眠康复
- 慢性失眠症患者网络化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 目的:构建慢性失眠症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网络化管理模式,探讨该模式应用于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治疗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 年01 月至2015 年6 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症采用药物-认知行...
- 钟代曲蒋晓江许志强沈盈盈曾昌琴
- 帕金森病分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 无论哪一期的帕金森患者,在治疗上首先是采用的药物治疗,同时,还应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上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人而异”、“持之以恒”和“主动参与”是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 曾昌琴钟代曲
- 关键词:帕金森病分期护理生活质量预后评估
- 脑血管介入术患者护理单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常进红钟代曲周俊英曾昌琴
- 关键词:血管介入术脑血管护理单护理记录单医务工作人员术前术后
- 中风患者游戏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风患者游戏训练装置,包括一基架,所述基架上固定一块直立的训练板,所述训练板的板面上固定设置多个用于训练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工具,所述游戏工具包括迷宫游戏板,滑轨游戏板,几何形状对接游...
- 钟代曲康丽娟张庆沈盈盈曾昌琴
- 文献传递
- 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及安全管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麻醉睡眠平衡术对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24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脑电涨落(encephalofluctuograph technology,ET)测量仪及里兹睡眠评估问卷(the leeds sleep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LSEQ)对其睡眠情况进行评分以评价治疗效果,并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患者安全。结果与正常期望值相比,治疗前患者大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活动明显增强(P<0.01),抑制性神经递质活动明显减弱(P<0.01);治疗后兴奋性神经递质活动较治疗前明显减弱(P<0.05),兴奋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平衡得到有效恢复。治疗后LSEQ得分增加100分以上者22例,有效率为91.7%;LSEQ评分在入睡情况、睡眠质量、警觉行为和总分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安全、有效,而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是治疗成功、防止意外发生的关键。
- 钟代曲邹春莉曾昌琴钱敏常红
- 关键词:麻醉慢性失眠症丙泊酚疗效安全管理
- 慢性失眠症患者网络化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 全球约25%成年人对自身的睡眠状况不满意,其中6%~10%达到失眠症的诊断.目前对于慢性失眠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研究发现,将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应用,用药物治疗取得短期疗效,然后在逐渐减少药物用...
- 钟代曲蒋晓江许志强沈盈盈曾昌琴
- 关键词:慢性失眠症
- 脑卒中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 目的 通过设计脑卒中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方案并应用与临床,观察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达到患者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预防脑卒中的发病、致残、再发的目的.方法 在我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组中抽调人员成立命名为"大脑360卫士"脑...
- 钟代曲曾登芬沈盈盈张庆曾昌琴